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雪,吳 宣,丁珊珊,甘 泠,李春蘭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北京,100730)
專科護士作為中華護理學會對護理人才重要的培養方向和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醫院及護理同仁的認可,需求量逐年增加。專科護士或臨床護理專家(CNS)是指將在各個專科工作,并具有相應專科上崗證書的注冊護士,是護理專業化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高級臨床護理工作者[1-2]。《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也明確提出,加大專科護士的培訓力度,提高專科護理水平[3]。本院口腔科作為中華護理學會首批口腔專科護士培訓基地,自2020年起開始接收專科護士培訓,兩年共計接收21 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其中護理骨干4 名,均順利完成實習并畢業,獲得中華護理學會口腔專科護士培訓合格證書。同時,2021年度榮獲“優秀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稱號。根據中華護理學會要求,結合口腔護理的特點,在專科護士臨床帶教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帶教模式,在實踐過程中也總結出一些經驗體會,現報告如下。
根據中華護理學會要求,構建護理部-口腔科臨床教學基地負責人-教學組帶教老師三級教學管理構架。護理部負責口腔專科護士的總管理,臨床教學小組負責制定教學計劃、遴選帶教老師以及指導教學計劃的實施;帶教老師負責專科護士的具體帶教工作和生活照顧等,各司其職。
口腔科臨床護理工作專業性強,專科護士來自不同的醫院(專科醫院18 名,綜合醫院3 名;護理骨干5名;主管護師8名;工作年限≥5年20名)。學員中有綜合醫院護士長,專科醫院的護理骨干,還有醫療機構的護士,對學習的需求差異較大。教學小組提前逐一與學員溝通聯系,組建微信交流群,提前了解其學習需求。對于外地學員給予生活上指導與幫助,通過雙向互動,拉近和學員們距離,解決學員的后顧之憂,增加學員歸屬感。
教學小組統一備課,確定培訓目標和內容,制訂詳細的三級教學計劃。①根據中華護理學會要求、臨床培訓大綱的要求,制訂1 個或2 個專業的實踐計劃。②根據學員實際需求,個性化安排臨床學習。③結合醫院及科室特色,安排椅旁急救演練、激光治療等通用課程。每位學員發放一張細化到每個單元的個性化學習計劃表,學員按照計劃表完成每單元實習內容。實習過程中合理安排學員完成文獻檢索、課件制作等工作,豐富學習內容,拓展學員專業知識。
經科室推薦選舉,護理部統一考核合格并頒發教學資格證書。教學老師基本條件:具有臨床帶教老師資格;中華護理學會口腔專科護士優先;具有5年以上口腔護理臨床經驗;本科以上學歷,護師級以上職稱。工作責任心強,嚴謹認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臨床操作能力、臨床授課能力。帶教老師基本情況:碩士學歷1 名;主管護師3 名;專科護士2 名;帶教經驗≥10年6名;工作年限≥5年12名。
為了更好地提升培訓效果,帶教小組采取“一對一”導師制、全脫產帶教模式。①教學團隊共同確定導師人選,根據學員人數分配導師10 余名,其中主管護師占30%,帶教經驗20年及以上占90%。導師全程負責學員的學習和生活管理。指導學員完成臨床實踐手冊記錄、操作技能考核練習、完成小講課PPT 課件制作等。②每個專業組分配1~2 名帶教老師,負責指導學員熟悉該專業組的工作流程,進行基礎操作的示教及操作訓練。③導師與帶教老師各司其職,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與學員保持溝通和反饋,真正做到以學員為中心。④學員從不同的醫院來到基地學習,心理上存在陌生感和不適應,通過多途徑的溝通交流,有助于培養師生間的感情,讓學員有歸屬感,全程督促和指導助于學員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4]。
“一對一”導師制帶教,充分發揮導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有更多時間對學員進行臨床指導和操作練習,幫助學員整合更多學習資源,達到專科護士培訓目的,提高學員滿意度。
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根據講解的具體內容,選擇合適的講解方式,如集中授課、臨床示教、病例觀摩、專科操作、情景模擬等,提高學員積極性。
運用多媒體課件、專科儀器設備等,以集中授課形式進行講解。突出科室專科優勢,安排專科必備的通用課程及實踐操作,如護理文獻綜述的寫作技巧、口腔醫學攝影技術、臨床病例展示分析、激光儀器使用及實操、器械磨銳及實操等。授課者為經驗豐富的臨床醫師、主管護師。每周3~4 次、每次40 min。授課過程采用共同討論、現場操作、課后練習等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員積極性,實現從學到用的過程。
學員本身已經具備較強的護理實踐能力,但鑒于口腔科護理操作及用物的特殊性,臨床工作中多采用四手操作,即醫護一體化,因此要求護士需提前了解醫生操作習慣及用物擺放等。對于初下臨床的學員,由帶教老師進行臨床演示及講解。第三周中期學員親自實踐操作,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進行現場指導。
根據口腔專科特點選取典型病例觀摩,如牙周膜齦手術四手護理配合、瓷貼面粘接技術“四手護理”配合、滲透樹脂技術四手護理配合等,帶教老師為學員進行病例操作技能展示及相關總結,醫師進行拓展講解,全面提高學員的綜合能力。
3.3.1 專科操作:臨床操作技能培訓是專科護士培訓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華護理學會口腔專科護士培訓要求,對橡皮障隔濕技術、充填用玻璃離子水門汀調拌技術、硅橡膠印模材料調拌技術、四手操作技術四項專科技術進行實操講解。教學團隊結合考核評分標準,現場進行直觀的示范演練,由導師進行針對性操作指導和模擬練習。
3.3.2 椅旁急救培訓:搶救時效性及操作技術使失敗與成功取決于瞬間。為了鍛煉學員的急救、搶救及應急處置能力,教學團隊安排了椅旁急救培訓。通過提前制定急救教學方案、編寫模擬病歷、分配人物角色、培訓標準化病人、提前預演、護理部評價指導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在診療過程中,學員毫無準備下參與其中。事后由護士長進行急救理論知識的講解,多年急診臨床經驗的老師進行現場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使用演練及指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員提升多方面能力。對于AED的使用部分學員表示第一次使用,受益匪淺。多種帶教方法相結合,能豐富學員理論內涵,提升臨床思辨能力,實現多角度幫助學員提升個人能力的目的[5]。
3.4.1 周總結:學員每周會進行本周學習內容的總結,同時規劃下一周的學習計劃,教學團隊逐一進行梳理、總結,了解學員需求及下一步學習安排,動態化調整教學計劃。
3.4.2 座談會:培訓第二周召開中期座談會,護理部督導老師親自了解學員學習情況,梳理工作、生活中遇到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第四周末進行終期座談,教學團隊總結學員考核情況,屆時聽取學員提出的建議,頒發專科護士證書。
3.4.3 小講課指導:授課能力培養對于專科護士培養至關重要。教學團隊安排了3 次小講課教學。首先講解關于小講課的選題技巧、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進行現場授課展示,學員結合自身臨床實踐情況在學習期間進行選題制作;其次,教學團隊多次、逐一現場指導和修改;最后組織學員進行彩排預演。
3.4.4 注重人文:教學期間正值北京協和醫院百年華誕,院區環境煥然一新,教學團隊帶領大家參觀了協和院區、咖啡廳及院史館,讓學員感受協和氛圍,融入協和特色。
多元化培訓模式是一種教學手段,簡單說就是“方式的多樣性”。科室從培訓內容、培訓過程、考試內容等方面都實現了多元化,進而提高了專科護士自身綜合素質和臨床護理能力,提高專科護理質量,促進學科建設發展[6]。培訓結束通過二維碼采取不記名方式進行帶教滿意度調查,連續兩年滿意度達100.00%。
考核評價是對學員的檢驗,也是對教學團隊的檢驗。專科護士考核項目包括:臨床技能考核、小講課考核。
臨床操作技能作為護理學會培養方向,要求學員在四手操作技術、橡皮障隔濕技術、充填用玻璃離子水門汀調拌技術、硅橡膠印膜材料調拌技術、藻酸鹽印膜材調拌技術五項技能操作中,任意選擇兩項進行考核。考核過程中利用仿頭模教具,帶教老師模擬醫生臨床操作,采用抽簽考核順序。部分項目利用診室真實環境,隨機病例進行考核。由帶教團隊給予評分,取平均分為最終成績。第1年要求學員根據自身專業特長任意選擇兩項進行考核,成績見表3。口腔護理四手操作貫穿于整個護理操作過程中,對于專科護士尤為重要,因此,第2年科室將四手操作考核項目設為必考項目,其余4項操作自行選擇,成績見表4。

表3 2020年學員考核成績表

表4 2021年學員考核成績表
教學團隊按照評分標準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幻燈制作技術、儀表儀態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取平均分為最終成績。
學員最高平均分97.3分,較去年提高1.3分;最低平均分92.4分,較去年提高3.4分。
考核的意義在于讓學員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系統認識口腔專科相關知識,此外通過小講課的展示,利于提升學員臨床授課等綜合能力。末期座談會學員們逐一總結匯報,從專科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的大幅度提升,到收獲口腔專科新技術、新療法;從感受到臨床帶教的認真負責和專業性,到臨床授課技巧、科研書寫、綜述撰寫能力的提高,受益匪淺,收獲頗多,對今后的臨床工作及科研方面有很大幫助;部分學員的綜述論文修改后直接投稿發表。
教學計劃的制訂和臨床帶教的方式方法是專科護士培訓質量一個重要環節。在臨床帶教過程中,通過實施切實可行的帶教方法,不僅能提高學員的專業技能水平,還可從教學、科研等方面綜合提升學習能力。臨床護理專科基地的培養模式已經實行了十幾年,有著豐富的經驗。口腔護理專科護士培養處于剛起步階段,基地教學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多數基地都是邊帶教邊總結。科室將繼續加強護理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口腔專科基地作用,不斷總結專科護士臨床帶教經驗,為促進口腔護理發展做出貢獻。通過教學經驗不斷的積累、改進,逐步建立規范化、標準化、同質化的培訓模式,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口腔專科護士。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開放評審
專欄主編點評:本文總結了口腔專科護士臨床帶教的管理經驗,提出護理部-口腔臨床教學基地負責人-基地教學小組的三級教學管理模式,實行“一對一”導師制的方式,應用集中授課、手術觀摩、情景模擬教學、專科操作模擬練習等多元教學方法,學員通過率、滿意度均為100%,提升了學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本文是多年教學經驗的累積,不斷改進后的升華,是建立規范化、標準化、同質化的口腔專科護士培訓模式的有益嘗試,值得借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