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麗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林業站,甘肅 酒泉 736300)
林業資源作為地球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效益,關系到大氣、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的維持與穩定。但因為一直以來的亂砍濫伐、林地占做他用等問題,導致森林面積出現大幅降低,轉這給氣候和生態系統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同時森林火災也是一個可能帶來嚴重影響的災害。所以需要做好林業資源管理,強化林業技術推廣,對于保證基礎林業發展,維護林業資源穩定有積極意義。科學的技術推廣工作可以為基層林業從業人員提供基礎支持,提高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并能按照科學的規章制度和措施實施保護。但目前來說這項工作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特別是在鄉鎮中比較突出,需要在新時期予以解決。
首先是可以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當前林業發展表現出規模化發展趨勢,基本都是大面積種植樹木,所以先進技術的使用可以提升林地的利用率,優化林業資源的配置,借助機械化作業,可以實現精準的播種、施肥、灌溉、除草、采收等操作,并且可以減少肥料的使用,提高林地種植和養護質量,進而提升林木產量。這樣就可以提高林業經濟收益。其次是可以降低生產風險,傳統林業模式下,樹木的生長會受到氣候、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先進林業技術的使用可以改變林業生產模式,優化各項資源的使用,包括水分、肥力、藥物等,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收益,并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出現。最后是可以優化林業生產模式,林業技術化是現代化發展的標志之一,先進林業技術的使用可以覆蓋林木的播種、施肥、灌溉、撫育管理等一系列環節,并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林業生產每個環節以及每種植物都有自己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推動了生產模式的轉變。比如免耕播種機的使用,將播種方式變成秸稈覆蓋直接播種,不僅降低播種成本,也優化土壤條件,保證土壤的蓄水能力。
主要是林業人員對于傳統經驗的依賴性較強,對于先進技術不太認可,也不能積極使用先進的林業技術。這是妨礙推廣工作開展的重點因素。一方面是主管林業的部門缺乏林業技術的推廣意識,不能按規定配備專業推廣人員,制度建設不到位,獎懲措施不科學,也沒有從實際林業發展情況出發進行推廣工作,敷衍、對付心理較重,工作的形式化嚴重,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度不足;相關單位也沒有對此加強監管,沒有按照林業推廣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執法,導致推廣工作脫節,增加了工作難度。另一方面林業生產人員對此的重視程度不足,對于林業部門組織開展的推廣工作不太關注,不能積極配合,影響到工作進展。
林業發展過程中落實推廣工作,還需要林業部門與其他部門配合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用以指導實踐工作的開展。但實際上政府部門為此提供的規章制度并不完善,或者說內容不夠全面,或者部分內容的可行性不高,或者監督體系不健全,難以保證這項工作依法依規進行,保證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還有,這項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單純依靠林業部門無法高效率實現,還需要與其他部門聯合作業,但實際上林業部門主管這項工作時,與其他部門的合作不到位,沒有建立起協作機制,導致推廣過程中持續出現問題,影響到推廣成效。另外,鄉鎮地區開展這項工作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沒有專門的項目基金,而林業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恰恰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鄉鎮地區主要是依靠政府財政撥款,資金總量不足,帶來一定阻礙。
雖然各地區增加了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也對技術研究和推廣增加了資金投入,但仍表現出一定的不足。比如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技術及林業技術在推廣方面的制度不斷完善,但對于技術的落實和設備的操作上,工作隊伍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專業技術水平較低,業務能力跟不上時代發展形勢,比較傳統,對于先進技術和設備的熟練度不足,綜合素質不強。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導致推廣過程中出現錯漏問題,使得技術人員采集到錯誤或不全面的林業數據,進而影響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推廣。
因為基層地區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鄉鎮政府已經比較積極開展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但選擇的推廣方法比較單一,科學性和有效性不強。目前進行技術推廣也缺乏科學的指導,對于具體問題都是一概而論,沒有具體分析,一些技術的推廣操作沒有實用性。基層林業站分布密集,區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而且氣候也存在區域化差異,這些導致不同地區的林業發展表現出多樣化趨勢,對于林業技術的需求和要求也不一致。但是推廣人員在推廣時沒有考慮地區差異,沒有做到因地制宜,沒有實行差別化推行模式,導致某些區域的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無人問津,不適應性強。還有,鄉鎮地區開展這項工作的整體規劃不科學,布局不合理,統籌的全局性不強,無法保證推廣成效。另外,鄉鎮地區也缺乏新興的林業技術,技術內容和模式的創新性不足,依然使用傳統林業技術開展工作,存在很大的不足。
過去的鄉鎮林業部門進行林業技術推廣主要推廣的是常規林業技術,也就是過去發展林業積累成的先進經驗,但實際上這些經驗很多只適應某個地區的林業發展,即使是在縣城或市區也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而新時期鄉鎮林業部門擁有更多的電子技術資源,對其采取傳統的推廣方式并不適合。通過網絡信息數據的調查可以知道,進行推廣的形式主要有活動、廣告、課程、導航、人際傳播等方式,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或者說實踐效果的競爭性淘汰,集中活動模式和以公眾號、微博、微信以及主頁推送的方式占據絕大部分比例,其中活動模式是當前鄉鎮林業部門進行推廣的主要形式。尤其是在植樹日時,活動組織十分常見,鄉鎮林業部門會組織林業技術比賽、林業技術技巧講座等活動。但這些需要豐富的林業技術資源的支持,而鄉鎮林業部門恰恰存在林業技術資源缺乏的問題,尤其是優質的電子化資源。
推進林業技術化的發展,主要是需要在基層地區推廣林業技術的使用,推行先進的種植技術,并借助先進案例的宣傳示范,鼓勵廣大農戶積極使用林業技術進行林業生產。
要求林業推廣人員掌握林業技術化的積極意義以及對于林業發展的影響,明確各類林業技術的使用情況,了解不同農戶需求的林業技術類型,進行針對性推廣。在林業技術設備使用過程中,組織有意向使用林業技術的農民進行培訓學習,掌握林業技術操作技巧,或者邀請相關專家前往林業生產現場進行指導,通過高水平推廣隊伍的打造提升林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地方政府也要為此提供資金和技術、人才方面的支持,增加財政補貼投入,在每個地區的林業技術站購置齊全的農用機械,允許農戶租賃使用。鄉鎮地區要針對林業技術推廣的特色,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從活動的策劃、開展、監督和總結入手,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另外,鄉鎮地區要積極申請這方面的資金支持,
一是可以創新線上推廣技術,借助新媒體軟件和平臺進行推廣,比如可以嘗試通過微信小程序,整合林業網站進行線上推廣;打造專門的網頁以及技術推廣中心等,進行技術和設備的推廣,配合微信、微博等平臺的宣傳操作,多方位開展推廣工作,吸引更多的林業種植人員。同時也可以自主研發品牌推廣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資源投入,或與其他平臺合作等,研發專用于本鄉鎮的林業技術推廣平臺,這樣可以打造品牌意識,并擴散品牌影響力。二是可以創新線下推廣方式,借助先進技術,打造志愿者團體,在當地區域內組織“新林業技術推廣”、“實地體驗”等活動,借此宣傳先進的林業技術,精選優質的林業資源,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操作和引導,推動從業人員選擇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進行林業生產。三是可以發揮優秀案例的示范作用。比如甘肅省林業科技推廣站組織項目組人員,根據下達的項目任務計劃,完成了2021年《甘肅山地木本油料基地(核桃)生草模式研究及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林業技術推廣與培訓、《天祝東祁連山退化高寒草甸及灌叢適應性放牧管理技術研發與示范》、《牡丹良種繁育及栽培技術示范與推廣》等4個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并上報項目主管部門,為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鄉鎮地區進行林業技術推廣需要有明確的規劃,進行科學部署,建立起長效推廣機制。對此鄉鎮地區首先要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林業技術推廣工作,負責對這項工作的分析、策劃、安排和組織,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完善推廣體系。其次是強化對林業技術需求的分析,針對不同林區以及不同推廣需求的基層地區制定多樣化的推廣計劃,進行分類管理,提高工作的實效性。最后加強宣傳,推動更多的林農群體認識林業技術推廣,了解林業技術推廣內容、要求和意義,并以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吸引群眾參與,增加群眾前來林業技術的積極性。同時鄉鎮地區要指導群眾掌握林業技術推廣信息,主動進行林業技術學習。還要重視林業技術推廣反饋機制的打造,先進行前期調研,搞清楚群眾的林業技術需求,然后針對性的補充林業技術資源。
另外要強化先進技術研究。地方政府要聯合科研機構,對先進的林業技術和設備進行深入研究,根據當地的消費習慣和氣候條件,分析總結其特定的林區發展技巧,制定特異性的綜合技術,選擇配套適宜的林業技術,保證適應性和可推廣性。林業設備制造企業也要積極對林業技術設備和配套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進、創新與優化,根據收集到的本地林業技術使用情況進行調研與分析,針對性的對設備性能進行改良,滿足林業發展的實際需求。或者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經驗,對林業技術進行技術改進,提升性能的優良水平,以此加快林業技術化進程。鄉鎮地區林業部門要結合 當地林業發展的特點,面向不同的林業資源,對林業技術進行創新和開發。比如一些地區可以建設鄉鎮經濟林區,發展林下養殖、林下種植等經濟模式,提高對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最終提高經濟收益。
一是可以建立專門的智慧化資源庫,為包括各行各業的群眾以及管理人員等在內的群體,都要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群眾可以關注鄉鎮林業部門的公眾號,然后在菜單中進行選擇。而資源庫的內容要覆蓋群眾林業技術需求的絕大部分內容,還要能支持實現三維互動、提供有聲資源等。在數據庫中,可以積極打造智慧化傳統技術儲備庫、專家庫、技術講解課程等部分,盡量豐富林業技術資源。二是要引入群眾反饋機制,這可以提升智慧化資源的實用性。鄉鎮林業部門主要服務的對象就是林業企業和群眾,而他們進行林業技術的學習需求主要是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教學。所以在豐富推廣資源的同時,還要引進反饋機制,先進行前期調研,搞清楚群眾的林業技術需求,然后針對性的補充資源,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單純只針對群眾補充林業技術資料,也可以補充一些林業技術應用獲得良好收益的案例,豐富資源的多樣性,這樣可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增加對林業技術使用的信任度。另外,在進行推廣時需要按照林農的需求進行推廣,這一點突出體現在林業技術資料方面,比如知網,按照備受關注的學科期刊評價(影響因子、分區、核心刊收錄情況等)、期刊的投稿方式等信息進行推廣,或者重點推廣刊物中林業學科的熱點文章等,以更具針對性的推廣方式滿足群眾的需求,幫助生產和科研工作的良好開展。
林業技術示范基地的建設有助于推動林業技術推廣工作,擴大林業生產規模,并促使群眾積極應用先進技術和設備進行林業生產。同時與當地的林業行業協會合作,還可以促進林業產品的流通、生產以及加工等不同新型技術的推廣速度,強化林業生產管理能力,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對于新興的林業技術以及設備,需要準備專門的操作示范與培訓活動,提高從業人員對于先進技術的了解,對于先進設備的操作能力。另外,地方政府還要致力于推動林業結構的調整,這需要結合國家林業結構的調整要求以及林業產業發展的需求進行,將單一林區轉為混交林,增加林區的生物多樣性,增加林業作業機具,并保證因地制宜的投入市場。
林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領域,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領域。而要想實現林業的持續發展,除了保證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之外,還要有先進的林業技術與設備的支持,但這需要開展積極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對此,我們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就現代林業技術與新型技術的推廣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科學的推廣措施,提高林業技術在鄉鎮地區的推廣水平,使更多的林農掌握先進的林業技術,可以為林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最終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