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紅 于振魯
(山東省冠縣市政園林服務中心,山東 聊城 252500)
大樹移植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進行專門的研究分析,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其成活率。分析大樹大規模移植技術,應做好準備工作,采取適當的移植方法,提高大規模移植的成活率。現如今,城市景觀已成為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樹木移植不僅可以改善園林景觀,還能夠降低園林工程成本。
城市大樹移植是把樹木從鄰近地區移植到城市園林中,以達到美化和綠化城市的效果。大樹通常指胸徑大于等于15厘米的常綠樹和落葉樹。大型樹木更易于成活,且生長和外觀良好,移植成功率高。經過移植,可以增加城市綠地面積,以達到提高城市景觀水平的目的。
城市景觀建設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程度決定了大樹移植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重要程度。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樹木移植可以有效保護古樹名木物種。在實際的園藝工作中,工作人員可能會遇到許多因環境或外部變化而需要移動的古樹或珍貴樹種。在這一點上,如何成功地將大樹移植到景觀中,能夠有效地保護有價值的物種,非常重要;第二,大樹移植可以保證園林樹木的密度,快速美化城市,迅速改變城市的面貌。大樹移植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裝飾城市園林景觀。樹木移植可以保證城市容貌永存并有使其再生的能力。
在大樹的移植中,工作人員的不當操作很容易造成大樹受傷甚至死亡。為了減少樹木損耗并降低景觀工程的成本,工作人員需在移植前做好所有步驟。切根、起苗和運輸是移植的核心。只有在大樹生根、存活并生長良好后,才能被認為是成功的移植。一些園林工程在大樹移植后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成。因此,在移植后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大樹的日常維護工作,做好灌溉、施肥、保溫等處理工作。
大樹的移植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勞動力,其工作量和成本相對較高。應根據樹木類型和移植位置,合理選擇移植方法,并充分采用人工和機械共同作業來進行施工。移植后,應做好養護管理工作,避免出現大樹根基生長不良等情況。因此,在移植過后也應做好大樹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大樹對養分和水分有更高的需求,其根系有很強的吸收能力。在移植過程中,由于肥料和水分供應不足,再受養分和空間等因素的影響,容易造成樹木腐爛。因此,缺水和土壤干燥是新移植樹木死亡的原因之一。為了運輸更加方便,部分工作人員在移植前會砍掉大量樹枝,這會嚴重損壞樹木,使樹木難以獲得更多的水分,甚至會導致其死亡。
不同的城市園林景觀在樹木移植安排上會有很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在普通園林中,植被、花卉和樹木的排列采用線條植物和成對植物,呈現出了整個城市園林的對稱美。在自然景觀中,樹木花草的規劃形式豐富多彩,但要保證整個植被系統的自然姿態與整個景觀有機統一。在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還要依據建筑風格調整植被、花卉和樹木。
3.1.1 移植環境
在移植前,應對移植的環境進行系統的分析,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例如,大樹所在的新舊環境的土壤、濕度、光照和其他條件應力求確保移植環境與原始生活環境一致。通常來講,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區,樹根的埋地較淺,其表現為主根較發達,須根相對較少。在移植過程中,此類樹木的團塊容易溶解和掉落,降低了樹木的成活率。反之,在缺水的環境中,樹木的根系就相對發達,分布較深,團塊不易脫落,移植后成活率相對提高。
3.1.2 選擇樹種的原則
在選擇樹種時,一般原則是使土壤適應樹木。換言之,樹種移植后必須適應環境,環境也必須滿足樹種的生長需要。因此,在選擇樹種時,必須充分考慮樹齡、樹高、胸徑、樹冠寬度和樹形等多種因素,最后比較所選樹種的健康狀況和生長速率再進行選擇。樹的形態應滿足人們的景觀需要,要保證樹冠豐滿,不要過大或過小,以提高樹木的觀賞價值。因此,在挖掘和運輸過程中,外形過大的樹木容易受到嚴重損害,即使其能夠恢復并成長,通常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健康。如,對于闊葉樹如白楊和樺樹,為了確保其成活率,工作人員必須將其受損的枝葉必須在移植后修剪,但是這一過程也常常容易對樹木造成二次傷害,破壞樹木良好的原始形狀。工作人員應盡量選擇年輕或強壯的樹木,這些樹木移植后病蟲害發生率低,成活率高,存活期長,最能滿足城市園林綠化的需要。選擇無病害、無寄生蟲、生長健壯的樹木,使大樹移植后能迅速適應新環境。城市園林中的樹種最好選當地的樹種,以確保樹種與城市生態環境相一致。對樹種進行標記和分類,以便于后續移植。另外,樹種選擇應提前準備,應在移栽前一至兩周選種,避免樹種的移栽休眠期。
大樹栽植前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工作步驟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工作人員需要測量樹穴的寬度和長度。孔洞直徑應比土團塊直徑大40~50cm,深度應比土團塊高度高20~30cm,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證移植后樹木的生長。第二點,工作人員需要對大樹的各個切口處進行消毒和包裹,并在其根部噴灑根粉。第三點,要給植物土壤消毒殺菌。通常情況下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作為殺菌劑與土壤拌勻。第四點,要用適量的有機肥料填滿樹洞,應避免有機肥料和大樹根系直接接觸。第五點,在種植前,應先處理景觀區樹冠的最龐大的部分,以提高樹木的觀賞價值。然后用草繩或蒲包包裹住土團塊,最后對土坑進行填土工作。
大樹進行移栽前,工作人員應考慮移栽環境、運輸距離和移栽時間,并明確標明向陽面,確保移植環境符合其初始生長環境。最好的移植時間是在初春,這個季節有利于大樹的生根和發芽,并加速樹木修復因移植而受損的根系。工作人員可選擇土球移植或裸根移植這兩種移植方式。第一種移植方法對提高移植樹木的成活率有較好效果,但需要花費工作人員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第二種移植方法需要在移植前對大樹根系進行科學的處理,做好保濕保溫工作,提前挖好合適的樹坑。在種植過程中,技術人員要考慮種植后大樹根系的透氣性和水滲透性。為使大樹根部透氣,必須在樹根不同方向的樹洞周圍埋設三到五根直徑為10~15cm的排氣管和一個垂直管口。在種植完成后,要用竹條或木條支撐大樹,有時還必須用鐵線或廢棄電線固定樹木,以進一步穩定樹木。安裝完成后,必須要在樹洞外30cm處澆足固根水。
移植過程中,為保持樹根土團塊中的水分,工作人員有必要對其進行切根處理,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處理方法是在移植前一年或兩年,以樹干為中心,畫一個以胸徑四倍為半徑的圓圈。從中挖出一條溝,檢查溝寬40cm,深40-60cm,把坑里所有的細根都切掉,再把最厚的根切掉,切根時要注意切口的光滑平整。最后泥土把坑填滿,分層踩實。由于根尖被移除,樹木在生長一段時間后會長出新的根,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工作人員必須對移植樹進行相應的修剪工作,以減少因枝條生長不當造成大樹死亡。為了減少樹木的水分流失,必須在春季和秋季完成斷根處理,以提高移植樹的成活率。對大樹的樹冠進行修剪,能夠有效降低大樹移植后的耗水量。工作人員需要對樹木的形狀進行切割和排列,以確定樹木的周長是否適合溝渠的直徑。移植時,必須用原土團塊攜帶的根系,以確保樹根處的水分不會流失,避免根系受損。例如,對于落葉樹和常綠樹,可以選留不同的主枝,并修剪其他枝葉。而對于常綠闊葉樹來說,由于其生長恢復能力強,耗水量較高,因此可以大幅修剪樹冠。然而,對于再生能力較弱的常綠闊葉樹木,應相應減少對其樹冠的修剪。然而,對于再生能力較弱的常綠闊葉樹木,應相應減少對其樹冠的修剪。在修剪過程中,關鍵點是剪掉交叉枝、下垂直枝、死枝和寄生枝,這不僅可以去除無用樹的樹冠,而且能夠確保樹木的質量。
在挖掘前,技術人員應測量大樹根部土球的直徑。對于未進行斷根處理的大樹,土球直徑必須保持在樹胸徑的八倍左右。如已切根,可根據斷根節向外延伸10-20cm,然后挖60-80cm寬直到指定的外緣。一般來說,溝槽的寬度應為30-40cm,深度應為57-70cm,并在第二年從兩個方向進行擴展挖掘。如果是特殊品種的樹木,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挖掘的深度和寬度。開挖完成后,必須添加一定量的肥沃土壤,并提供足夠的水。按照一定的規格挖掘土球后,技術人員要沿著根系挖掘和切割土壤,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保護樹皮和樹根,以降低樹木死亡率。用濕苔蘚填充暴露的根部空間,并用濕草袋和單繩等軟材料包裹。這種方法相對簡單,成本低,樹木容易成活。在線外開挖時,要保證地面平臺尺寸略大于側板規格,并且深溝高度與地面平臺高度相同。此外,還有一種用軟材料包裝裸根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落葉喬木和常綠樹。在中國北方,可以使用土球移植進行樹種的挖掘和包裝。
運輸大樹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運輸時一定要選擇吊裝運輸技術。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影響整棵樹的成活率。所以,運輸期間通常使用機械升降機來裝卸并使用卡車進行運輸。但起吊和運輸過程中極容易損壞樹根和樹枝,使土團塊散開,所以要在包裝好后再進行吊裝運輸工作。在運輸到移植目的地后,工作人員要對其進行編號,以便后期對樹木進行管理。
大樹中最主要的儲水器官就是樹干,樹干水含量的多少,決定了樹木根系是否良好。移植后,樹木的維護應側重于確保樹木水分平衡。可以使用纏繞草繩和塑料薄膜的方式,以減少水分的流失。具體步驟是用水濕潤草繩,將其綁在樹干上,最后在草繩外加一層塑料膜。
經過移植和搬運,樹木本身就受到嚴重損害,吸收養分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必須對移植樹木及時補充肥料,以幫助其恢復和正常生長。施肥時,必須控制施肥量,以確保大樹健康生長。如果將懸浮樹體液的灌注與根系的灌注結合起來,可以為樹木提供更多的營養和水分,促進其根系生長。通過輸液將營養液注入樹體,可以讓生長太慢或長勢較弱的大樹更好的吸收養分。這些都能顯著促進樹木根系的恢復、樹木潛能的再生和樹木生存質量。為了樹木能夠更好的吸收外加肥料,工作人員應把外加肥料噴灑在樹葉表面。等到樹木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工作人員才可以將肥料施在土壤中。應注意每天分幾次定量,以避免營養過剩對大樹造成的損害,并確保其最大限度地吸收養分。
在大樹的日常養護管理過程中,除草和松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除草工作可以避免大樹周圍雜草叢生,與大樹爭奪養分,保證大樹正常生長。松土工作可以保證大樹的正常呼吸,避免土壤結塊而導致的大樹養分不足,以促進樹木的基本生長。
病蟲害對植物的危害很大,所以在大樹養護過程中,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工作人員要科學分析大樹的生長狀況,及時處理疾病和寄生蟲,以降低樹木死亡率。特別是,早期移植的樹木抗性較低,需要更加嚴格的蟲害防治手段。通用的防治方法一是使用多菌靈涂抹病樹傷口處,避免傷口細菌和病毒再次侵蝕樹木的同時,還能確保樹木的水分充足。二是使用0.1%百威顆粒、5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靈粉劑對移植大樹進行殺菌滅蟲處理。三是使土壤富有營養,即熟土、鋸末和草木灰按比例混合,制作成有利于大樹生長的營養土壤,為移植后的大樹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
應配備專門人員把移植好的樹木一一列出并對應記錄,還要加強對移栽樹木的管理和養護,特別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更要加強管理。管理人員應對樹木進行相應的保護工作,如增設養護欄、設立標語等,時刻提醒有關人員做好養護工作。
在后期管理修剪枝葉時,工作人員應該科學合理的修剪枝葉,否則就會使樹木不夠茂盛,觀賞性差,對改善城市綠化起不到明顯作用。要依據多年移栽經驗,選擇生長發育良好、樹胸徑在9-12cm的高大壯實的樹木。由于目前許多樹種正處于樹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在移植過程中再生能力強,成活率高,生長期快,可以有效避免資源浪費等問題。
在不同的季節里,工作人員應做好相應的保護。在夏季,應做好大樹移植后的遮陰工作,如用遮蔭網對剛移植的樹木進行防護,以防止樹木受到陽光的傷害。必要時將水噴灑到樹冠,以減少樹冠的蒸騰。在寒冷季節對不耐寒的樹木采取防寒和保溫措施。例如,用蒲草或草繩環繞樹干,以防止樹木遭受凍害。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居民對居住環境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移植大樹不但能夠改善城市環境,還可以達到美化城市的效果。在景觀建設的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和維護管理階段,工作人員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施工管理。要選擇合適的樹種,以就近原則作為園林樹木移植的基本原則進行科學合理地移植,有效地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