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 信
(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富民分公司,云南 昆明 650400)
在世界煙草生產與出口國排名中,巴西和加拿大具有不同的生產經營方式,根據兩國的國情及自然環境等內容,通過對生產組織、技術推廣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出巴西、加拿大煙草種植及經營特點,具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內容。兩地的地理生態環境非常優越,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高,煙草生產質量優質。在種植規劃上,都采用中長期的種植規劃。加拿大以兩年期輪制種植為主,巴西以三年輪制種植為主。
在生產組織上,都以家庭農場為主。而加拿大的平均農場大小是巴西的7倍左右。加拿大政府不直接參與煙草生產及銷售管理。而是由政府將權力賦予煙農協會組織,并在煙農協會的內部實行種植配額制度和煙草農產品最低保價措施。巴西政府也不直接參與煙草生產及銷售管理,也主要通過煙草公司進行種植與收購的經營,以公司加農戶的管理模式,制定收購合同。具體內容是煙草公司根據合同供應煙用物資、特定品種種子、生產用農業貸款、提供煙葉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服務、提供相關材料運輸服務等。
在增收等方面,以加拿大和巴西為例,其主要體現在收購管理與價格機制上。加拿大煙草公司根據煙葉的品質和市場需求,采用交易所拍賣制度,市場經營能力強,但價格彈性大。而巴西采用的是合同收購方式,確保了煙農的收益。履行合同時,不同級別的產品要分別打包,送往拍賣市場進行驗級收購,這樣的售賣方式能夠體現優質優價的特點。
我國地理條件豐富,不同煙草產區的產量與質量不同,合理布局生產,能夠保證煙草產業的持續發展。通過對煙草產區的種植、灌溉、交通等相關基礎設施進行相關規劃,保證煙區種植條件,加強對煙田的管理內容,擴展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煙田區域,能夠保證煙葉生產的穩定性。除此以外,建立基本煙田制度,從生產到銷售,做到細分管理,促進煙草產業生產標準化、流程化、持續化,才能讓國內煙草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科技創新帶來的發展與革新是非常巨大的,從煙草的種植、加工、銷售等方面都涉及科技的利用。那么以需求為出發點,通過農業科研的合作,利用技術集成的研究成果,能夠實現煙草產業生產技術與推廣管理的發展,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以煙草特色和產品質量為中心,注重科技創新,積極構建符合產區實際需求的生產技術體系和技術推廣管理體系,提高煙葉生產標準化水平,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煙葉生產中的支柱作用。
關于煙農的培養也是重要的經營策略,加快“職業煙農”的教育培養,發展大型規模的種植產業,組建以技術指導、物資扶持等為核心的團體型煙草農場,并給予重點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安排。煙區土地較為分散,煙農的素質參差不齊,這也是影響煙草生產經營及產業構建的重要元素,目前現狀并不能夠滿足產業規模的擴大和增收的愿景,只有通過專業的合作經營方式,以技術標準高、勞動效率快,勞動質量可監控的專業手段,解決目前產業發展問題。由松散化的產業發展為集約化生產,規范種植,才能實現煙草產業經營。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煙草市場開始呈現計劃經濟的狀態,但由于對不同煙葉產區的煙葉生產投入成本、當地社會物價指數、雇傭勞動力價格、主要競爭性農業產品價格等具有不確定性,所以不能完全按照計劃經濟的軌跡發展。目前煙草市場的定價是根據市場需求發展判定,結合煙草的質量等級進行定價。那么,在煙農增收方面,首先需要煙農及收購人員進行煙草等級技能的掌握,能夠反向輸出給種植方,提高生產質量,進行質量把控。其次,要由政府制定嚴格的控價體系,保持煙草市場的價格穩定性。最后,在收購時,確保煙農的合理利益,保持公平公正的收購行為,并有相關機構予以監督。
隨著煙區的不斷擴大,生產與銷售規模也逐步擴張,在面對不可抗力的影響下,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損失。那么農業保險是唯一的舉措。在大規模種植的前提下,農業保險能夠降低產業遭受自然災害的高額損失風險,讓煙農的投產沒有后顧之憂。目前,關于農業保險的相關舉措落實不到位,在保險種類上也有所欠缺,所以,推行農業保險相關舉措,還需要政府與銀行機構的大力支持與推動。
云南省有17個煙區產業綜合體被納入全國試點范圍。云南省在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具有顯著成果。煙農增收不斷取得新成效,各省市利用不同的方式均取得了一定成績。煙區產業化經營中促進煙農增收的對策研究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對策:
一是布局多元化煙區產業體系,以延伸產業、煙后產業、輪作產業三方面促進煙農增收。
二是落實先進技術,打通種植到生產的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提升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實現科技賦能。
三是拓思路創新組織經營模式,形成了村組、農業公司、合作社三種集約經營管理模式,不同程度保障了煙農利益、穩定了煙農收入。
四是著力穩定、提升項目區煙農隊伍,推進煙農隊伍實現職業化與市民化的進程,實現更加專業化的發展。
五是強化金融支持,給予金融上的保障與支持。煙農能夠穩定生產與發展,實現持續增效。在金融鼓勵下,完善煙區綜合體配套基礎設施,推進產區現代化進程,完成現代化建設,這也是煙農增收的有力保障。
六是發展多元化增收渠道,爭取訂單生產、拓展銷售渠道。相關的對策及建議希望能夠促進煙區產業化的長足發展,大力推動煙農增收。以云南省為例,在煙區產業化經營中促進煙農增收上,具有借鑒意義。
云南開展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在布局多元化煙區產業體系中,主要以延伸產業、煙后產業、輪作產業三個方面入手。以云南省去年的數據來看,加工生物質燃料、生產有機肥、回收地膜等多種產業綜合收益非常高,所以首先要建好延伸產業。以主業需求為核心,豐厚利潤為保障,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其次,做好煙后產業。例如種植菜豌豆、水晶豌豆、荷蘭豆等各種豆類產品。各煙葉產區積極探索各種產物,選擇產值高,能保育土壤的農作物,提高土地產出率。最后,引入輪作產業。積極引入能與煙葉輪作相適應的、互補高效的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通過產前控種質、產中控標準、產后控渠道,布局多元化煙區產業體系,實現煙農增收。
全面構建煙葉和多元產業綠色生產技術體系,以技術發展為核心動力,在新能源的利用、采烤及水肥施用一體化等方面實現了技術先行。覆蓋綠色防控技術、有機肥施用、煙草一次性采烤技術等,從育苗、采收、倉儲等全產業流程的機械化、智能化、全自動化。例如智慧農業體系的利用,從遠程農機作業監測、農情監測、烘烤智能化等,關于農業的管理手段更加精細化、全面化及智能化,實現綜合體內的數字化精準管控,以全產業鏈為核心,全業務在內的數字化轉型,落實先進技術,提升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節省人力、物力、財力。技術始終被列為第一生產力,通過先進技術的發展帶動整個綜合體實現技術跨越。未來將會以智慧農業新形態引領煙農增收發展。
云南省形成了村組、農業公司、合作社三種集約經營管理模式,不同程度保障了煙農利益、穩定了煙農收入。首先,村組集約經營管理模式,形成“村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產聯利模式。其次,農業公司集約經營模式。建立“煙草企業+合作社+煙農”的核心煙區發展新模式。最后,煙農合作社集約經營模式。實行“煙葉種植在戶、服務在社”“非煙種植在戶、經營在社”的模式,既保證了核心煙區煙葉種植,又穩定了煙農隊伍。不同的組織形式要形成監督、執行等多方面的權力分配,相互制約發展,達到產業平衡發展的狀態,有利于不同地區的穩定發展,因地制宜,實現創新組織經營的增收渠道。
煙農隊伍實現職業化與市民化的進程,以農村勞動力為主,進行農民共技能培訓,一方面能夠提高非農就業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增收的渠道。項目區的煙農隊伍需要以產業化扶持為動力,以服務內容為發展,以職業煙農的培養為賦能,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專業化技術為支持的組織形式。形成規模與團隊的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特色化。煙農隊伍的穩定與發展,決定了未來煙草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和質量穩定性。在隊伍擴編的選擇上,以文化水平高、種植經驗豐富為首選,構建年齡結構年輕化的煙農隊伍。以煙農業隊伍的穩定與知識水平提高為主,年齡結構年輕化為輔,實現組織團隊的合作能力、專業能力、持續增收能力的綜合提升,協調產業化發展的核心戰略,讓煙農隊伍隨著產業化的發展不斷精進。
銀行對于“三農”的重點信貸扶持,對于煙區綜合體的基礎設施建設有關鍵作用。在銀行以規模經營作為信貸基礎上,對實力強、資信好的經營主體,需要予以信貸政策傾斜。以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其他管理經營權等作為抵押,開放涉農保險業務,主要以土地流轉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建立政策互補及風險共擔的保險機制,解決貸款、融資等相關問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煙區產業化發展,給予金融上的保障與支持,讓煙農種植產業后顧之憂,穩定生產,持續增效。產區現代化進程在金融鼓勵下,完成現代化建設,這也是煙農增收的有力保障。我國金融的發展推動著各產業化的持續發展、擴大發展、穩定發展等方面,通過金融的大力支持,讓煙區綜合體能夠持續向好發展。
做好非煙產業的規劃和組合,有效整合項目區內輪作土地、冬閑地、煙農養殖習慣、傳統農作物、基礎設施等資源,推動種植和養殖有效鏈接,在農作物-農產品-秸稈利用-牲口養殖-農家肥利用等各個環節形成閉環,并探索飼草加工銷售等第二產業以及專業服務等為主的第三產業,最大程度提高煙田和煙用設施的利用率、產出率和生產率,實現項目區內煙農效益最大化。以誠通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主導,示范區生產的玉米、成品飼料、肉豬、肉牛等鮮活農產品以訂單模式銷售為主;玉米、牧草作物的種植與烤煙種植并行實行“雙合同”管控模式,有煙葉種植計劃的煙農與聯合社簽訂飼草種植合同,合同只簽署面積,不限產量,限定最低收購價。通過多元化的渠道增收,能夠讓煙農獲得穩定收入和持續發展的動力。
煙農增收不斷取得新成效,各省市利用不同的方式均取得了一定成績。根據國內外煙區產業化發展的內容,在對于煙農增收問題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一是布局生產規劃,保證煙草穩定生產;二是注重科技發展,為提高煙草生產提供動力;三是擴寬經營合作方式,為煙草產業經營的根本渠道;四是合理的定價機制,為煙草生產與銷售奠定基礎保障;五是推行農業保險,降低煙草產業生產與經營風險。結合以上內容,以云南省為例,煙區產業化經營中促進煙農增收的對策研究中,主要也有六方面的對策,一是布局多元化煙區產業體系;二是落實先進技術,提升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三是拓思路創新組織經營模式;四是著力穩定、提升項目區煙農隊伍;五是強化金融支持,完善煙區綜合體配套基礎設施;六是發展多元化增收渠道,爭取訂單生產、拓展銷售渠道。相關的對策及建議希望能夠促進煙區產業化的長足發展,大力推動煙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