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建軍
(新疆兵團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皮山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南端,喀喇昆侖山的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是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漢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等12個民族聚居的邊境縣,距離首府烏魯木齊1800km。全縣總面積3.97萬km2,下轄16個鄉鎮(315國道南北分別有7個平原鄉鎮和9個山區鄉鎮)、一個農業綜合開發區和一個良種場、一個國有牧場。
波斯喀河發源于喀喇昆侖山北坡,河源最高海拔高程5395m,散失于皮山縣藏桂鄉附近,海拔高程1400m,河道總長113km。地理坐標界于東徑78°23′~78°49′,北緯36°45′~37°19′之間。波斯喀河水文站以上斷面集雨面積為958.1km2,河長81.3km。
2.1.1 三條紅線落實情況(工業、農業、生活節水情況)
根據《皮山縣水資源公報2020年》,截至2020年底,波斯喀河現狀年總用水量為3950萬m3。其中,農業用水量為3922.10萬m3,生活用水量為27.90萬m3。按照水源劃分,引用地表水3500萬m3,地下水450萬m3。
2020年波斯喀河“三條紅線”分配水量指標為2543.97萬m3,其中地表水2015.97萬m3,地下水528萬m3。因此,現狀用水量超過三條紅線指標。
2.1.2 飲用水水源地情況。根據《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2020年),皮山縣飲用水水源地共42處,主要分布在14個鄉鎮。其中,波斯喀河流域飲用水源地4處,分別為藏桂鄉3處,桑株鎮1處。水源地全部采用圍欄防護。
皮山縣于2020年10月編制完成《皮山縣河湖管理范圍和水利工程管理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實施方案》。但是,由于資金限制,沒有開展下階段確權劃界工作。
河湖水域岸線利用主要包括圍網養殖、采砂、旅游開發等。截至2020年底,波斯喀河岸線范圍內無圍網養殖、采砂現象,沒有水上運動和旅游開發等工程。在波斯喀河河道管理范圍內,有部分農田、林帶等。
波斯喀河流域主要是農牧業生產,沒有工業企業。污水主要為生產生活污水。流域年生活用水量為27.9萬m3,初步估算年產污水8.96萬m3,產生的污水全部用于農業及周圍生態林帶的灌溉,沒有排入河道。根據河流水質監測報告,波斯喀河波斯干村以上河段長度為53km,現狀水質為Ⅱ;此外,波斯干水庫庫容為300萬m3,現狀水質為Ⅰ類。
因此,波斯喀河水質良好,可以滿足各類用途的水質要求,無污染河段。波斯干水庫處于中營養狀態。
3.3.1 用水總量超過“三條紅線”指標。截至2020年底,波斯喀河現狀年總用水量為3950萬m3。其中,農業用水量為3922.10萬m3,占總用水量的99.23%;生活用水量為27.90萬m3,占總用水量的0.77%。按照水源劃分,引用地表水3500萬m3,地下水450萬m3。2020年,皮山河“三條紅線”分配水量指標為2543.97萬m3。因此,波斯喀河流域用水總量超過“三條紅線”指標,水資源利用過度。主要原因是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低,農業高效節水發展緩慢,渠道防滲率低等造成的。
3.3.2 用水效率低。波斯喀河流域“三條紅線”中,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4,灌溉毛定額為677m3/畝,高效節水面積0.85萬畝。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63,灌溉毛定額為633m3/畝,高效節水面積0.96萬畝。根據調查,波斯喀河2020年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0,沒有高效節水面積。因此,波斯喀河農業的用水效率較低,且均低于皮山縣2020年“三條紅線”指標。波斯喀河地表水資源量為0.5億m3,“三條紅線”指標為0.27億m3,實際用水量為0.35億m3,用水總量超過“三條紅線”指標,隨著皮山縣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用水戶之間的用水矛盾逐漸突出。
3.3.3 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格局尚未完全建立。我國雖然已經從計劃經濟體制步入市場經濟體制,但是在水資源管理體制上,還是以行政手段為主配置、管理水資源,水行政與水服務職能基本未分開,還保留著計劃經濟的基本架構,現行水資源管理體制與現代水利發展要求不適應。水資源以區域為單元分割管理,各鄉、鎮與兵團各自片面地強調各自用水利益和水資源管理權限,過度、無序開采地下水,進一步激化了地區及行業之間的用水矛盾。
長期以來,波斯喀河岸線范圍界定不明確,難以確定岸線利用項目涉及的區域是否侵占河道,是否影響河流防洪、農業供水、生產安全以及水生態環境等。相關業務部門雖開展了一系列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的編制工作,但這些規劃多從宏觀層面進行約束。
3.3.1 工業廢污水、畜禽養殖排泄物、生活污水直排偷排河湖的問題。波斯喀河沿河兩岸沒有工業企業。沿河兩岸有牲畜放養現象,牲畜排泄物會對河道水質產生一定的影響。波斯喀河流域年生活用水量為27.9萬m3,初步估算年產污水8.96萬m3,產生的污水全部用于農業及周圍生態林帶的灌溉,沒有排入河道。
因此,沿河牲畜養殖排泄物,進入河道會對河道水質產生一定污染。
3.3.2 農藥、化肥等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的問題。波斯喀河灌區現狀年總灌溉面積1.194萬畝,使用化肥總量91.5t,其中磷肥30.6t,氮肥60.9t,使用農藥0.82t。皮山縣是以農牧業生產為主的,農藥、化肥使用率也在逐年提高。化肥和農藥是主要的農業污染源,化肥的過量使用,導致土壤板結、酸化、耕地質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養分易流失,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河道水體富營養化。
3.3.3 河湖水面污染性漂浮物的問題。波斯喀河在洪水期,河道水面會漂浮樹枝、固體廢棄物垃圾等,其他時段河道水面基本無污染性漂浮物。
此外,在波斯干水庫庫區水面,有樹枝、樹葉、固體廢物等漂浮物。
波斯喀河流域沿河兩岸不存在工業垃圾堆放在河湖水域岸線的問題。但是,波斯喀河與G315交叉處,由于高速公路修建,沿河右岸有部分生活垃圾堆放在河道水域岸線內;同時,桑株鎮波斯干村,沿河右岸有垃圾堆放,對河道水質產生影響。
3.5.1 河道生態基流不足、湖泊生態水位不達標的問題。波斯喀河波斯干水庫以下河段,由于波斯干水庫調節作用,下游河道主要依靠波斯干水庫泄洪洞放水,河道生態基流不足,生態水位不達標,該段河道出現斷流現象,會對河谷及兩岸植被的生長產生影響。
3.5.2 生境破壞及水土流失的問題。河道內有很多砂石料場。經皮山縣水利局、國土局等部門聯合整治后,停止了砂石料場的開采,但料場開采造成河床大面積植被破壞,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波斯喀河桑株鎮巴什波斯喀村以下河段,由于惡劣的自然條件,加之農牧業開發利用等因素,造成該段河流水土流失相對較為嚴重。
波斯喀河多年平均徑流量0.5億m3,2020年波斯喀河流域總用水量為3950億m3,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0。通過進行一系列整治措施,計劃到規劃年2025年,波斯喀河用水總量為2565萬m3,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63,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5.7%。
波斯喀河目前未進行確權劃界,河流的管理范圍界限沒有劃定。由于水域岸線劃定涉及部門較多,計劃到2025年,完成對波斯喀河波斯干水庫~G315段的確權劃界工作,完成率達到30%;完成波斯喀河水功能區劃,完成率達到30%,劃分水源保護區、預留保護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
波斯喀河水污染主要是牲畜養殖排泄物污染;化肥、農藥使用的造成的面污染。計劃到2025年,養殖牲畜養殖排泄物污染減少30%;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20%;根據《皮山縣水資源綜合規劃報告》,確定波斯喀河需氧納污能力為0.04萬t/a,氨氮納污能力為18萬t/a。
加強對水源地保護,增加水質監測斷面;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到2025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5%,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農村垃圾回收處理率達到100%。
堅持以水定地、以水定需、以水定產,嚴格落實“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和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四項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三條紅線,健全控制指標體系,加強監督考核。加快水資源管理系統和監測系統建設,探索建立區域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監督管理,開展入河湖排污口調查,核定水功能區的納污能力,明確河湖水功能區的允許納污總量。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農業、城鎮節水。
加強主要河湖源頭、重要水源涵養地水環境保護,劃定禁止開發范圍,實現河湖源頭保護區污水“零排放”。加快水源涵養林建設,全面保護天然林,提高森林蓄積量。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內開展一切與水源保護無關的活動。強化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建立與完善飲用水水源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加強水域岸線及采砂管理。開展河湖岸線登記,依法劃定河湖岸線管理和保護范圍。科學編制岸線利用規劃,劃定岸線保護區、保留區、限制開發區和開發利用區。加強河道采砂監督管理,完善日常綜合執法巡查。
5.4.1 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要求,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按照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的原則,科學規劃布局畜禽養殖。2025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根據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到2025年規模化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畜禽糞便污水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
5.4.2 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實施農藥減量控害,擴大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應用,逐步淘汰高毒農藥。加快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組織化程度和科學化水平。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精準、高效施肥技術和機具,支持增施農家有機肥,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和標準化生產。完善有關標準規范,明確環保要求。到2025年,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化肥利用率達到40%,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
5.4.3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廣實用、維護簡便、高效低耗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示范工藝技術。以治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為重點,深化“以獎促治”政策,分年度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農村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理。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體系全覆蓋。
建議各部門進一步加強水源地保護,強化重點水體水質監控。完善城鄉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和安全評價體系,逐步增加常規監測項目和開展有毒有機污染物定期監測,完善突發性飲用水安全事件的預警預報體系和應急預案。加強重點控制斷面和重點排污口的水質監測設施和監測網絡建設,逐步完善水質監控監測體系,全面提高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供鄉鎮垃圾和畜禽養殖污染物的收集與處理率,科學施用化肥、農藥,逐步減少非點源污染物入河量。
通過現狀調查可知,皮山縣波斯喀河沿岸水質污染情況較小,主要是農業面污染,不存在工業污染;河道水域岸線存在非法占用情況,影響河道正常行洪;河道內由于以往采砂作業,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各業用水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數及用水定額超過三條紅線規定。
結合皮山縣波斯喀河現狀存在的各種問題,制定合理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保護等各項指標,改善河道及周邊水生態環境,美化人居環境。
建議皮山縣相關單位,結合各管理河段內的實際情況,控制農業面污染、設置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設施、提高各業用水水平、節約用水,按時完成各項指標,保障河長制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