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伏強
(臺州正立電機有限公司,浙江 臺州 317525)
在科學技術推動下,人工智能在我國工業生產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盡管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還處于發展起步階段,但在很多領域都呈現出極大的應用價值。在機電一體化發展中,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進一步推動機電一體化技術向著智能化、模塊化以及綠色化的方向發展。基于此,加強對人工智能在機電一體化中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人工智能是新時代的產物,在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促進社會迅速發展。人工智能實際上是對人腦邏輯思維過程進行仿真模擬的過程,從而能夠開展復雜的工序。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也取得了顯著成就,以智能機器人、集中化數據管理系統為核心的智能體系,在其應用領域優勢十分明顯,能夠從事高精密的思維過程,對人類思維邏輯進行全方位效仿。在制造業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生產質量與效率,同時還能節約成本,為制造業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在我國科學技術持續提升基礎上發展而來,具有學科綜合性、專業性特點,所涉及的技術領域較廣,包括計算機、電子、機械、力學、自動化、通信等技術領域。在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過程中,對機械制造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推動了其智能化發展。傳統的機械行業中,機電產品主要是包括電子、機械兩個部分,且兩者處于分離的狀態,沒有進行有機的結合,兩者之間的交互性較差。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智能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無論是電子技術,還是機械工業生產技術,智能化水平都持續提升,兩者的結合也更加緊密,機械產品從設計到生產,整個流程充分結合了電子技術,讓我國工業走向了智能化時代。
當前,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包含了諸多理論知識,同時涉及的知識面更高。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中,操作人員不僅需要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同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經驗,對機電一體化設備操作進行明確規定,且機電一體化設備運行質量和操作人員經驗、專業能力、失誤等具有密切的關聯。而將人工智能運用其中,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序,撰寫程序流程。借助于智能化系統對編寫程序進行檢查,實現對電子計算機智能化操控的效果。可以說,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極大程度上解放人工,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在維護機電一體化設備運行狀態方面同樣具有很大優勢。
在智能化時代背景下,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一個必要趨勢,是一種搞新概念。從當前我國制造行業發展情況來說,主要分為智能制造系統、智能制造技術兩個層面。其中,智能制造技術是工業生產、機械制造中,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對生產現場環境進行自動化監控,并進行智能化分析,能夠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智能控制。不僅能夠降低整體生產成本,還能夠保證產品生產的質量與效率。智能制造系統,更多體現在一種智能化人機交互環境,利用計算機等工具充當媒介,實現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是提升機械產品智能化的一種概念。通過智能制造系統,能夠切實擴大智能化機械產品使用范圍,也是今后機械制造領域發展的主流方向。新時期,汽車產品結構越來越復雜,汽車組件也更加豐富,傳統的汽車制造工藝,很難實現汽車各產品組件之前的協同控制,無法實現汽車各部件信息交互性,降低了汽車產品智能化程度。例如,在汽車速度控制方面,往往存在較多影響因素,包括汽車檔位大小、油門開度、路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對汽車行駛速度造成影響。在以往汽車機械制造模式下,需要依靠司機主觀判斷對車速進行調整,人為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時候不能將車速控制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下。而引入機電一體化技術,能夠通過智能化手段收集路況信息,且對于車速進行智能化控制,保證車輛整體協調性,讓汽車產品更具系統化特征。
人工智能在機電一體化操縱過程中應用,能夠在保證工作效能、品質基礎上,控制成本支出。具體在電氣控制中的應用需要運用到模糊控制理論、數據管理系統等。其中,模糊控制主要是根據語言自變量、模糊推理等過程,借助于模糊控制器,完成對電氣控制系統的操控目標;而數據管理系統則將專家系統、控制理論等結合起來,提升電氣控制系統整體協調能力,便于相關人員操控。利用專家自動控制系統,能夠發揮其在調節參數方面的優勢,提高電氣設備的可靠性。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中,機電一體化正逐漸向著智能化發展進發,人們對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將一些人工智能理論、技術等作為基礎,對計算機科學理論進行總結,形成更加完善的推理基礎,為機電一體化發展提供特有邏輯思維。人工智能背景下,機電一體化必須保持高速處理性能,能夠適應生產需求而做出變化,提升機械制造生產的智能化程度。當然,機電一體化還未達到人類思維邏輯,但隨著人工智能水平提升,機電一體化所呈現出智能化趨勢就會更加明顯。
機電一體化生產商、生產類型十分豐富,給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發增加了難度。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通過模塊化發展,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進行標準化模塊產品的開發與生產,能夠提升機電一體化生產規模。實施模塊化發展,提升機電一體化設備各部件之間的匹配度,實施模塊化研究、生產,能夠切實提升機電產品的生產質量。例如,在電冰箱設計與生產中,需要考慮怎樣實時采集冰箱內部的溫度、排煙系統需要能夠對空氣中煙比例進行感知,而這些特殊的零部件,需要進行模塊化設計,將機電一體化技術與其他先進技術結合起來,保證整體設計的合理性。
工業發展對我國社會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人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所帶來的資源消耗問題、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小覷。這些問題會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威脅人類健康。時至今日,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也提出了綠色生產的概念。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中,無論采用多么先進的技術融合,都應該向著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提升機械系統可回收性、減少資源浪費、提升資源利用率等,都是機電一體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計算機網絡在現代化社會中展現出自身獨特的優勢,盡管相關對機械制造技術來說,計算機網絡發展時間較晚,但其對于人們的生活影響巨大,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當前,人們各項社會活動早已離不開信息技術,在企業辦公管理方面,通過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等,提升信息傳輸速率,讓工作效率更高。人工智能環境下,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對機電設備的遠程操控。例如,掃地機器人、遠程操控電腦、家用電器、汽車等,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貢獻。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在傳統機械制造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時,機電一體化技術應運而生,當然,其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所謂的微型化發展,指的是機電一體化產品從型號、外觀、體積方面縮小,也將其稱為微電子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電子產品體積不斷縮小,已經逐漸向納米級發展。微型機電設備能量損耗更低、產品使用更加便捷,當然需要更加精細化的制造與加工技術支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市場經濟條件下,各行業都必須做好升級的準備,保證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中,借助于人工智能理論、技術等,逐漸向著智能化、綠色化、模塊化、微型化以及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借助于人工智能技術優勢,讓機電一體化產品優勢得以發揮,逐漸滲透到更多的實用領域當中,為社會經濟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等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