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雙澤 張守偉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AGIL結構功能分析框架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的著名現代社會學理論,該理論研究框架從提出之初就是以解釋和說明任何社會學研究問題為核心目的,其在社會學研究中以極高的普適性著稱。該理論框架將社會現象視為了一個整體的系統并又將整個社會系統解構成了具備四個特定功能的子系統:A(Adaptation)適應功能系統;G(Goal attainment)目標達成功能系統;I(Intergration)整合功能系統;L(Latency)維模功能系統。上述四個子系統的相互關系大致可以描述為:社會系統在充分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背景之下,以政策和法律法規為指導,整合利用社會系統內部的各種資源要素,最終達成社會系統的發展目標并實現整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以適應新的時代發展變化。而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使得以AGIL結構功能分析框架為理論依據解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這一社會現象具備了較好的適用性。
縣域農業創新驅動發展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三產融合、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建設縣域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舉措,創新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大推動力量。聚焦特色產業實現創新產業升級,是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核心。2014年,國務院46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體育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并著力倡導“體育產業應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建設體育特色小鎮,有助于發展體育市場,吸引長期投資,促進城鄉現代服務業良性互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2020年,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鞏固農村產業轉型等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2035遠景目標”。此外,近年來眾多新興體育項目在國內掀起的發展“熱潮”也為體育產業的創新帶來了廣闊的前景,如在2017年剛被國家體育總局歸為體育競賽項目統計并在2020年實現200億市場規模的中國電子競技體育等。因此,發展農村體育產業是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核心,更是實現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解決“三農”問題并得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助力之核。
農村自然環境的特色要素稟賦是實現特色體育產業開發的生命之源,正確處理好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關系是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體育作為人類社會文化活動的一部分,其活動場域受自然環境影響較大,故體育產業特別是地方特色體育產業的開發也需要緊緊依附于當地的自然環境。由此,國家體育總局《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了滿足生態環境評估以及五年內未發生過嚴重環境污染及破壞的地方方能申報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
鄉村振興,不僅是農村經濟的振興,更是農村文化的振興。同時,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鄉村文化也孕育了各式各樣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體育文化活動。因此,在實現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應以當地優秀的特色傳統文化為支柱,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的開發。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民俗傳統體育項目,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另一方面,要將現代體育文化融入到鄉村文化的建設中去,合理利用鄉村的地理區位以及人文等資源,營造現代化的體育文化氛圍。
實現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是“十四五”時期的重要發展目標。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能夠為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科學的發展規劃和高效的資源管理,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而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作為創新型的特色產業區,其科學選址選材、合理化資源開發、產業鏈打造、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整體運營管理都必須依靠高端專業的人才支撐方能得以生存,人才建設同樣也是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重要支撐。
山東省是全國建設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取得顯著成就的省,省內共有四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位列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名單中,具有較高的代表性。此外,山東省內的試點小鎮其各具典型的特色,除產業特色鮮明之外,其區位均位于遠離中心發達城市的山區或沿海地區,故以山東省內的試點小鎮作為其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實踐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日照市奧林匹克水上運動特色小鎮位于日照市東側的東夷小鎮萬平口內泄海,擁有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地理環境,擁有豐沛的海洋自然資源和東夷傳統文化資源。近年來,為助力東夷鎮鄉村發展,小鎮主推的特色產業有:東夷文化旅游產業、濱海公路騎行體育產業、帆船龍舟等現代化水上運動休閑產業以及水上運動競技賽事等服務產業。小鎮主體包括2.28km2的內泄海港灣水域、60km長的內泄海岸線和20km長的山地自行車賽道為主體的集水上休閑運動、騎行運動和東夷體育文化為一體的體育服務產業鏈。同時,該地先后成功舉辦13次國際級水上運動大賽以及北京奧運會水上運動項目、濟南全運會水上運動項目、五屆世界級自行車爬坡王挑戰賽龍舟大賽和徒步毅行大賽,吸引了大批參賽者和游客的光臨,自2007年小鎮建成以來其年均接待的客流量超過了800萬人次。
煙臺南山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位于山東省煙臺龍口市,由山東南山集團投資建立,分布于龍口市下丁家鎮和北馬鎮以及龍港街道,是山東省最大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小鎮最早是在開發南山原有的宗教文化旅游產業的基礎上以“文化旅游+娛樂休閑”為核心建設的度假旅游風景區,其充分開發了小鎮當地南山上遺留的晉、唐、宋、元、 明、清代文化遺址,修復還原了南山宗教文化園并在南山森林公園內修建了多個傳統文化風景區,2011年南山文化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16年,被山東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評選為全省建設最成功的特色小鎮,其實現了當地農村向現代化、國際化的發展,是小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實踐。
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位于山東省中部青龍山區,毗鄰濟青高速等三條交通主干道,交通便捷,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優越,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2018年,山東省政府下發的《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指出,重點支持安丘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力爭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全省總人口的36%,健身休閑產業總規模達到800億元。當地也憑借著青龍山風景區的品牌效應,大力發展戶外運動,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如今已打造成一個集山地戶外、水上休閑、航空運動、冰雪運動、電子競技等于一體的特色產業鏈。不僅如此,當地向來有熱愛體育運動的傳統,群眾體育基礎好,近幾年來引進了大批體育賽事,包括成功舉辦的環青龍山國際自行車賽序幕賽、2016全國速度賽馬大師賽、2017年濰坊山地馬拉松賽等31類300余次體育休閑活動,參賽人員多達120萬人次。
許家崖航空運動小鎮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西南部沂蒙山景區內,是由臨沂政府為實現國家精準扶貧的戰略目標在以費縣為建制主體的基礎上以“綠色發展、生態旅游、全域聯動發展”為發展理念,圍繞許家崖獨特的自然地貌環境建設而成的獨具現代化氣息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小鎮總項目規劃占地1300畝,總投資6.7億,擁有1500平方公里報告空域,小鎮總體規劃分三期工程,目前首期工程已于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集航空、體育、旅游、農業、扶貧于一體的航空體育小鎮綜合體,形成了供山東省各縣鄉鎮廣泛學習的“費縣模式”。2018年底,小鎮助力費縣實現了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貧困村全面摘帽。
如上所述,作為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帕森斯提出并完善的經典社會學理論,AGIL結構功能分析框架適用于分析和解釋任何社會現象以及社會事務的運行過程。本文借助這一分析工具,分析了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功能和作用,并試圖結合山東省試點小鎮的運行實踐,給出了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重在突出“特色”,應充分結合小鎮當地的自然及人文資源進行合理化的產業開發,不能忽略實際盲目效仿。從上述四個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其自身體育產業都各具特色。如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特色小鎮的旅游休閑產業、水上運動和山地騎行,煙臺南山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馬術運動產業和高爾夫球產業,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山地戶外、水上休閑和民俗體育產業,以及許家崖航空運動小鎮的紅色旅游產業和航空運動產業等。然而,縱觀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小鎮存活率極低的問題依然很普遍,筆者曾對北京、上海、吉林等多地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進行了調研,發現“功利”過強是當前小鎮建設最常出現的問題,有的嚴重背離了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本質要求。因此,針對此問題,(1)當地政府及管理部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找準突破口,凸顯體育產業價值,實現綜合性多產業的融合;(2)當地政府要提高區域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務圈,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從建設體育特色小鎮的發展視角來看,保護生態環境是其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如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在鄉村振興的發展趨勢下,秉承“大保護,小開發”的原則,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同時堅持以“保護就是發展”為核心指導思想,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以當地廢棄的采石場為中心地段建立了攀巖以及山地騎行等特色體育產業園地,不僅實現了“廢物利用”,更宣傳并擴大了生態保護的影響力。
為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生態建設應當:(1)著手借鑒濰坊安丘等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成功經驗,將綠色發展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相結合,以實際行動創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2)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成功之道則在于政府制定了《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并統一頒布實施建立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制度,制定考核標準。(3)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完善相關規范制度,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觀,嚴肅懲治破壞環境的個人或單位。
鄉土文化作為能體現特色小鎮歷史年代的元素之一,是特色小鎮的內在核心,可以借此突出特色小鎮的獨特內涵。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體育小鎮內建有青龍古寺靈陽寺,是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安丘還是齊魯酒文化的發源地,小鎮將放風箏、投壺比酒等傳統體育文化活動開發成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實現了凸顯小鎮文化特色的同時保持了鄉村文化的原生性和靈活性。然而,民族文化大量地重復表述、重復消費和重復“創造”,是當前我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所呈現出的普遍問題。因此,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文化建設要著力實現深入挖掘、傳承保護和內涵提升。
人才和勞動力是運動休閑小鎮產業聚集形成的先決條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如果沒有人才和勞動力的聚集,也就沒有產業聚集。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建設不僅能夠為當地帶來充足的就業機會、適宜的專業人才能力發揮平臺,同時政府扶持小鎮建設下的相關招聘引資政策也能夠為鄉村振興帶來人才資源。煙臺南山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為解決勞動力和高層次人才不足的現狀,當地政府及運營企業通力合作制定了人才發展戰略;濰坊安丘國際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則是構建校企共建的人才引進模式;費縣許家崖航空運動特色小鎮則主要采取資源整合、配套工業企業、職業技能培訓的方法,在引進高質量人才的同時,致力于鎮內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培養。然而,民族文化大量地重復表述、重復消費和重復“創造”是當前我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所呈現出的普遍問題,這也導致了小鎮文化內涵單一、文化靈魂缺失、空間布局錯亂等問題的產生。因此,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應著力在內外部兩個層面制定人力資源發展措施,以此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