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鳴
(中電建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經濟社會的發展意味著人們物質資料的生產能力和獲取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意味著人們的意識水平會得到相應的發展,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經濟發展可持續的重要性及環境保護工作有效落實的必要性。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等相關問題日益凸顯,不僅導致了資源的可持續性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甚至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綠色市政理念的踐行和落實將會是民生工程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并且有效落實在實踐操作當中。
綠色市政顧名思義是在市政建設展開的過程當中,從經濟效益為主轉變為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手并重,引入更多的可持續性能源,盡可能的減少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影響,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益和價值,通過數字化管控和低碳化布局的方式,對傳統的施工技術和工作方案做出相應的優化和改良,引入更多的先進技術和清潔能源,建設生態工程,綠色市政的理念踐行是市政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方向,在世界各國都已經以不同的方式落實在實踐當中,取得了較為優質的實踐效益和影響,綠色市政的核心和主旨就是在保障達成預期目標的同時盡可能的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手拉手”的目標。
衡量綠色市政的主要標準和主要原則在于市政工程在實踐開展的過程當中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第一,在市政工程開展的過程當中所應用的材料是否是可再生材料,能否實現物料循環,進而保證在實踐應用的過程當中長期應用;第二,綠色市政需要秉承著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同地區的資料資源、建設需求、地勢地形、民風民俗往往都是不一樣的。為此,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優化和調節,以事實為根據,以實踐為出發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第三,綠色市政在實踐落實的過程當中,需要引入更多的高新科技,以技術為主要的推動力,提高資源的應用效率和應用質量,用最少的資源達成最好的效益和影響,減少資源損耗;第四,在綠色市政理念實踐應用的過程當中應當秉承著數字化管理原則,對各個環節進行動態監控,有效地展開相應的數據分析和數據管理,提高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第五,在綠色市政原則實踐應用的過程當中,需要秉承經濟效益最大化原則,落實成本控制,優化技術,革新手段,不僅需要立足于現在,更需要著眼于未來,保障實踐工作的前瞻性。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手并重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理念。各國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理念在踐行綠色發展,在綠色市政建設的過程當中,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頗具心得,也較具有代表性,值得參考和借鑒。
首先,從英國的角度來分析,英國引入了清潔能源,在2008年提出了以風電代替煤電,既能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也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2000年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進一步優化,引入了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除了將清潔能源用于發電以外,英國還將清潔能源也引入到了供暖、運輸等領域,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和影響;其次,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分析,澳大利亞引入了建設水敏感城市的理念,將供水、污水、雨水、地下水有效規劃,形成城市水循環,實現水資源的再利用,減少了對于水資源的消耗和污染,對于水質改善和減輕洪澇災害等相關問題起到了較好的效益和影響;最后,從日本的角度來分析,日本建設的共同溝也頗具代表性,通過地下綜合管廊,將排水、燃氣、廣播電視等4種管線統一管理,共同溝的建設有效的解決了拉鏈馬路和空中蜘蛛網的問題,同時在共同溝設計的過程中還根據日本多地震的實際情況引入了換氣和防災設置,且經過不斷的實踐分析,日本共同溝的作用方向和用途也逐漸分化,得到了相應發展,出現了干線共同溝、支線供應管共同溝和電線電纜專用共同溝3個主要類別,有效的解決了管理集中和管理空間不足等相關問題。減少對地面的挖掘和破壞,緩解了交通擁堵問題,同時也起到了防震減災效果,提高了城市綜合管理能力。國外對于綠色市政工程給予的關注和重視相對較高,根據實際情況和每個國家的不同客觀環境做出了相應的調節,取得了不錯的效益和影響,可以學習借鑒,并且應用于我國的實踐建設當中,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節優化和改良。
城市污水量級相對較大且產出穩定,基本上不會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將污水進行二次處理變成再生水源地對于城市水資源調節可以起到較高的幫助和影響,達到較少水資源損耗,立足這一點,城市可以設計洋湖再生水廠和槐房再生水廠2種污水處理廠,根據實踐情況作出相應的調節和優化。
首先,以洋湖再生水廠為中心展開分析,該種污水處理水廠的主體工藝程序可以分為5個環節,分別為預處理環節、MSBR環節、微絮凝過濾環節、人工濕地環節和消毒環節,在污水處理廠中設置下沉式綠地、種植屋面、生態停車場等相關區域,根據實踐情況設置綠植和LID設施,在植被選擇上可以選擇本地區最為適宜的植物品種,并且與周邊的建筑物有效鏈接,形成良好的風景景觀,在建筑取材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綠色材料,并且利用高新技術實現節約耗能的目的,以此為中心,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利用二級生化處理結合深度處理工藝對污水處理廠進行建設,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電能損耗和污水處理廠的采光問題,減少日常運行過程中對資源的損耗要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其次,從槐房再生水廠建設的角度來分析,該種水廠主要在地下工作,全封閉處理,避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異味和噪音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將地下水廠劃分成不同的的單元,設置不同的功能,設置出相應的地下綜合管廊。而在地上則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人工濕地,主要的工藝環節可以分為4個步驟,分別為預處理、MBR、臭氧環節、紫外,這種污水處理廠在實踐中應用時占地面積相對較小,且能夠對污泥、污水等各種資源進行處理再利用,結合中水源熱泵系統,利用天然氣熱源還可以進一步減少煤炭的使用量,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洋湖再生水廠和槐房再生水廠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處理污水,還可以通過因地制宜的方式引入綠植,起到美化環境的效果,綜合效益相對較高,所能起到的影響和效益不容忽視,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
污水處理廠的有效設計可以減少城市水資源的耗損率,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通過各種高新技術的引入和管理模式的優化,功能更加齊全,推動城市的可持續化發展,在污水處理廠設計和分析的過程當中,需要突破傳統觀念的局限,立足時代和技術優勢,結合實踐情況做出針對性的分析和思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對于城市的發展具有較高的實踐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