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開,趙杰,陳洋
(石家莊醫學高等??茖W校,河北 石家莊 050599)
在當前互聯網廣泛普及和計算機技術的持續高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重要的積極影響的同時,值得重視的還有由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系數較低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現存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提高網絡安全系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發展和互聯網進一步普及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內容。本文基于此,主要對現存的可能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因素進行羅列和分析,并針對不同的因素分別探討了相應的有效解決對策,以期營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
顧名思義,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就是指用于確保在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中操作和使用計算機,在此過程中,計算機內部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等都不會受到外界干擾而出現損壞等問題,并且計算機系統內部儲存的所有信息和數據等都不存在泄露或被盜用的風險。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出現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的背景,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不同系統內存儲的數據信息等搭建了一個共享平臺和無阻礙傳輸通道,實現了信息共享,為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工作方面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相對的,這類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诖?,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運而生。
普及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的知識,首先需要提高被普及者的保護個人隱私信息的安全意識,具體來說,兩者內容相結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分別是物理安全、操作系統安全、邏輯安全和人員安全。
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就是指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網絡環境中存在的可能對計算機內部軟硬件設施造成破壞的威脅。總的來說,這些威脅通常都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分別是突發性與擴散性、隱蔽性和潛伏性、破壞性與危害性。
突發性與擴散性即是指計算機在網絡環境中運行出現的安全問題都是突然出現的,沒有一點兒預兆,對于計算機使用者來說是措手不及的情況。當突發安全問題時,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辨別計算機遭受的攻擊是什么類型的,而在這一過程中,遭受攻擊的計算機又會作為媒介將攻擊擴散到處于同一網絡環境的其他計算機內部,造成連鎖不良反應。
隱蔽性和潛伏性即是指計算機遭受到的網絡攻擊大部分都是由人為操縱的,因而具有高度的隱蔽性,即使已經遭受攻擊,在前期如果沒有進行系統自檢,通常是無法察覺計算機已經處于受到外界入侵的狀態,即具有一定的潛伏性。
破壞性與危害性即是指在當前由不可計數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的互聯網大環境下,各行各業的數據信息實際上相當于都被儲存于同一個網絡環境內,一旦其中某些計算機出現網絡安全問題,將會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出現泄露國家機密信息等極端情況。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而開發出來的應用于計算機的系統類型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盡管大多數操作系統都已經處于較為完善的階段,但不容忽視的是,實際上每個操作系統自身都存在安全設計方面的缺陷,這就是所謂的系統自身存在的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計算機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意識到操作系統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是無法根除的,即不存在“完美”的操作系統。除了操作系統外,當前適用于計算機的各類軟件中也不完美存在安全隱患的類型。因此,現階段對于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軟件的安全性能的描述都是以其存在的安全問題的多少和嚴重程度這些相對性的指標作為依據的。
在計算機已經擁有先進的硬件設備和軟件設施的配置前提下,計算機運行所處的外部網絡環境則是造成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計算機運行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外部網絡影響因素主要就是指來自網絡黑客的攻擊。具體地,網絡非法分子會利用各種手段采集攻擊目標計算機的程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再反復對攻擊目標計算機進行多層次多維度的掃描,從而找出計算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然后瞄準這些漏洞破壞計算機所處的網絡環境,從而人為地造成計算機出現網絡安全問題。網絡黑客通常是選擇安全意識不強的計算機用戶作為攻擊目標,并且采取復雜多變的技術有針對性地盜用或造成某一類特定的數據信息的遺失等,甚至是直接造成計算機處于癱瘓的狀態。
當前互聯網和計算機的大范圍普及,為全國各地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人們打開了與外界溝通的大門,不再處于信息閉塞的狀態,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另一方面,計算機用戶的數量在大幅增長的同時,計算機用戶的文化水平也逐漸處于參差不齊的狀態,并且差距還在持續擴大。這就造成了計算機用戶中的部分群體沒有掌握規范的計算機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意識不強等現狀。這也是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一大因素。部分計算機用戶對于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意識不強,也不了解相關的保護操作,因而在使用計算機過程中可能遇到個人信息泄露或被盜用等安全問題。
盡管現階段計算機適用的操作系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缺陷,并且無法杜絕安全隱患,但是仍然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彌補系統自身缺陷,具體的措施包括數據加密技術和入侵檢測技術等。數據加密技術即是指利用密鑰模式分別由數據發送方對數據信息加密,傳輸到接收方后再由接收者解密數據信息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關鍵在于密鑰模式的選擇,根據數據信息類型和機密程度以及涉及的行業領域不同可以選擇使用對稱或非對稱的數據加密模式。入侵檢測技術則是指對計算機運行所處的網絡環境進行全面掃描并收集相關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掃描,防范可能出現入侵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隱患因素。
為實現有效提高計算機網絡安全系數的目標,除了需要在技術方面彌補計算機操作系統存在的缺陷外,還需要從計算機運行的外部網絡環境出發,優化當前的網絡大環境,確保計算機用戶使用網絡的安全性。這首先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網絡信息傳輸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大力普及計算機使用的規范流程和安全方面的理論知識,以期促進更多計算機用戶合理規范地操作計算機系統,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基本常識。此外,構建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對應用于計算機的硬件設備和軟件設施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切實地提高計算機用戶的安全意識,要求用戶在實際操作計算機的過程中要啟動隱私保護程序,更改系統對用戶信息的保密程度設置,同時還應該關閉共享信息,避免網絡黑客利用共享信息的安全漏洞盜用用戶個人信息。同時,每隔一段時間,用戶都需要對個人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尤其是密碼的設置,通過不同形式的加密增加網絡黑客解密的難度。瀏覽器的安全性同樣重要,定期對瀏覽器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測并對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及時修復,防止瀏覽器出現安全漏洞帶來用戶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構成現代信息社會的關鍵要素,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其背后存在的對數據信息的安全威脅也逐漸顯露出來,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開始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總體上可以歸納為三類,分別是系統自身存在的安全缺陷、外部網絡環境存在的安全威脅以及計算機用戶的不規范操作等,而針對這些影響因素,可以采取的相應防范措施有利用數據加密技術和入侵檢測技術彌補系統缺陷,構建完善的網絡系統優化網絡環境以及規范計算機用戶的操作,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