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鋰資源大省,經多年研究顯示,青海省鋰礦成礦作用可劃分5個成礦系列,且找礦潛力巨大,該省已進行技術攻關促進產業擴面。
鋰資源是重要的新興產業資源,被譽為“21 世紀的能源金屬”。近年來,全球對鋰產品的需求強勁。全球鋰資源分布比較廣,但是儲量有限,主要集中在南美和中國。柴達木盆地已查明鋰礦儲量1418.63萬t,鋰鹽保有資源量居全國首位。
據悉,從柴達木盆地北緣成礦條件分析、結合成礦事實,該帶目前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的花崗偉晶巖型鋰鈹礦找礦重點地段。
2021 年底,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圍繞強化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頂層設計,實施鉀鹽穩保障促提升、鋰產品擴規提質、循環經濟升級示范、重大關鍵技術支撐等12項工程。2022年上半年,青海省碳酸鋰生產同比增長28.1%。青海省工信廳數據顯示,目前該省已建成碳酸鋰產能12萬t,在建5萬t;鋰電池已建成產能32GWh。
目前,青海省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已建成“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2021年該省鹽湖化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31.83 億元,增長46.2%。其中,鋰產業已建成碳酸鋰、氯化鋰、金屬鋰、六氟磷酸鋰等系列產品生產線,形成碳酸鋰產能12萬t、氯化鋰5000t、金屬鋰1500t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