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芳
(張家口涿鹿縣委黨校,河北 張家口 075600)
(1)確保“菜籃子”產品供給。加強力量落實“菜籃子”鎮長責任制。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的扶持政策,以穩住基礎生產力,避免產量的大起大落。加強壯大牛羊肉和乳業生產能力,推動草原畜牧轉化提升的試驗示范。穩定水產養殖面積,以提高畜牧的發展品質。(2)合理保障農戶群體的種糧權益。根據讓農戶群體種糧利于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油增產有積極效果的目標需要,繼續健全了農戶群體種糧權益保障制度。進一步加強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進一步創新糧油生產經營區協調機制。重點支持家園農場、村民合作社企業、農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多種糧油、種好糧油。(3)統籌進行重點農產品調控。完善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控預警系統,推進形成統一的重點農產品供求信息公布體系,嚴格分類分品種做好生產調控和應急保障。做好智慧糧倉工程建設,與推廣人防技防措施有機地結合,加強對糧油倉儲動態監督。嚴格控制以小麥為原料的燃油乙醇加工。搞好化肥等重要農資產品倉儲調運,推廣糧食保供穩價。
(1)嚴格執行“長牙齒”的農業保護硬措施。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力量,嚴厲打擊農民非法或違規侵占耕地進行的非農項目。加強農業土地資源利用監管,從嚴限制農業地轉為其他農業地。進一步鞏固提高受污染地塊的安全管理利用能力。穩妥有序實施農民利用亂占農用地建筑面積購買產品房問題專門清理試點。進一步鞏固“大棚房”問題重點專項清查整改的成效。嚴格執行工商投資企業流轉農村土地審查審核制度和風險預警機制。(2)全面完成標準化農田建設的階段性任務。統籌規劃、同步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和標準化農田建設。落實重要水源地和大型引調水等水資源配套工程建設。加強大中型灌區的續建配套和更新力度,在水土資源條件宜區域規劃內建設若干現代化灌區,并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設成標準化農田。(3)大力推動新種源等重要農產品技術突破。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產業科技體系建設。實施重大品種開發和引進后補償試點。全面貫徹并落實新種子法,推行實質性的派生品種管理制度,加強對種業經營企業發展的專利保障,依法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4)提高農機裝備開發運用管理水平。全面梳理農業短板弱項,強化農械裝備專項工程化協作攻關,重點推進農業大馬力機具、土堆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農業高端智能機具的開發制造。
(1)健全監測幫扶制度。通過精準認定監測對象,把有返貧致窮風險或者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民列入監督范圍,從而縮短了工作過程,減少了認定時限。根據出現的因災因疾病疫等苗頭性問題,適時實施社會幫扶、社會保障等支持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強監測幫扶責任到位,保證工作沒留空檔、政策措施不留空位。并進一步開展鞏固脫貧成效后評價工作。(2)推動脫貧致富人口數繼續增收。促進脫貧致富地區更多的通過經濟蓬勃發展來牢固擴大脫貧致富攻堅戰成果,使脫貧群眾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樓。進一步牢固光電精確扶貧工程建設成果,在有要求的精準脫貧致富地區進一步發展光電子產業。綜合利用好村級公益性工作,實現各種資源動態管理工作。進一步調節優化企業鄉村生態建設護林員優惠政策。(3)促進主要脫貧地區政府扶持政策與措施的落地見效。確保主要扶貧政策總體平穩,細化實施過渡期的各類政府扶持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地方政府效應評價。繼續搞好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扎實搞好農村脫貧人口小額貸款工作。積極打造農村消費扶貧示范城市和產地示范園,充分發揮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的網上營銷平臺功能。
(1)繼續推動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主動指導全國各地企業延伸農村多元化功能、發掘農村多元化經濟社會價值,著重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制造、農村休閑景觀游覽、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支持現代農產品大鎮聚焦于現代農業加制造業發展,帶動農村企業在產區發展糧油食品加工、肉類工業生產。落實農作物品種培優、質量升級、名牌建設和規范產品升級行為,推廣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完善農村全產業鏈體系質量與安全追蹤管理體系。推進實施保護和規范鄉村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優惠政策。
(2)積極鼓勵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進一步完善各項農民工穩崗就業優惠政策。充分發揮大中城市就業促進功能。開展全縣農民工市民化素質提高行動。引導企業發展共享用工、多渠道靈活就業,規范企業發展的新型職業形式,培育壯大家政咨詢服務、物流運輸裝卸、醫療托育等現代生活性服務型產業。積極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園的建立,實施各類支持優惠政策。大力開展適應農民工職業的知識技術培訓和新型職業新業態培養。合理指導靈活就業勞動者依法繳納職工基本醫保和城鄉合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1)進一步完善農村建設項目推進制度。按照落實農村振興計劃為農業而興、農村建設項目為農業而建的總要求,堅持政府自下而上、農戶自主、村民積極參與,啟動農村建設項目的行動方案,因地制宜、有力而有序地推動。總結推廣了村民自治組織、鄉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建設的有效經驗。進一步明確農村建設產權范圍,以縣域經濟為基本單元組織制定了鄉村建設公用設施管護責任目錄。(2)接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保護整改質量提高五年行動。從農戶實用水需要入手推動農戶改廁,在具有基本條件的農村地區可推行水沖衛生廁,統籌搞好農村供水保障和城市污水管理;不具有基本條件的地區可建立健康旱廁。推動農村生活廢水來源分類減量,完善農業有機廢棄物綜合加工再利用設施工程,促進就地利用處置。開展推進農業環境保護清潔行動和農業綠化美化行動。
(1)強化城鄉社區組織構建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全縣組織的抓鎮促鄉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鄉管理體系改革,進一步完善鄉級組織的整體統一指導和整體統籌組織協助管理工作制度,做好鎮、村集中換屆后的領導工作工作班子組織成員構建管理工作,全方位舉辦城鄉基礎黨員干事城鄉繁榮發展主題訓練班。進一步推動鄉鎮村委會的標準化構建管理工作。進行了鄉村綜合整治工作制度構建試點與示范工作。
(2)認真保障城鄉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更深層次的和諧法制城鄉構建。依法組織嚴厲打擊城鄉黃賭毒和侵犯城鄉婦女兒童人身安全權益的違規犯罪社會活動。健全城鄉法制宣教。強化城市基層社會心理服務與危機干預,建立全方位多樣矛盾糾紛解決監督機制。扎實推進城鄉路面交通運輸、城鄉滅火管理工作、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重點自然災害事件、鄉村農業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風險隱患排除與專門整改,依法組織嚴厲打擊城鄉生產經營銷售的假冒偽劣農業生產資料、違規集資、通信欺詐等嚴重違規犯罪活動。
(1)增加農村經濟振興投資。進一步將發展農業農村經濟作為國家一般性公共預算的優先保障范疇,中央政府在預算內投入資金進一步向農業農村傾斜,壓實了當地財政投資責任。強化政府績效監管,穩定增加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中用于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比重。大力支持各地財政發放政府債務,用于建設符合規定的農村振興領域公益性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農村振興領域建設項目儲備質量。加強政府預算績效管理與監測。(2)加強城鄉復興服務。對組織社會法人在縣域、主營業務在縣域、流動資金為主進行城鄉復興的地區企業法人金融機構,加強支農支小再借貸、再貼現力度,實行更為優惠政策的儲蓄預備金優惠政策。進一步健全農業農村復興服務綜合統計分析管理體系,實施農業服務與城鄉復興績效評價工作。
抓好2020年的“三農”管理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管理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經濟發展階段、貫徹新經濟發展宗旨、構建新經濟發展布局、推動高質量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促進共享富足,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管理工作的全面指導,切實把握好保證基本糧油生產保障和不出現大規模效益農民返貧的二個底線,突出全年性任務、針對性措施、有效性引導,發揮城鄉基礎經濟社會組織機構的主導功能,扎扎實實地抓好村莊經濟發展、村莊建設、村莊財務管理等關鍵性管理工作,為促進我國城鄉繁榮經濟發展取得新進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邁出了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