本刊記者 王 娜 常 冉
基層是前沿、是根基,是企業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集團公司黨組歷來重視“三基”,持續健全工作體系,不斷探索方式方法,推動企業管理邁上了新臺階。中國石化近年來在“三基”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基層企業抓“三基”有何亮點和特色?隨著時代發展進步,企業管理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如何立足新形勢、找準著力點,務實重效抓好“三基”工作,助力公司打造世界一流、邁向世界領先?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企改和法律部總經理杜江波。
記者:“三基”誕生于石油石化行業,是我們的“傳家寶”。您能否談一下,近年來中國石化在“三基”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杜江波:集團公司黨組歷來重視“三基”工作,形成了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推動企業管理不斷邁上新臺階。近年來,我們在大抓“三基”優良傳統方面,主要聚焦工作體系建設和工作運行落地發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杜江波 胡慶明 攝
首先,持續狠抓“三基”工作體系建設,推進基層管理工作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一是建立了“三基”工作組織體系,91%的直屬單位成立了“三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分工配合開展工作。二是建立了“三基”工作過程管控機制,將“三基”工作與安全環保、工藝、設備等基礎管理同要求、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避免“兩張皮”。三是建立了“三基”工作考核激勵體系,將基層建設內容納入黨建考核,將基礎管理工作納入崗位檢查體系考核,將基本功訓練納入全員考核要素中。
其次,持續狠抓“三基”工作運行落地,提高基層管理工作針對性、有效性、實用性。在基層黨建方面,將黨的建設“三基本”與“三基”工作有機融合,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班組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在基礎工作方面,著力完善并落實崗位專責制、質量負責制、設備維護保養制、巡回檢查制、思想政治工作制等“十項制度”,推行以《基層管理手冊》《崗位操作手冊》為抓手的基層管理模式,推進標準化班組、標準化現場、標準化崗位“三標建設”,確保企業依法合規的安、穩、長、滿、優生產。在基本功訓練方面,以崗位說明書為指引,明確培訓需求和目標,強化實操訓練、“師帶徒”、應急演練、業務競賽、在線練習、仿真訓練“六項訓練”,全面提升了員工崗位勝任能力、規范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記者:集團公司各基層企業在抓好“三基”工作方面,有哪些亮點讓您印象深刻?
杜江波:面對改革、發展、管理形勢的不斷變化,很多企業繼承和發揚多年來積累形成的管理經驗和獨特優勢,不斷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迭代“三基”工作,形成了不少有特色、可借鑒的經驗做法。
鎮海煉化發揚中國石化“嚴細實恒”優良傳統和作風,制定《鎮海煉化“三基”工作管理制度》,以“黨建領航、書記領跑、黨員領先”推進基層建設,以“管理網格化+技術專業化+現場規格化+行為規范化”大安全管理推進基礎工作,以“教練員網格體系”推進基本功訓練,切實提高“三基”工作質量;以雙向融入推進建立鎮海基地股權多元化下的一體統籌、一體指揮、一體行動的一體化管控模式,將“三基”工作延伸至鎮海基地成員企業。
中原油田突出標準示范導向,首創《黨建工作手冊》,完善《基層管理手冊》《崗位操作手冊》,做到“遵守同一個制度、執行同一個流程、使用同一個標準、指向同一個結果”,采油管理區崗位數量優化16%、管理制度壓減31%、業務流程壓減50%,梳理完善規程351項。突出本質安全導向,將“三基”工作有效融入“大起底、大診斷、大排查、大整治”安全自查整改工作,編制采油、注水、集輸、檢維修、井下作業和高含硫氣田采氣等6個專業“五懂五會五能”知識手冊,持續整治“低老壞”行為。
勝利油田自上而下分層級、分專業建立“三基”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油田層面制定《“三基”工作風險管控責任考核細則》,直屬單位層面每年對照《可持續發展和基礎管理風險管控責任考核細則》,考核評定A、B、C和不達標4個檔次并與績效掛鉤;基層單位層面按照《“三基”規范建設管理辦法》,考核71條評價標準及33條不達標判定事項;班組層面按照《標準化班組建設指導意見》36條考核內容進行動態評價,分檔管理,促進了基層管理效率、效能和效益提升。
廣東石油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細化完善油站、油庫14張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制作現場風險提示卡和提示牌;將181項制度規范精簡優化為1本制度、2本崗位操作手冊、2張檢查表,讓員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交標準班。推行卸油“手指口述”工作法,梳理卸油8個環節、22個管控要點和13項口述內容,規范員工卸油操作。根據不同崗位員工不同特點,量身定制技能培訓方案,反復開展真演真練,讓員工記得住、想得起、懂得做。
以上都是很好的經驗做法。“三基”工作貴在務實、重在實效,各企業都需結合板塊和業務實際,抓出自身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作為檢驗。
記者:隨著形勢發生變化,“三基”工作也必然會遇到新的課題和新的挑戰。當前,中國石化“三基”工作存在哪些突出的問題和挑戰?
杜江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企業深化改革的推進,“三基”工作面臨的內外部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組織架構深度調整,信息化加快普及,隊伍及裝備變化大,安全環保形勢嚴峻復雜,對標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新要求,“三基”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三基”工作統籌作用發揮不夠。一是“三基”工作管理體系還不健全,“三基”與安全、專業管理“九龍治水”,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二是“三基”管理規范統一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不足,現行管理制度的指導性不強。三是“三基”工作運行機制還不健全,缺乏過程監督和效果評價。
“三基”工作分類指導作用不強。集團公司層面未出臺規范性的分類指導文件,各板塊、企業、基層之間“三基”工作開展不均衡,標準不高、要求不細、責任不明、考核不嚴和執行不力等問題局部比較嚴重。
“三基”工作閉環考核激勵不夠。一是評價標準還未制定,對于基層單位落實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結果沒有具體要求。二是缺少考核激勵,自2016年以來集團公司層面再未開展“三基”工作評選,部分企業抓“三基”工作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有的甚至不研究、不布置、不檢查、不考核。
基層的概念模糊。需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明確基層的概念。比如目前煉化企業管理模式有三級模式(如部-聯合裝置-班組)、有二級模式(如運行部-班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間模式(如部-聯合裝置-班組),需要我們研究不同管理模式下“三基”工作的新變化,清晰界定“基層”范疇,并有針對性地完善基層建設內容和標準。進一步發揮基層黨支部的職能作用,與當前紛繁復雜的管理體系、管理模式相銜接。
基層隊伍結構性失衡,數量與質量問題并存。一是受前些年招聘政策影響,隊伍呈現老的老、小的小,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結構。二是技術人才隊伍梯次培養欠缺,一些好的做法沒有得到傳承。三是有的企業一味追求干部年輕化,基層班子成員快速 從“60后”過渡到“80后” “85后”,由于歷練不夠,造成基層組織戰斗力弱化,處置突發情況時手忙腳亂。
基本功訓練針對性不強。一是訓戰脫節,日常培訓重形式、輕效果,沒有貼近實際、貼近生產、貼近一線。二是部分員工學習積極性不高、技術鉆研不進去、技能傳承斷檔、工作推著走、敷衍了事。三是創新工作室、技師工作室、勞模工作室等載體平臺作用發揮有待加強。四是基層典型選樹不夠,優良文化傳承、勞模先進技術創新技能傳授不夠有力。
記者:下一步集團公司在務實重效抓好“三基”方面,有何思路和舉措?
杜江波:新時期、新形勢賦予了 “三基”工作新內涵、新任務。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石油人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始終保持紅色底蘊和戰斗情懷,與時俱進、務實重效大抓“三基”,不斷夯實公司高質量發展根基。具體有六個方面的著力點:
一是強化“三基”工作統籌協調。集團層面成立“三基”工作領導小組,強化“三基”工作統籌協調,健全“三基”工作推進機制,落實定期例會制度,把“三基”工作抓在日常、久久為功。
二是強化“三基”工作體系建設。制定“三基”工作管理辦法,明確總部有關部門、事業部專業公司、企業各層級責任分工、重點內容和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推進、經驗推廣、考核評價等機制。
三是強化“三基”工作督導落實。進一步完善業務板塊主導、企業具體落實、總部監督檢查的“三基”工作推進機制,將“三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安全、設備等專業檢查,強化對企業落實情況的督促和指導,保障各項工作任務和要求落實落地。
四是強化“三基”工作制度執行。梳理與識別總部部門和事業部、專業公司涉及“三基”工作的制度文件,進一步細化強化崗位責任,清單化驅動“三基”工作與專業管理有機融合,保障“三基”工作要求落地生根。
五是強化“三基”工作考核評價。開展“三基”工作考核評價,形成工作閉環,強化檢查督促、正向激勵與表彰獎勵,充分調動各層級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指導企業制定嚴細、量化、操作性強的“三基”工作考核指標,加強過程跟蹤和動態管理。
六是強化“三基”工作典型選樹推廣。總結提煉“三基”工作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開展先進典型選樹,發揮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建立展示、交流、共享“三位一體”的典型經驗傳承機制和交流平臺,分板塊組織開展“三基”工作經驗交流活動,以點帶面提升基層整體管理水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