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偉,孟秋雨
(河北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產業創收達1.81萬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31.6%,年接待游客達30.9億人次。鄉村旅游作為鄉村產業的中堅力量,逐漸成為農村三產融合的代表模式,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①。近年來,二者協調發展的態勢愈發明顯,鄉村旅游與當地的生態、經濟、文化、社會有著緊密聯系,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國內學者對二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研究內容上,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發展邏輯、路徑選擇、旅游扶貧、空間分布、與當地文化的結合等方面②-⑤。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有Logistic分析、DEA分析、GIS空間分析等方法⑥-⑧,但是基于定量方法對耦合協調度進行分析的研究較少。三是在研究對象上,覆蓋國家、旅游大省、旅游強市、鄉村旅游重點區縣等,研究對象多分布于東南經濟強省。對于河北省的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發展研究涉獵較少,對該系統驅動機理的定量研究也較少。
河北省鄉村旅游在近年來實現了產業制度化、規范化、精品化發展,開發了滿蒙風情七彩游、太行山水詩意游、生態綠都康養游等鄉村旅游精品主題線路;形成了淶水野三坡、平山西柏坡、張北草原天路等重點鄉村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河北省緊密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共有1650個村開展鄉村旅游,11條鄉村旅游精品主題線路,總共帶動800余個貧困村,2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以鄉村旅游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也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1.數據來源。本文數據來源于河北省各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河北農村統計年鑒》、河北省農村農業廳統計資料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官方網站所公示的數據。
2.研究方法。運用熵值法,通過指標的規范化和標準化處理,得到公式(1)和(2):

再通過計算數據指標熵值,最終得到綜合評價指數公式和二元系統耦合度模型:
(2)計算

根據模型計算,得出表1⑨。

表1 耦合協調度等級劃分標準
2.確立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耦合度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表2)。
首先算得出2020年河北省各市的鄉村旅游系統與鄉村振興系統的評價指數Uij,再將根據表2得到的權重值代入到式(3)中計算得出U1、U2兩大系統的綜合評價值;然后將U1、U2代入到式(4),最終計算出耦合協調度值D,見表3。

表2

表3 2020年河北省各市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
根據表4可知,石家莊市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綜合指數排名最高,鄉村振興綜合指數高達0.7076,比排名最低的廊坊市高3.5倍多。鄉村旅游綜合指數達0.52945,比排名最低的秦皇島市高6.5倍多。唐山市和保定市在鄉村振興綜合評價中排名靠前,而秦皇島市和廊坊市在鄉村旅游綜合評價中排名靠后,其中承德市的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綜合指數都比較高,發展相對均衡,秦皇島市鄉村旅游發展失衡嚴重,廊坊市整體發展水平不高。

表4 河北省各市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綜合評價結果
根據表5可知,石家莊市的耦合度C值最高,是河北省僅有的處于高水平耦合階段的城市。保定市、滄州市、邯鄲市等3個城市處于良性耦合階段;邢臺市、唐山市、承德等市處于中等耦合階段。石家莊耦合協調度D值為0.804,保定為0.713,分別處于良好和中級協調發展階段。從耦合協調度D值看,滄州市、邯鄲市、唐山市的分別是0.629、0.63、0.628。滄州市處于初級協調發展階段,唐山市、承德市處在勉強協調發展階段。廊坊市、衡水市、秦皇島市處在失調階段,其中廊坊市的耦合協調度最低,僅為0.278。

表5 河北省各市耦合度、耦合協調度
1.河北省各市鄉村振興總體發展水平較高。除張家口以外,河北省其余10個市鄉村振興綜合指數均高于鄉村旅游綜合指數,說明河北省鄉村振興整體發展水平較高。十三五以來,河北省全面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率先開展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行動,取得較好的成果。張家口鄉村旅游發展水平較高,屬于旅游帶動型。冬奧會申辦成功后,張家口地區旅游業蓬勃發展,城市知名度和政府支持力度顯著提高,吸引了國內外的大量游客前來旅游,也直接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到2020年,張家口全市共有62家A級景區、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6處省級森林公園,擁有優質的冰雪、森林、草原和溫泉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當地政府依托鄉村旅游在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
2.河北省各市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耦合協調度水平差距過大。石家莊市的耦合度和耦合協調度最高,分別比最低的秦皇島市和廊坊市高出2.8倍和2.9倍。石家莊市作為河北省省會,在鄉村旅游和鄉村振興的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上均處于前列,先后發布相關文件,構建“雙核引領、兩帶串聯、三網覆蓋”的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帶動了周邊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的快速發展。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原則,為西柏坡村、塔元莊村等14個河北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編制完成了鄉村旅游開發規劃。充分利用省市主流媒體和石家莊旅游網、微博、微信等宣傳報道當地旅游產品及亮點。以鄉村旅游為重點,結合旅游黃金季、黃金周、小長假,先后舉辦了春、夏、秋、冬四季旅游惠民活動,推出了多項旅游惠民措施,有效帶旺了旅游市場。
要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強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金融要素支撐。優化鄉村旅游產業布局,合理開發與配置土地,加強各地與旅游景區的交通便利程度和鄉村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多方力量參與鄉村旅游。加獎補力度,提升申報的積極性,開發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鄉村旅游景區。要發揮機構職能的支持作用。依靠人才打造高效的鄉村旅游產業鏈,促進鄉村旅游資源的整合。加快鄉村旅游業三產融合,開發紅色歷史鄉村、綠色生態鄉村、民俗風情鄉村、特色民宿村等,建立游學基地,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注釋:
①王莉琴,胡永飛.鄉村振興戰略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0(04):57-58.
②銀元,李曉琴.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的發展邏輯與路徑選擇[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8(05):182-186+193.
③何瓊峰,寧志中.旅游精準扶貧助推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思考[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9,40(05):721-727.
④董文靜,王昌森,張震.山東省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時空耦合研究[J].地理科學,2020,40(04):628-636.
⑤張思源,夏龍.鄉村旅游消費需求影響因素的多元順序Logistics回歸分析[J].農業展望,2020,16(01):144-149.
⑥孔慶書,李洪英,師偉力.基于DEA的河北省休閑農業評價研究——以河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為例[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21(04):511-518.
⑦李濤,陶卓民,李在軍,魏鴻雁,琚勝利,王澤云.基于GIS技術的江蘇省鄉村旅游景點類型與時空特征研究[J].經濟地理,2014,34(11):179-184.
⑧周錦,趙正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設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2018(09):9-15.
⑨金媛媛,王淑芳.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生態旅游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發展研究[J].生態經濟,2020,36(01):13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