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柒,莊建發,凌金華,吳漢青,張斌,黃忠耀
(1.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3;2.浙江物產山鷹熱電有限公司,浙江 嘉興 314000)
電力行業作為經濟和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基礎保障,近年來,隨著社會電力需求的加劇,對當前電廠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滿足社會能源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優化電源品質。電氣設備由變壓器、變電站設備、配電裝置等組成,是電廠對外輸出電源的重要基礎,其工作性能的優越性與可靠性直接影響電廠效益、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后期設備的維修費用。此外,快速發展的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使得設備運維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為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優化和引進高性能設備的同時,對設備進行科學、高效、合理的管理也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措施。
相較發達國家,我國當前的電氣設備制造技術處于落后狀態,部分企業為降低制造成本,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性能不佳的材料,導致投運的電氣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發生故障,并使得后期設備維修與管理工作復雜化,影響電氣設備,運行效率。此外,部分電廠的電氣設備投運時間過長、老化也會影響設備的運行效率。
當前,電廠的部分重要設備需要工作人員現場操作,部分電廠的工作人員由于不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規范的操作流程、嚴謹的工作態度,使得設備檢修、拆卸以及系統操作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導致維護檢修工作不達標或系統誤操作等,這類現象輕則影響電氣設備穩定、安全地運行,重則危及人身安全,導致全廠停產整改,影響重大。
電氣設備的管理工作若無合理完善的制度作為指導,其影響是多方面且深遠的。設備物資管理若沒有制定詳細的制度,易出現設備采購過量以及采購設備性能不佳的現象,造成設備堆積、閑置老化,形成資源浪費的現象。設備運行過程中,若沒有合理完善的制度,易出現設備故障時的責任不明、設備檢修方式不當以及考核混亂的現象 。
2.1.1 優化設備物資庫存
設備物資庫存是電廠生產順利進行的后續保障,若物資缺失,將會嚴重影響設備檢修以及生產的順利進行,所以,在設備的管理以及檢修過程中,要積極運用設備檢測以及故障診斷技術確定實際耗量,做出合理完善的設備庫存管理制度,確保投運設備生產的順利進行 。
2.1.2 優化老舊閑置設備物資配置
通過深度挖掘老舊閑置設備的再利用價值,進行庫存資產配置優化,可以對這些閑置資源進行二次利用。例如,國家電網公司在2017年對庫存老舊閑置的設備物資進行跨省調配工作,從江浙滬調出部分老舊閑置的設備配給西北地區的電力企業,通過借力資源整合實現互利共贏,對促進國家電網公司降本增效和東部與西部地區電力企業的均衡發展做出貢獻。
2.1.3 設備物資采購平臺化
電力企業應大力推行并落實電子化招標采購,編制合理、細致、完善的電子招標文件范本,保障互聯網招標的公開性、公正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切實做到網上發布招標公告、網上招標、在線開評標、招投材料電子歸檔、招標業務監督等,并保留各個環節的佐證材料,方便后期復查,對設備物資招投標進行嚴格管控,降低采購風險,保證采購設備的質量,防控違規違紀現象的發生。
2.1.4 引入設備管理創新理念
電力企業需要樹立創新性設備管理理念,結合實踐經驗與現代化信息技術對電氣設備進行精細化、標準化以及高效化管理,從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設備投運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創新理念是在設備投運全流程中的創新,涵蓋了設備采購、儲存、投運、檢修與維護等,是對整個設備管理工作的細致且全面的分析與總結,電力企業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先進的電廠設備管理理念,理論聯系實際,拓展思路,創新性提高電廠設備的利用效率。
2.2.1 完善設備管理制度
為避免傳統電力設備管理制度上出現的權責不明、互相踢皮球與問題反饋速度緩慢等現象,各個電廠應該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及適合經濟發展的原則切實建立合理、完善、可行的電廠設備管理制度,通過招聘專業的管理人士組建監管機構、定期召開設備管理相關會議、領導不定期抽檢工作情況等方式,確保公司各部門的制度責任落實到位,保證工作人員嚴謹、高效、有序地開展管理工作,提高設備的運行效率。
2.2.2 完善檢修與維護制度
投運設備性能會隨著運行的工況、環境以及時間而發生變化,為保持證備性能,應加強設備檢修與維護工作。傳統定期檢修與維護制度計劃性太強,不能及時反饋設備的實際情況,有待優化。狀態檢修制度相較傳統檢修優勢顯著,通過互聯網技術對投運設備進行線上檢測、帶電檢測、預防性試驗等,可在不停工、不停產的情況下完成設備檢修與維護,顯著提高檢修與維護工作的效率,有效保障投運設備的運行狀態并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建立設備預防檢修與維護體系,可以彌補傳統定期檢修與維護制度的缺陷,通過建立投運設備使用情況的數據庫、具體的預防性管理計劃與操作流程,對投運設備的磨損情況與使用壽命進行管理與預警,從而減少閑置的設備,提高整體設備運行效率的同時,降低了單個設備的工作量。
2.2.3 完善考核制度
科學、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障設備管理制度與措施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是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以及工作態度的嚴格要求。考核制度內容應該根據職位、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性質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在保證工作人員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并建立合理可行的特征導向型考核、行為導向型考核以及結果導向型考核等,對工作人員的個人特質、工作方式、工作行為、工作質量與工作內容進行跟蹤、記錄與考評,所得考核數據上傳系統進行定量分析,分析結果作為工作人員工資和升職的部分依據。對于表現優異者,給予物資和精神上的獎勵;對于工作態度敷衍、屢教不改者,考慮加大處罰力度。
電力企業應該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當前電力技術的發展情況與體制改革,根據工作內容與性質的差異進行預見性和針對性的人才培養,積極引進高技能人才、高新技術,提高企業知識儲備,并定期舉辦技術培訓、專業講座以及行業知名專家進行現場教學等活動來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行為規范和創新思維,培養技術過硬、職業操守優良的高職能人才。
為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量,保障電力企業的盈利能力,要從電氣設備性能、人員綜合素質、設備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強對電廠電氣設備的管理。不斷優化設備物資管理措施,積極引進創新性物資管理理念,加強人才培養與管理,完善設備管理制度、檢修與維護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在提高設備性能的同時,打造具備高效技術的優良團隊,提升投運設備的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