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旋,裴秋萍,游嬌嬌,黃 帥
(1.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 貴陽,550001;2.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體檢中心,貴州 貴陽,550001)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全球婦女健康常見的惡性腫瘤。據報道,2020年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有226 萬,成為全球女性癌癥發病率的主要原因[1]。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漸加重的趨勢[2],且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3]。少數民族婦女由于生活習俗、文化背景的不同對疾病的認知存在差異,乳腺癌相關知識掌握低于漢族[4-5]。早期篩查是及早發現、診治乳腺癌的重要方法,可將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至98%以上[6],死亡率下降至15%~25%[7-8]。本研究旨在采用半結構式深入訪談的方法,了解農村地區少數民族乳腺癌患者早期參與篩查的情況及影響因素,為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婦女提供乳腺癌早期防治的依據。
采用目的抽樣法,于2022年1月—6月,選擇貴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腫瘤科病房收治少數民族乳腺癌患者進行訪談。納入標準:①知曉病情,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的少數民族患者[9];②病情穩定,意識清楚,能流利的運用漢語進行交流;③知情同意,愿意參與本次訪談。樣本量以資料信息達到飽和,不再有新信息為止[10]。受訪者的一般資料見表1。本次研究共納入12 例患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50.92±6.29)歲,其中布依族5 例(41.7%),苗族4 例(33.3%),侗族2 例(16.7%),壯族1 例(8.3%),目前均接受規律化療。

表1 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資料(n=12)
1.2.1 確定訪談提綱:根據研究目的,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咨詢相關專家的建議后,最終確定訪談提綱,具體如下:①“您知道乳腺癌早期篩查的方法嗎?”②“您平時會觀察和檢查自己的乳房?”③“您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了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④“影響您參與篩查和體檢的因素有哪些?”
1.2.2 資料收集方法:訪談前,向患者說明本次訪談的目的、意義及內容,并告知患者此次談話會被錄音,取得患者同意后開始訪談。采用一對一半結構式、回顧性深入訪談法。訪談地點選擇安靜的醫護學習室,每次的訪談時間為30~40 min。訪談過程中對受訪對象的內容不加以糾正、不引導、不反駁其內容,并注意觀察受訪者的面色、表情等行為,如有不適,隨時暫停訪談,并承諾所有資料供研究使用,研究結束后銷毀。
1.2.3 資料分析方法:采用Colaizzi 現象學分析法進行分析[11],將錄音轉換為文字內容,逐字逐句閱讀所有內容,通過分析、提取、編碼、歸類、匯總、提取相應主題,并反饋給患者進行核對求證,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本次訪談12 例患者,資料出現飽和,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歸納后,提煉出4個主題。
2.1.1 癌癥篩查心理負擔重:12 例患者均表示害怕在篩查時被檢測出癌癥。N9:“沒病不喜歡去醫院,萬一查出什么癌癥,還不如不查,挺害怕的。”N3:“如果查出了癌癥,治或者不治療對我家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事。”N6:“又想去篩查,又不敢去,如果確診是癌癥,我的家庭會被我拖累的。”
2.1.2 不了解早期篩查的重要性:共有10 例患者表示不知道早期篩查的方法,不明白篩查的重要性,2 例患者知曉可以通過B 超和鉬靶進行檢查。N9:“沒聽說過要定期篩查,生病前身體都很健康,平日沒什么癥狀,覺得沒必要檢查,怕花錢。”N5:“好像聽人說過到了一定年紀要查一下,但具體怎么查,用什么方式不知道。”N2:“我家女兒以前帶我做過一次B超檢查,檢查下來都沒問題,就沒再檢查過。”
2.1.3 對乳腺癌篩查缺乏正確的認識:N11:“記得之前有醫院到單位組織我們進行癌癥的篩查,當時覺得篩查費用太貴,又沒進醫保,覺得醫院就是讓我們花冤枉錢,就沒去。”N7:“在生病前,從來沒有做過這方面的篩查,平時都是哪里不舒服看哪里,而且醫保不報銷,我們沒那么多錢。”N4:“以前覺得檢查沒用,身體沒有任何癥狀,而且也不會主動的去做癌癥方面的篩查,都沒往那方面(癌癥)去想。”
2.1.4 缺乏正確的乳房自查的方法:12 例患者表示會在洗澡時觀察自己的乳房,會順便觸摸、揉捏乳房,但不知道正確的乳房自檢的方法。N2:“洗澡的時候會觀察自己的乳房,但自己檢查就不會了,方法也不專業,反正感覺沒什么異常。”N8:“年輕的時候也只是隨便捏一捏,揉揉,不知道正不正確。”N6:“我知道要進行乳房自檢,但不知道什么時間最合適,怎么檢查才正確。”N3:“我們從農村來的,沒文化,不知道什么叫乳房自檢,平時也沒關注,也沒人給我說過,后面無意中摸到乳房上有一個小小的疙瘩,我也沒在意。”
10 例患者表示在確診前不了解乳腺癌的癥狀和表現,不知道乳頭凹陷、乳頭溢液、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改變等是乳腺癌的表現;2 例患者表示從網上看到乳腺癌的相關癥狀。4 例患者在出現癥狀時會首先詢問家人、朋友,其中5 例在初期選擇用民族妙方、外敷中藥等方法來應對。N1:“聽說過乳腺癌,但具體什么癥狀,得了會怎么樣,不知道會有這么(切除乳房)嚴重的后果。”N7:“哪會想到剛開始一個小小的疙瘩,后面會變得這么嚴重,當時就覺得它會自己消退的,敷了一些中藥,聽親戚有效果,結果……(嘆氣、搖頭)”N3:“我又不識字,從沒聽說過乳腺癌,都是女兒放假回家了告訴我,讓我去看醫生,可能是乳腺癌,我才知道有這個病,沒聽人提過。”N6:“一開始出現包塊時,不好意思給家里人講,后來在網上、還有電視里看到關于乳腺癌的報道,才知道乳房包塊、乳頭流出不明液體是癌癥的一些癥狀。”
6 例患者表示在患病前關于乳腺癌的知識來自于電視或者周圍家人、朋友的口頭講解。N2:“有時候刷手機會出現這方面的消息,也沒具體看。”N7:“我從來沒了解過乳腺癌的知識,我沒文化,對這方面不懂,來醫院檢查出這個病,你們(醫務人員)說怎么治就怎么治,我都配合你們,我知道你們說的都是為我好。”N6:“我了解一點關于乳腺癌的知識,也都是從網上查來的,需要醫務人員多給我們講講,比如在生活中如何預防乳腺癌,乳腺癌的早期表現,哪些人群容易好發乳腺癌,我們才知道哪些是對的是錯的。”
N1:“我工作不穩定,收入不高,聽說做這方面的檢查要很多錢,舍不得花這么多錢。”N3:“農村的事情太多了,感覺自己的身體也很健康,從沒生過病,覺得做這方面的檢查沒必要。”N6:“說實話,有點害怕,我聽說得了乳腺癌要切除乳房,我很怕自己也得這個病,一直遲遲不肯去醫院體檢,害怕檢查出壞的結果,要花很多的錢治病,經濟負擔挺重的。”N4:“我反正已經快60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不想折騰了,不想給孩子們增加負擔,讓他們擔心,聽天由命吧,命中注定,躲也躲不掉。”N12:“做個檢查就要耽誤半天的時間,醫院檢查的流程太多,排隊的人也多,還要把衣服脫了,萬一遇到男醫生(搖頭),不想去。”
本次受訪者中的農村地區少數民族乳腺癌患者在患病前大多未曾參與過篩查和規律體檢,對篩查知識了解更少。一項來自全國的數據顯示,我國35~69 歲女性乳腺癌篩查的總體參與率僅為22.5%[12],而在我國西部地區,乳腺癌的篩查率僅18.6%~19.80%[13-14]。我國城市女性的早期篩查率高于農村地區女性,這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女性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當地醫療條件等有關[15]。這提示農村地區女性仍是關注的重點對象。雖然目前乳腺癌的篩查技術并不復雜,但鄉鎮醫院所面臨的人員、資金、技術等不足[16],都是農村地區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農村地區少數民族女性普遍文化程度較低,思想觀念保守,需要當地村委會聯合各級醫療機構和婦女組織,對農村地區適齡女性宣傳乳腺癌早期篩查的方法和益處。醫療機構應根據當地醫療水平,因人制宜的提供不同的篩查方案;同時,各醫療機構應派出診療經驗豐富的醫療工作者,縱向深入到不同社區、鄉村,尤其是偏遠地區,講解防癌知識和早期篩查的重要性以及篩查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消除少數民族婦女對篩查的疑慮,提高適齡少數民族婦女乳腺癌早期篩查的知曉率,建立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的健康意識,鼓勵其積極參與篩查,從而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檢出率,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我國女性受年齡、經濟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的影響,對乳腺癌的防治意識薄弱,對乳腺癌尤其是早期癥狀、危險因素、相關知識的知曉度了解甚少,缺乏早診早治的就醫理念[6,17]。健康教育是目前有效的提高婦女相關乳腺癌知識知曉率的重要方法。文瑩等[18]對社區654名婦女通過APP客戶端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系統,進行相關乳腺癌知識宣教,有效提高乳腺癌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與張蓉輝[19]研究結果相似。相關機構應通過多種途徑,如電視、網絡、微信、短視頻、公眾號等宣傳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正確自檢的方法、早期癥狀的識別以及癥狀加重的臨床表現,提高全社會對乳腺癌的關注。在社區、鄉鎮、基層醫院或公共場所開展專題講座和提供專業的咨詢,同時鼓勵廣大女性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傳統的就醫觀念,拋棄諱疾忌醫的思想,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明白早期篩查的益處,特別是針對高危人群,加強對自身健康的重視,提高就醫意識。
研究顯示,在診斷為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中,無醫療保險的女性比例更高,且死亡的風險也更高[20-21],醫保的報銷率每增加10%,癌癥特異性死亡的風險就會降低7%[22]。醫保制度旨在讓更多的人享受公平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然而,目前我國暫未將任何疾病的篩查納入醫保,較高的癌癥篩查費用,讓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導致癌癥的篩查參與率較低[23]。一項針對我國中部28 萬農村居民的防癌認知調查顯示,66%的居民都存在高篩查意愿,低支付費用(最高自費體檢費用100 元人民幣以下)的情況[24]。健康中國大背景下,雖然醫療保險制度已基本實現居民全面覆蓋,擁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公費醫療的人群參與癌癥篩查的服務利用度高[25],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新農合報銷水平較低,在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26],因此還需要對醫保制度進行完善。我國優秀的醫療機構和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而農村地區距城市較遠,影響農村婦女的就醫選擇,應加強醫聯體建設,使農村地區的婦女也能享受到良好的就醫條件和資源。癌癥已成為實現全民健康、全面健康,健康中國夢的最大障礙。堅持政府導向,推進我國癌癥篩查工作,依靠國家和政府資金支持,適當減免癌癥篩查的費用,在體檢項目中增加癌癥篩查項目,將癌癥篩查納入醫保項目,適當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防止貧困地區人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讓更多人群享受到篩查服務,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從而有效的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本文通過現象學的研究方法,探討農村地區少數民族乳腺癌患者早期篩查情況和影響因素,為乳腺癌的防治及提高女性的就醫意識提供依據。本文樣本量較少,可能存在資料分析不全、理解不全面等情況,人口學特征代表性不足,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不足之處。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