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宏,馮芝恩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北京,100078)
當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口腔疾病和口腔健康逐漸受到關注,口腔專科護士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2]。口腔專科護理需要護士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除熟練掌握普通護理知識和臨床技能外,還需具備高質量護理服務所必需的特定知識、技術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口腔專科護理核心框架才能不斷提高護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這也將成為口腔專科化建設的重要部分[3-5]。本研究擬構建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從而促進口腔專科護士的專業化發展。
專家遴選應去除地域差異的影響,目前因各地區培訓標準有差異,為保證數據的可控性及有效性,根據納入標準建議,本次研究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北京市30 名專家進行咨詢。咨詢專家的納入標準:①在口腔相關領域具有10年以上的臨床護理、臨床醫學、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工作經驗;②中級及以上職稱;③本科及以上學歷。

表1 咨詢專家的職務、職稱、學歷、工作年限及年齡
本研究采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Delphi method)。
1.2.1 專家咨詢表的設計: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專家咨詢表,共包括4 部分內容:①指導用語:簡要描述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咨詢問卷填寫原則、研究者聯系方式等;②咨詢專家的基本信息;③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的主體內容;④咨詢專家的熟悉程度與判斷依據。
1.2.2 指標篩選:本研究專家咨詢表中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均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進行重要性評價,5 分為非常重要,4 分為重要,3 分為一般,2分為不重要,1 分為非常不重要。咨詢專家依據本人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為基本原則對每項指標進行評價,并對相關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1.2.3 專家咨詢過程:于2018年6月—12月對入選的護理專家采用德爾菲法進行兩輪問卷調查。研究者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各位專家發送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專家咨詢表,由專家打分并返回咨詢表。研究者收取咨詢表后,將所有數據錄入SPSS 19.0 軟件,計算其重要性賦值均數和變異系數,對同時滿足重要性賦值均數>3.5、變異系數<0.25 的指標給予保留,并依據專家對指標的意見進行刪除、修改和增加,得出第二輪問卷內容。經過兩輪專家咨詢后,專家意見相對集中,構建出包括臨床實踐能力、教育咨詢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在內的4 個一級指標和22 個二級指標。
1.2.4 數據質量控制:采用重要性賦值方法,每輪專家咨詢進行數據計算與匯總時,每項條目均先刪除最大值與最小值,然后計算每項條目的重要性賦值均數。咨詢問卷回收后經雙人審核篩選、編碼、錄入,以保證數據錄入的準確性。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相關數據的錄入與分析。根據專家對各級指標重要性、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的評分計算出專家積極系數、權威系數、各級指標的均數、標準差、變異系數。
以專家積極系數表示咨詢專家對本研究的積極程度,通過計算咨詢問卷回收率表示。本研究中2 輪專家咨詢問卷的有效回收率均為100.00%,30 名專家中有22 名專家對相關指標提出了修改意見,表明專家對此項研究的重視程度很高,有較高的積極性。
專家權威度代表調查過程的可信程度,其計算公式為Cr=(Ca+Cs)/2,其中Cr:專家權威系數,Ca:專家對指標的判斷依據,Cs: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Cr>0.7 表明專家權威程度高,研究具有可信性。本研究經計算得出專家平均權威系數Cr=0.891,表明專家對本研究具有較好的權威性,咨詢結果可信。
專家意見集中度由每一指標的變異系數表示,計算公式:變異系數=標準差/重要性賦值,這一指標反應了咨詢專家對指標評價的一致性。本研究經過2 輪的專家咨詢后,變異系數趨向減小,重要性賦值均數>3.5、變異系數<0.25,表明專家對指標評分集中趨勢明顯,指標體系框架合理。

表2 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專家意見集中度
本研究通過進行兩輪德爾菲專家函詢,最終構建了由4 個一級指標(臨床實踐能力、護理咨詢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22 個二級指標組成的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估框架體系。其中,咨詢專家對口腔專科護士臨床實踐能力認可程度最高,重要性賦值均數為4.876,高于其他相關核心能力,表明臨床實踐能力是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的關鍵,為了能夠積極擔負起口腔專科護士的角色職能,必須具備專業化的臨床實踐能力。同時,咨詢結果顯示,護理咨詢能力也受到專家的重視,其重要性賦值均數為4.798。目前醫生和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簡單的認為護士只是醫囑的執行者,臨床護理工作以執行護理操作為主,故忽視了護士專科知識的培養和臨床咨詢能力的提高。然而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轉變,對口腔專科護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理論知識是專業實踐能力的基礎,專業實踐能力又是對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反應,在為患者服務的過程中專業知識沉淀和臨床實踐始終交叉進行,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此外,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也被咨詢專家納入到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之中,這表明護士已不再是單純的護理服務的提供者,口腔專科護理服務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強大的競爭力,要不斷創新和開展科學化管理,這就要求護士要擺脫傳統觀念,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開展和組織科研活動的能力,同時醫療機構也應為口腔專科護士創造良好的科研和學習氛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和管理水平,最終實現向患者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
隨著我國對口腔健康需求急劇增加和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患者對口腔專科護士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護士不僅需要承擔口腔專科相關護理的操作,還需要進行患者健康教育、感染防控、技術創新等職責[6-8]。護士核心能力作為臨床護理人員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已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目前對于產科護士中醫外科護士、血液凈化科護士等相關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構建已有系統性研究,但我國口腔專科起步較晚、體系不健全,目前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的構建研究尚不深入[9-11]。本研究通過采用德爾菲法將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概括化、理論化和科學化,形成了一套客觀的指標評價體系,一方面可為醫療機構考核和聘用口腔專科護士時提供了客觀、科學、合理的依據和標準;另一方面也為口腔專科護士培訓計劃的制定、教學內容的設置及培訓效果的評價提供了方向和參照,促進了口腔專科護理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對我國護理實踐的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重視和發展口腔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適應能力、專業素質以及自我成就感,為能夠在臨床上提供安全、優質、合乎倫理道德的護理服務奠定基礎。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開放評審
專欄主編點評:口腔專科護士培訓自2019年開展以來即在業界備受關注,關于口腔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是提升專科護士水平,健全規范化培訓體系的基礎。本文采用德爾菲法,選取北京市30位資深專家進行兩輪咨詢,收集整理專家意見確立了口腔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框架的4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指標,設計嚴謹,論證充分,核心能力框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信性,為進一步規范口腔專科護士培訓提供了客觀依據,有很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