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昕
(懷化廣播電視大學,湖南 懷化 418000)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新時期,如何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目標具有特殊性、現實性和緊迫性。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加強“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建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促進遠程教育的應用普及,加快發展面向鄉村的網絡教育。農村干部遠程教育需及時調整教育目標與內容,解決其在從事鄉村建設活動中的困境與問題,確保在接受系統的學歷教育的同時,掌握相關技能與技術,達成遠程教育內容系統性與實用性的結合[1]。另外,傳統農村干部遠程教育主要以函授、在職脫產學習、“送教下鄉”、“送教上門”等為主,過于依賴政策資助與支持。而4G通信技術在懷化市農村地區的廣泛普及,為開展遠程在線視頻實時教學提供有力支撐。且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為農村干部開展自學提供多元化的資源與方式[2]。
筆者以湖南省懷化市部分農村地區的鄉鎮干部、黨員為調查對象,通過實地調研考察和網絡問卷的數據分析,調查農村干部的遠程教育服務需求及參與現實情況。課題問卷囊括基本培訓狀況、培訓機制、技術手段、教育模式、學習內容、學習效果、影響因素等層面,共計發放問卷98份,收回82份(回收率83.67%),其中有效問卷為71份(有效率為86.58%),具體分析如下。
就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而言,男性人數為61人(占比85.91%)明顯多于女性人數;受訪人群年齡多位于31~40歲(45人、63.38%)、41~50歲之間(26人、占比約36.62%);學歷(受教育程度)集中于大專與本科階段,碩士人數相對偏少。
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農村干部的能力與素養直接關乎鄉村振興戰略成效的高低。隨“大學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的普及,村鎮干部的遠程教育理念逐漸更新,重視程度逐漸提升,超過4/5的受訪者表示認可并渴求遠程教育,對利用互聯網開展培訓教育給予支持。新時期,農村干部遠程教育培訓方式可被劃分為集中培訓、會議培訓、專題講座、自學、在線培訓、微課培訓等,由于廣大農村地區信息化基礎建設相對落后,“互聯網+”型遠程教育方式有待提升。
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創新工程,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的一項基礎工程,有利于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發揮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帶頭作用。經調研,幾乎所有農村干部和黨員(69人、占比約97.18%)表明政治理論和政策法規是必學內容,大多數強調市場經濟、管理知識一般也會存在于學習目錄,實用技術和典型經驗則依據村鎮情況不定期開展。
就農村干部遠程教育培訓機制而言,大多數(66人、占比約92.96%)受訪者顯露當務之急為完善需求+長效培訓機制、制定激勵機制,亦有相當大部分受訪者強調工資待遇與考核評價機制也應當革新與調整。
就農村干部遠程教育技術手段而言,網絡平臺異時教育、教學光盤、手機移動教育、視頻會議系統等均為懷化市農村干部遠程教育可依托的技術手段。現階段采用最多的是教學光盤和視頻會議系統,非實時教育和雙向教育等手段應用較少。
約2/3(48人)的村鎮干部和黨員指出對于借用新興技術手段展開的農村干部遠程教育效果相對滿意,它節約時間成本、豐富教育形式、擴大覆蓋層面。超過1/5(18人)的受訪者認為現階段鄉村振興戰略指導下,農村干部遠程教育之效用結果不甚滿意。
依托實地問卷調研所得,懷化市農村干部遠程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原因,以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與實施內容為出發點,應用最新的遠程教育理念與技術,探索鄉村振興視域下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的創新路徑[3]。
1)聚焦“三農”問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力求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聯動和培育農村地區增長極,而農村干部即實現這一要求的主力軍,增進他們的知識量和戰斗力為重中之重。遂鄉村振興視域下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應從組織層面構建跨越市、縣和鄉鎮的教育主管部門上下聯動機制,教學資源與信息的時空共享機制,在全省各部門選調業務骨干,有序下派至村鎮展開面對面指導與教學,且重點村鎮被賦予經驗交流等傳導功能,將農村產業發展、個人能力提升的經驗總結形成報告,匯編成冊下發各地學習借鑒。2)在政策、項目、資金與人力等多個方面對農村干部遠程教育服務給予組織保障支持。將遠程教育工程納入全市農村黨建工作和新農村建設之總體目標與規劃,建立一套管理科學、運行規范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機制,對已建村級終端站點,統一納歸縣級網絡掛牌運行,并落實運營維護費用[4]。
1)充分考慮懷化市鄉村地區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地方高校的辦學特色,探索在高校、地方之間開展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村合作等多種形式的遠程教育辦學實踐,共同建設網絡學習平臺、課程資源和師資力量。2)應用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技術,借助于已覆蓋多數農村地區的4G通信技術與寬帶通信技術,在針對農村干部的遠程教育中開展實時的在線教學活動,革新傳統的遠程教育模式,整合互聯網中的慕課、微課及其他的開放課程,充實遠程教育資源,并利用在線網站、微信、短視頻等媒體平臺,構建泛在、協作和自主的學習環境,為農村干部遠程開展自主學習創造有利條件[5]。
1)謀求鄉村振興視域下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的經費保障與激勵機制,通過財政補助、社會捐助、學校讓利和個人自費等多種方式的結合,建立和健全農村干部遠程教育經費保障制度。譬如,市級層面劃撥農村干部遠程教育專項資金,并相應調整基層干部的薪資構成和補貼水平。2)在干部考核、政府績效考核和干部晉升通道與空間等方面積極引導農村干部自愿參與遠程教育和督促農村干部提升自我,使更多農村干部可以通過遠程教育獲得發展機會,以助力鄉村振興[6]。
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連接“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港口的懷化市,鄉村振興建設亦走在湖南省前列。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的“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離不開農村干部的帶動與實干。本課題以懷化市沅陵縣官莊鎮為研究對象,提出鄉村振興視域下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的相關措施。
在實踐調研過程中,針對沅陵縣官莊鎮村鎮干部時間緊任務重、移動網絡教育資源獲取不便、遠程教育網絡平臺搭建不健全等問題與阻礙,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了遠程教育的相關機制,應用新教育技術和模式建設相應的網絡遠程教育平臺、建立經費保障制度與激勵機制、創建實訓基地等,針對目標鄉鎮的黨員與干部開展遠程教育服務實踐。2)調整遠程教育服務模式,搭建線上線下遠程教育課堂,高效整合多領域教學資源,且針對村兩委班子加強政策解讀、技術指導、學歷提升、能力培養等服務,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多的機遇與方向[7]。3)組建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專業教師團隊,拓展遠程教育賦能下的農村干部素養層次,建立“村干部+能人大戶”服務教育機制。構筑經費保障制度,市-縣(區)-鎮“三級聯動”規范建立遠程教育服務電子管理臺賬,實施動態管理,分類分級明確村鎮遠程教育經費預算與發放細則,并依據實際狀況適時調整。4)構建行之有效的獎懲機制,實行基層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形成縣對鎮、鎮對村、村對干部、村黨總支對黨員四個層次的量化計分考評、激勵機制,實行崗位責任制,樹立典型與模范村干部,形成爭先創優的氛圍。5)建立集探索性、開發性、工藝性和綜合性為一體的農村干部交流學習實訓基地或“講習所”,提升農村干部的整體業務水準,創建可復制、易推廣的湘西農村產業發展與村鎮干部培養模式[8-9]。
懷化市在村兩委班子換屆中堅持“選育用留”相結合的手段,借由遠程教育服務構建完善村級人才精準培養鏈條。由懷化市組織部、懷化市農業農村局和教育局牽頭的,以懷化廣播電視大學、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懷化學院為主體的,設立的村鎮干部學歷培訓班和技能班,入學人數空前多。農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依托懷化市實際提出一整套具體的實施舉措,使得村鎮干部的專業知識和農業技能亦獲得長足發展,干部的管理能力與素質等教育成效指標分值頗高,相當大程度上滿足了美麗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的機制落實和教育培訓過程中,部分農村干部思想認識仍舊不到位、積極配合性不強,將農村干部遠程教育視作一種軟性指標,難以接受遠程教育的教育內容與方式[10]。現階段,遠程教育僅僅關注黨員和基層干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廣大村民的主體性和參與性,使得教育內容的傳播和新興技術的推廣阻礙重重。
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成效顯著,而農村干部隊伍的質量高低直接作用于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好壞。“互聯網+”時代,借由網絡和移動平臺的遠程教育逐漸走上鄉村舞臺,多層次提升農村干部的綜合素養。1)就現階段調查研究數據和結果來看,雖然懷化市農村干部遠程教育服務依舊存在種種問題和阻礙,但不可否認的是市農業農村局和各級政府主導下的村鎮干部教育培訓事業一直相對有序地發展著。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懷化市高學歷村干部數量持續上升,新農村建設實踐與農村干部綜合素養提升亦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主動參與。但硬件不足、站點不均衡、管理隊伍素質缺乏、教學課件實用性不強、方法模式缺乏創新、缺乏有效的評價方法等問題和困境依舊存在,農村干部教育依賴政府“輸血”得以生存,農村產業的自有帶動力量不足,自身盈利能力相對缺失,鄉村振興視域下遠程教育服務農村干部雖具備良好的社會基礎和技術基礎,但依舊任重而道遠。2)除政府相關部門和大學生村官外,越來越多的村干部和黨員意識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重要性。除了政府頂層設計層面構筑聯動機制、給予組織保障,健全資金機制,完善考核機制,助推“村校合作”,革新教育模式,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黨員自身應當提高認知與覺悟,力求提升自身學歷、增進村莊治理水平、學習鄉村富裕技術,營造濃厚的教育提升氛圍,構筑懷化市村鎮干部理論素養、知識水平、勞動技能與管理能力長久發展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