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彥
(沂水縣跋山水庫管理中心,山東 沂水 276400)
供水問題制約著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其中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作為城市供水系統順利運轉的重要內容,有效地保障城市供水需求。在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當下,城市對供水需求大幅度增長,因此,也對供水系統提供更大的壓力。如何為城市有效提供供水,成為城市供水建設重點考慮的問題。其中提高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運行管理效率以及實現精細化、規范化供水管理體制建設是有效可行的辦法。對于水庫設備設施運行管理,加強硬件設備建設,實施設備設施科學化運行管理,重視組織隊伍建設,全方面地提高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運行管理成效,提高水庫整體經濟效益。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水庫現代化管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實際水庫設備設施運行管理過程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阻礙了水庫現代化管理建設的進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在建成后,管理主體眾多,缺乏專人專崗專責的管理,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這使設備設施運行管理效率降低,為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潛在的隱患,此外,缺乏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制度,使設施設計、建設、以及后期運行維護缺少統一性管理標準,相關部門對設施設備的建設和運行實施分轄管理,這也導致監管繁雜、職能行使滯后。
目前,對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的運行維護主要依靠工作人員巡視檢查,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較高,運行管理效率低下,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系統化、全面化、高效的管理辦法。
由于運行維護經費有限,傳統管理模式對設備設施運行管理重視不足,導致了很多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不僅更替較為緩慢,甚至有些設備設施有一定損壞。同時,以往在設備設施建設過程中,對設備設施材質以及類型的選擇上比較隨意,運行維護不到位,這直接影響城市的整體供水安全。
參考現代化設備管理方法和理論,結合實際情況,有效保證設備正常高效運轉,使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維持一個最佳的運行狀態和高效的運行效率,提高設備設置整體運行能力,提升單位整體經濟效益,讓設備設施科學化管理成為提高水庫整體高效管理的重要措施。
從建設和完善水庫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管理體制出發,將其主要分為現場管理、中層管理、高層管理等三級,從各級管理入手,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提高設備設施運行效率。現場管理主要是針對現場設備設施的運行特點,制定規范化、科學化操作流程,使設備設施正常穩定地運轉行,整個設備運行過程高效、低耗、安全。中層管理是整個運行管理的重點,包括日常維護、巡查、搶修、項目開展等工作,由專業技術人員完成,同時各個主管部門會同財務、人事等其他部門組織,做好設備設施改造維護工作、備品備件準備保存工作以及相關人員培訓工作;此外,加強與電力、供水等部門的溝通交流,預防有可能出現的脫節和內耗,降低能源損耗,優化資源配置,使設備設施系統在正常運行的條件下,維持最高效、最節能的運行狀態,提高整體效益。高層管理屬于決策內容,主要關于設備更新、先進設備引進以及技術改造等,做好系統設備更新換代、現代技術更替、重大設備故障搶修、系統完工測試和驗收等工作。最后,通過制定和完善科學設備運行管理制度,提高設備運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1)巡視和定期檢測。通過定期巡視,工作人員通過目測對水庫設備和設施的基本情況進行檢查。閘門啟閉嚴格按照調度指令操作,工作人員在接到上級啟閉水庫通知后,與調度人員反復核對啟閉高度、啟閉時間、啟閉規模等調度內容后,確認無誤后,執行啟閉操作,并做好記錄工作。啟閉水庫前按照規定提前預警。之后檢查水庫的供電線路、儀器設備是否完好可用,制動設置是否能順利運轉,整體設備系統是否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狀態。對水庫水下設備開展定期專項檢測,預防故障的發生。(2)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管理。將機電設備維護管理的重點從維修為主轉為預防為主,做好設備使用前認真校準、使用時正確操作、使用后維護保養以及定期改善維修的工作,從行動上盡可能地降低影響設備設施正常運轉的突發性設備故障發生的可能性。加強設備的定期保養維護、檢修工作,發現故障及時處理,防止情況繼續惡化;將設備合理分類,從預防維修出發,對多次出故障的設備或部位,建立相應的維護措施和正確使用指南,降低設備故障發生的概率;羅列影響設備運行的主要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將運行故障降低到最低或消滅在形成過程中,從處理故障的角度轉變到預防發生的角度,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解決,保證維護成效,降低由于設備故障造成的損失并減少設備維修費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做好學習和推廣設備設施維修新技術的工作,相關單位保證備品備件的正常供應,使設備故障發生時能有相關部件順利進行更換。
對于水庫設施設備運行管理來說,加強組織隊伍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為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對設備設施運行管理不重視或實際專業水平有所欠缺,直接會影響水庫整個運行狀態。因此,需要提高工作人員對設備管理的重視度,建立完善有關規定,嚴格實施設備管理制度;加大對設備設施管理的宣傳力度,使工作人員理解運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熟悉設施管理的具體辦法,將它們落實到具體工作過程。同時,對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做好技術業務培訓工作,采取各種途徑和方法培訓設備管理人員與設備維修技術人員,提高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鼓勵工作人員積極主動解決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身體力行地投入設備設施管理工作,同時可以通過激勵制度,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進行有效監督,嚴格執行設備設施管理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思考如何對設備管理繼續進行改善,建立更完善的運行管理系統。
提高設備設施運行管理效率。工作人員培養自我提升意識,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不僅嚴格按照管理制度執行,而且在工作中不斷摸索、自身不斷提升,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中摸索出來的經驗有機結合,通過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有能力設計出更完善科學的管理系統,進行更完善健全的設備運行管理。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單位在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后,也要做好設備整體管理工作,讓所有管理員工都參與設備管理工作中,對具體設備分人分派,每個設備設定主要負責人以及協同負責人員,保證每個人都承擔一定的職責,將設備管理工作落實到每個人員的具體責任上,達到設備運行管理高效的目的。通過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和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提高,將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設備設施有效結合,維持最佳的管理運行狀態。
水利建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性基礎設施,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對于城市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實現國家21世紀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這都對水利現代化發展提出了必然要求。水庫自建成開始,在防洪、供水、發電等方面對當地以及國家建設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將科學性和制度化有機結合在設備運行管理過程中,摸索出一套適合自身的管理制度方法,建立和完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并有效落實到各個方面,使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轉化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保證機電設備和供水設施運行維護的高效、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