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國家管網集團北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鄭州輸油氣分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在安全生產與環保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中,對企業生產與經營及銷售等諸多方面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治理工作提出了相應的指示。針對于油氣管道來講,為更好地滿足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要求,需要重視構建雙重預防機制,這樣不僅可以保障企業從源頭來識別風險和控制風險以及排查風險,同時還能夠強化安全管理以及環保治理等多項工作,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1]。
從國家層面分析,爆炸屬于重大安全事故,例如天津“8·12”爆炸事故、大連“7·16”爆炸事故等,這些都屬于重特大安全事故。針對這些安全事故,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安全監管體質機制十分混亂、企業主體責任沒有得到全面落實以及缺乏事故防范措施等。針對上述情況,政府部門提出了對重特大安全事故進行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機制,全面保障了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2]。
針對于石油工程企業來講,油氣管道是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油氣具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點多面廣等特點,并且作業方式也較為特殊。因此,油氣管道不論是外在要求還是內在需求都需要構建雙重預防機制,這是保障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重點。
明確安全環保部門是油氣管道風險管理與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在過程中其主要負責組織和評估確定油氣管道的安全風險,然后提出相應的防范治理重點,主要負責重大風險管控及重要隱患治理的監督管理工作。針對生產與技術以及人力資源等部門來講,其主要負責自身專業范圍內的風險識別與隱患排查治理。另外,明確二級單位則是風險識別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并且在過程中還需要落實工作人員的責任,例如崗位工作人員的所負責的作業活動以及設備風險識別與隱患排查等。
2.2.1 風險識別工作機制
石油企業應定期對油氣管道開展全面風險識別工作,基層崗位需要在基層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對相關作業工作以及所涉及到的設備進行風險識別,并且構建危險事件清單;基層單位也應依照屬地化原則來對管理對象與業務開展層層風險識別,全面做到所有危險源與作業互動以及設備的全覆蓋,保障基層單位風險清單不出現遺漏現象;而二級單位則主要負責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相關管理人員應對基層上報的風險問題進行審核,同時要求管理人員實施分管業務范圍內的風險識別,通過匯總與審核來保障二級單位風險清單的全覆蓋性;上層管理部門則需要對二級單位上報的油氣管道風險進行劃分,然后實現分專業審核,組織技術專業來對分管業務開展風險識別,確保每一個部門的風險清單都更加明確。
2.2.2 風險識別重點內容
依照油氣管道施工階段與維修作業來確定風險識別的重點內容,在過程中可以使用作業安全分析表與安全檢查表等方式,重點識別以下區域,即為管道線路、管道站場等區域。另外,還應加強變更管理,對設計變更或工藝變更以及環境變化等進行風險識別。
2.2.3 風險評價程序及風險等級
石油企業油氣管道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全流程管理需要成立風險評價小組,主要由組長負責,然后對已經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價,并且進一步確定風險等級,依照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個體防護及應急響應等順序來確定風險管控方法。風險可以劃分為四級,即:重大、較大、一般、較低,將現場施工作業與風險等級進行融合,依照風險大小來劃分施工作業等級。
2.2.4 風險分級掛牌管控
基層隊伍應依照油氣管道建設班前或施工作業前開展作業安全分析與安全檢查表的檢查,針對班前安全風險來講,需要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同時還需要落實責任人、掛牌公示以及進行崗位告知。二級單位項目部應每周、二級單位與項目管理部每月都需要對一般或一半以上以及較大或較大安全風險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并且也需要全面落實責任人、掛牌公示以及將其融入到油氣管道日常安全生產運行管理工作中。另外,石油企業也需要每三個月制定風險清單和控制措施,在過程中應落實管控領導與責任人,掛牌公示及將其融入到日常安全生產管理中也是重點。
2.2.5 風險監控措施
石油企業與二級單位需要對每三個月的所制定風險清單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其中等級最高的風險應確定其單位與裝置風險色,并且在這一基礎上繪制紅色、橙色、黃色以及藍色四個區域的分布式電子地圖,同時還需要公示安全風險基本信息與管控措施以及管控責任人等。
2.2.6 風險降級或銷項管理
針對已經達到降級與銷項條件的安全風險問題來講,需要將其融入到油氣管道管控安全風險中,然后在由石油企業組織專家來對其進行評估審核,進而生成評估報告,內容主要為以下幾點: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及評估結果等。油氣管道施工與作業活動類風險需要在施工與作業完成之后進行等銷項處理。
3.1.1 HSSE 管理體系有待健全
依照《企業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規范》要求,如果將其融入到石油企業中,其需要石油企業構建工作機構、人員培訓、策劃和準備以及危險源識別等多個步驟。針對策劃與準備階段來講,石油企業油氣管道管理不僅要有完善的方案,還需要包含法律法規與工藝流程以及設備檢測報告等內容,以便為之后的風險識別工作開展奠定基礎。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石油企業的HSSE 管理體系依然在建設階段,相關步驟有待健全。
3.1.2 安全風險管控信息平臺建設力度較差
石油企業油氣管道安全管理需要構建安全風險管控信息平臺,同時還需要有安全風險數據庫作為支撐。另外,應開發與安全風險管控相匹配的處理模塊與表單,將信息平臺與上級監管部門進行終端鏈接,這樣可以確保油氣管道安全生產信息與石油企業進行互聯互通,并實現信息共享。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部分石油企業已經建立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和安全風險管理模塊,但信息錄入與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始終較為滯后,導致信息平臺的作用沒有全面發揮。
其一為雙重預防機制的建設宣貫并不到位。石油企業基層管理人員沒有認識和意識到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單純地認為其只是一項制度體系,進而導致各項工作開展都十分遲緩,導致油氣管道安全管理效率和隱患排查治理效果始終難以提升。
其二為諸多基層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與風險辨別以及管控能力都普遍較低。例如個別基層單位在試壓階段沒對高壓泵運用人機隔離與硬防護措施、未設置高壓警戒區、JSA 工作開展不扎實,封井器試壓開井與復雜開井作業的JSA 分析內容基本相同。由此可見,管理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和管控能力都有待加強。
為保障油氣管道雙重預防機制體系建立更加科
學且合理,應成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小組,這樣就可以確保雙重預防機制在小組成員的帶領下得到更好的實施。在過程中需要選擇技術人員或油氣管道作業方代表來擔任組長,然后在進一步明確油氣管道施工工藝,科學分配安全管理人員和主管工作人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任務。其他工作人員的選擇主要由組長來進行選定,組長還可以依照其他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和安全隱患排查需要來選出五名組員,組員可以從安全管理設備部門、技術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等選出,讓這些人員來共同完成油氣管道安全隱患排查與安全管理工作等。
在油氣管道安全小組建立完成之后,應保障其熟悉油氣管道各環節作業內容和區域,同事進一步明確設備的操作流程,全面加強現場作業管理和考察工作的落實,核查內容主要為以下幾點:其一為加強對油氣管道作業設備與設施標準及運行狀態的檢查;其二為危險化學品應檢查其管理是否規范,同時還需要檢查作業空間的光線與環境已經空氣是否流通等;其三因為油氣管道在作業階段容易影響周邊設施與其他地下管線,應全面做好安全距離檢查工作,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其四為在施工階段檢查交叉作業情況,科學控制各項環節;其五需要檢查所有操作人員的資質與專業能力,規避以外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油氣管道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為確保安全檢查工作與雙重預防機制的科學落實,應對安全檢查內容進行全方位分析,在過程中可依照順序來劃分檢查工作,然后對風格步驟的要求進行明確,確保各個步驟的控制與分配都可以在合理范圍內,也可以對步驟進行編號。另外,在作業檢查階段,也可以依照不同作業類型來分布開展,需要對每一個部門的工作內容進行安全危害分析,依照步驟操作內容和順序來總結其中的潛在危險,保障安全隱患可以及時發現,這對規避安全問題的出現有著一定的幫助。在作業步驟劃分之前,小組工作人員可以對操作過程與操作程序進行分析,了解相關操作方式,這對于保障小組工作人員準確識別相關操作有著一定的幫助。
石油企業油氣管道安全風險管理的有效開展應加強對危險源的識別,在識別危險源階段應考量每一個步驟的設備、材料、人員、環境以及作業等方面的內容,可以將這些作業劃分為三種狀態來進行評價與識別,即為緊急與異常以及正常。另外,危險源識別方式應包含各項作業工作經驗與作業活動觀察以及事故資料查詢等,在這一背景下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危險因素的識別效率,還能夠將已經識別的風險融入到安全分析評估表中。在風險識別中應明確風險等級,針對于風險識別中風險等級的制定來講,低風險等級可以使用藍色來進行表示,主要由班組來負責管理與控制;一般風險等級則可以使用黃色來進行表示,主要由站隊與班組來進行管理與控制;較大風險等級則可以使用橙色來進行表示,主要由企業、站隊以及班組來進行管理與控制;重大風險等級則需要由紅色來進行表示,主要由產業管理部門、企業、站隊班組來進行管理與控制。此外,還需要將風險等級的分布圖和作業風險比較圖張貼在石油企業較為明顯的位置,實現公示。同時,還需要在廠區平面圖中標記出風險位置,以此保障石油企業全體員工都認識和意識到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其一對石油企業油氣管道生產與管理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相應的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同時還應依照風險控制措施進行預防管理,確保危險源可以得到全面控制,并且保障其在安全范圍內,這樣也可以很好的預防一些潛在的安全風險;其二需要構建完善風險控制措施。在危險源以后,一旦發現所運用的安全控制措施難以消除隱患,那么石油企業則需要重新制定風險控制措施,依照風險問題來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對策。例如在預防機制制定階段,可以具體到發生風險應切斷哪一個閥門,同時還需要對各個閥門進行編號,這樣可以及時且快速找到需要切斷的閥門。另外,在雙重防控機制構建階段,應對油氣管道管理措施和個體防護以及應急處理等方面進行考量,在控制措施構建完成以后在借助風險評估方式分析風險控制程度,全面保障安全風險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圍以內。
在石油企業油氣管道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階段,應依照油氣管道的特點和實際管理情況來實現全員參與和機制的制定以及機制落實等多項工作。另外,還需要制定安全管理小組,將其負責雙重預防體系的實施情況,并且做好全面管理工作,例如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安全排查與安全檢查工作,確保石油企業油氣管道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