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鑫磊,高生,王麗坤(中核通遼鈾業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基于安全管理工作準確實時的數據采集和消息推送機制,依據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建設了一種覆蓋安全管理業務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重塑了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實現了安全管理線上、線下聯動,PC 端和移動端互通,幫助企業隨時隨地掌握、“零距離”傳遞安全生產與設備資產動態信息,避免信息“盲點”的產生,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并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系統主要有以下3 方面原因:
(1)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重大決策部署要求。加強安全科技創新,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融合度,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根據要求為加快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決定開發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改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
(2)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家、社會對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提出的更高要求,傳統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新需求。借力物聯網、信息化、自動化等新興技術,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安全管理轉型,成為越來越多企業保持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生產管理涵蓋企業所有部門、員工、設備、設施等方面,貫穿于企業運行的全過程,管理復雜度高。可見,開發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系統應用于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才能解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難題[1]。
(3)安全生產管理業務的需要。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基礎依舊薄弱,存在安全制度執行不規范、相對落后等問題,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如原來安全管理臺賬和檔案管理方式依靠人工,借助辦公軟件獨立建立、傳遞、存儲、統計、分析相關信息的安全管理模式耗時費力、安全檢查不到位、設備管理混亂、信息共享不足、教育培訓不到位等問題。鑒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本著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通過開發安全生產管理系統解決上述問題,減少安全管理人員工作壓力,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2]。
依據國家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相關標準要求,基于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現狀,圍繞人、機、物、法、環等生產要素,結合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以因特網、移動4G網絡作為數據傳輸媒介構建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系統包括電腦端及手機端兩部分。
(1) 電腦端:電腦端作為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實施和數據錄入主體,依據GB/T 33000—2016 及Q/CNNC GB 1.2—2016 建立了包括目標職責、隱患排查治理、項目安全、運行控制、教育培訓等8大模塊46項子功能。實現對實際生產作業過程中的各項安全工作實施全過程、全方位規范監控,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量化和動態考核,推動地浸采鈾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3]。
(2) 手機APP:手機APP 以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為依托,作為數據錄入、采集單元,配置了危險作業審批、隱患排查整改、教育培訓、設備檢查等10 余項日常工作功能模塊,有助于一線員工擺脫網絡束縛,實現移動管理、移動作業、移動交互的快捷作業功能,保障一線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根據安全標準化要求,界定隱患分級、分類標準,明確“查找—評估—報告—治理(控制)—驗收—銷號”的閉環管理流程。通過隱患治理功能定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將各類檢查發現的隱患逐條進行登記,按照整改責任部門劃分,依據隱患治理“五定”的原則分別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對每條隱患進行狀態標識。整改完成后逐條發起驗收申請,經部門審核、安全部門驗收通過后,隱患整改閉環完成[4]。隱患信息傳遞過程中包括圖片、附件等信息。
為加強對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提高生產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確保設備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日常設備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在系統內建立了設備臺賬和設備檢定、保養記錄,在下次檢定日期到來前進行提醒。并通過安全管理系統為每臺設備制作設備二維碼,設備二維碼包括本設備的基礎信息、日常檢查內容、近期檢查人、檢查時間等內容,方便人員查閱記錄。同時,按時間、按計劃進行提醒相關管理人員[5-6]。
其主要實現勞動防護用品庫存信息、勞動防護用品配發標準、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個人勞保用品領用臺賬,個人勞保用品領用查詢等內容。勞保用品發放分為周期配發、特殊情況領用,特殊情況領用由個人申請,部門和安全環保部門審核,領導審批。勞保用品入庫、發放后,勞保用品庫存信息實時更新,方便需要的人進行查詢。個人領用勞保用品后,自動生成領用臺賬,每個人均可查詢到自己領用過的勞保用品,并和配發標準進行對比,起到監督作用。
以動火作業為例,動火作業票中基礎設置安全措施包含風險因素及安全措施,系統提供基本的風險因素及安全措施標準庫,用戶也可以自定義危險因素及安全措施。動火作業分為一級動火、二級動火和三級動火。危險作業實現在線審批,由作業班組發起,根據不同審批權限,經所在部門、安防部門審核、領導審批后作業,作業后由作業負責人和監護人填寫作業記錄。若需要進行風險分析,則可將分析項、分析結果等信息一起回填入系統,危險作業的記錄實時統計,推送安全管理人員和領導層。
系統上線安全培訓教育后均在線上進行開展,有效解決了員工在學習時不認真流于形式的現象,學習后進行線上考試答題,系統自動統計評分,將及格和不及格人員采用顏色區分的方式顯示,方便安全管理人員進行觀看并及時為不及格人員進行補考。本培訓不僅適用于內部員工培訓,也適用于外部員工培訓,安全管理人員可對此培訓進行監管。所有員工均可以在知識庫上傳學習資料比如國家安全環保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條例,事故案例、各級單位的管理制度和文件,方便各類管理人員查閱學習,有效解決了信息共享不足的問題[7]。
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出車審批一直都是采用線下審批方式,線下主要存在審批人員不在單位、不能掌握車輛出行狀況兩個問題。使用線上出車審批后主要操作在手機端,用車人填入出車時間、出車事由流轉給車輛管理部門負責人審批。如果部門負責人不在單位,也可以通過手機端進行審批派車,通過在線觀看出車審批單還可以有效掌握車輛出行狀況,及時為需車人員安排車輛,有效解決了出車管理方面的難題。
(1) 精細管理:為遵循PDCA 原則,在內部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覆蓋安全管理業務全過程。基于準確實時的數據采集和消息推送機制,確保有效監控和閉環,實現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
(2)移動應用:將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延伸到手機移動終端,實現信息發布、隱患排查、設備巡檢、信息提醒等綜合性應用,幫助隨時隨地掌握、“零距離”傳遞安全生產與設備資產動態信息。
(3)知識積累:將基于現場采集的數據與檢查數據,構建知識庫,為工作人員快速調閱資料,建立安全生產各類課件、學習型班組以及大數據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4)消息推送:提供人員證書到期、特種設備維修保養、安全教育培訓、職業健康體檢等多類智能提醒功能,避免信息“盲點”的產生,由原來“人找事”模式邁向“事找人”模式。
(1) 管控一體的模式化管理:管控一體的模式化管理是以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為基礎,依托系統數據服務器與阿里云存儲對地浸采鈾礦山中所涉及的安全生產管理、過程控制等信息的處理、分析、優化、整合、存儲、發布,而建立的現代化、數字化安全生產管理模式。
(2)層級分明的動態管理:層級動態管理進一步明確了地浸采鈾礦山中各級領導干部、技術員以及一線員工的安全生產責任。通過將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危險作業等各級安全生產信息的主動錄入,做到日清日結,時報時辦,將地浸采鈾礦山中的安全生產工作的進展情況與完成情況實現動態管理。推動以制度激勵人,以制度約束人,以制度管理人,建立和完善層級動態管理責任的長效機制。
(3)以點帶面的智慧化管理:以點帶面的智慧化管理主要指依靠全員手機移動端與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的依托關系,將地浸采鈾礦山中安全管理抓得牢、做得實、無盲區。具體體現在現場安全生產檢查、危險物品安全存儲使用、設備維護保養等工作,從嚴治理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將現場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地浸采鈾礦山中的每個作業活動、每個作業環節、每道工序所有安全關鍵點進行風險評估,找準薄弱點,抓好切入點,把握動態點,層層深入,從嚴落實安全舉措,以點帶面,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升現場安全管理水平。
(1)一體化管控,信息實時共享。地浸采鈾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全面覆蓋了安全生產運行、教育培訓管理、隱患排查管理等各個方面一體化管控,并融合了安全標準化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結合先進的因特網技術、移動4G 技術集成了地浸采鈾礦山中日常安全管理所需的全部功能,實現安全生產信息實時共享,使安全業務流程無縫流轉,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 規范化管理,流程化繁為簡。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提供了一整套專業化、規范化、靈活化的安全生產管理業務流程,貫穿地浸采鈾礦山“人機環管”等各個環節。通過各層級、各區域、各部門、各崗位的深入應用,不斷規范生產過程中人與物的作業步驟、方式、標準、流程等,大大減少了查詢、整理、匯總、匯報的時間,從而實現對整個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3)實用管用,安全率更高。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全面支持二維碼等互聯網先進技術,實現對每個設備、每個區域、每個物料的在線識別與監控,徹底消除管控平臺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深度應用的最后障礙,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做實,保障現場作業人員、設備與環境安全。并讓安全管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真正做到實用管用,確保現場作業、設備、環境安全率100%。
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通過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將安全生產管理各項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送到各基層單位人員手中,并形成全面、完整的管理檔案,解決了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目前安全管理業務執行不規范、安全信息共享不足、檔案管理方式相對落后等問題,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決策依據。與安全生產管理系統配套使用的手機端,實現了現場檢查實時上傳隱患詳情及整改閉環的功能,對現場提供了很大幫助。在大數據、物聯網、信息化、自動化等新興技術的驅動中,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緊隨智能化的步伐,讓安全管理越來越充滿“智慧”,向可靠安全、本質安全目標邁進,保障內蒙古某地浸采鈾礦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合規化管理、標準化管理、超安全生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