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崢嶸
古風今韻建筑集團有限公司(038600)
在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裝配式建筑作為一種新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模式,發揮出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在成本節約以及工期縮短方面,受到了人們的高度認可[1-3]。為了切實達到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效果,管理人員除了重點關注各個技術要點,以便最終確保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外,還需要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工作。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不僅僅可以有效確保項目有序建設,解決資金困難,同樣也可以提升項目經濟效益,具備較高研究價值。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首先應該遵循全過程性原則,管理人員應該基于整個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全過程進行把關,以此更好地提升造價控制效益,避免在任何環節中出現嚴重經濟損失問題。基于這一全過程性原則的落實,工程造價控制人員明確相應管控對象和要求,在圍繞著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分析的基礎上,把握好具體工程造價控制要點,才能有效防控工程造價,確保各個階段都能夠得以有序落實。比如在裝配式建筑工程建設中比較關鍵的前期規劃設計、構件制作,以及后續現場安裝,都需要進行針對性控制,確保工程造價控制表現出極強的執行效果,優化各個不同階段造價控制的協調性,最終更好地規避各類資金損失問題。
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在現階段表現出了較高的復雜性特點,不僅僅整體結構較為繁雜,涉及到的施工要素以及工序更多,如此也就加大了工程造價控制難度,容易在很多方面出現造價失控風險。基于此,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中應該踐行精細化原則,確保工程造價控制能夠事無巨細,實現對整個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全面把關,規避各個方面出現的不利影響。在精細化原則踐行中,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壓力必然更大,工作量更多,如此也就對工程造價控制人員提出了較大挑戰,除了需要確保其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外,還應該積極引入一些先進輔助技術,確保精細化原則得以落實,規避因為精細化原則的踐行出現工程造價管控混亂局面[4-5]。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還應該遵循權責明確原則,要明確所有工程造價控制任務,將相應任務合理劃分給管理人員,以便為后續工程造價控制創造有利條件,避免后續工程造價控制中出現的人員沖突或者混亂問題。基于此,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應該逐步完善責任制度,確保造價控制任務和管理人員具備匹配關系,嚴禁出現工程造價控制任務的遺漏和多人負責現象,更好地提升工程造價控制效率。為了確保管理責任制度得以優化落實,往往還需要重點關注于激勵機制的構建,對于工程造價控制人員進行必要的獎懲,進而調動其參與工程造價控制的積極性,規避管理人員存在的消極懈怠和馬虎大意問題。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需要首先高度關注設計工作,確保設計方案較為適宜合理,能夠形成較為理想的審查效果,規避因為設計方案不合理帶來的嚴重影響,更好地優化工程造價控制效果。因為當前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整體復雜性更為突出,設計工作的開展難度比較大,一旦任何一方面出現設計偏差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造價控制效果,致使后續出現造價失控風險。比如裝配式建筑戶型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要求在確保結構穩定可靠的基礎上,促使戶型更為簡潔實用,進而表現出較高的經濟效益。基于此,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人員應該具備較高的造價控制意識,高度關注經濟層面,避免僅僅考慮到技術層面的要求而致使后續加工生產或者是安裝中出現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6]。
在設計環節開展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時,構件深化設計階段同樣不容忽視。設計人員要針對設計圖紙進行深入解讀,促使預制構件深化拆分圖設計更為準確詳盡,同時復核其配套的當地或國家級的裝配率計算資料,如此就可以在有序指導后續構件生產制造的同時,規避該方面出現的混亂現象,形成良好造價控制效果。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完成后,還需要切實做好審查優化工作,從造價控制層面予以把關,避免不合理的設計方案被使用。在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方案審查中,應該高度關注其可行性,根據施工建設要求以及現場實際狀況進行嚴格把關,促使設計方案具備較強的可行性,避免后續出現較多的工程變更問題,導致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失控。在此基礎上,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方案的審查還需要兼顧限額要求,根據預算條件分析評估現有設計方案是否存在問題,如果發現設計方案的造價狀況明顯超預算,則應該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改,避免直接予以應用。在設計方案審查優化中,可以借助于BIM 等技術手段予以輔助,更為準確全面地計算評估設計方案的經濟狀況,降低審查人員工作難度,優化執行效果[7]。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還應該重點考慮構件制作加工環節,確保構件制作加工較為規范可靠,嚴禁在該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資金損耗問題。在構件制作加工環節中,工程造價管理人員需要高度關注各類構件的使用量,針對裝配式建筑工程設計圖紙進行深入解讀和把關,明確各個部位對于構件提出的要求,進而編制相應構件采購計劃,解決因為構件方面的混亂問題產生的資金損耗。當前裝配式建筑構件的標準化水平越來越高,涉及到的類型明顯減少,相應構件采購難度明顯降低,為造價控制創造了有利條件。
對構件制作環節中的造價控制,還應該高度關注對生產預制構件廠家的優化選擇。不同廠家的選擇勢必會出現不同造價狀況,需要管理人員進行精細化把關控制。對于構件生產廠家的選擇,應該先關注其資質狀況,確保其符合自身項目施工建設要求,避免因為劣質廠家的選用,給后續施工建設增加較多的不確定性,由此產生的造價失控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在構件制作過程中,也需要積極做好協調溝通工作,確保各類構件的生產制作較為準確可靠,在規避出現數量混亂問題的同時,保障其生產質量,提高的構件優化應用價值,確保構件可以在后續得到理想運用[8-9]。
在構件制作完成后,運輸環節也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點,要針對運輸費用以及因為運輸帶來的其他資金損耗問題進行控制。在選擇構件制作廠家時,需要制定運輸責任,將運輸安排給構件制作廠家,并且借助合同簽訂方式予以控制,避免該方面出現糾紛。如果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構件受損問題,可以歸結于制作廠家的責任,避免自身在該方面出現經濟損失,有助于工程造價控制。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需要高度關注現場安裝,要針對現場安裝環節進行精細化把關。在保障現場安裝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對于工程造價的優化控制。工程造價管理人員需要優化掌控所有構件,確保所有預制構件都可以有序參與裝配式工程項目,避免該方面出現較為嚴重的受損問題。比如在預制構件入場時,管理人員就需要進行嚴格審查把關,確保所有預制構件符合施工安裝要求,對于受損或者是類型不匹配的預制構件則需要避免入場,力求為后續現場安裝作業創造理想條件。后續現場中預制構件的存儲也應該嚴格把關,以便促使所有預制構件都能夠得到有效保護,規避現場中預制構件的受損問題,以此服務于工程造價控制工作。
在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安裝施工過程中,需要積極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工作,確保安裝作業規范可靠,實現對項目的優化控制,規避項目安裝過程中出現偏差,形成良好造價控制效果。要對施工安裝作業人員的資質和能力嚴格把關,還需要事前做好教育培訓工作,促使作業人員具備高效意識以及節約意識,規避施工安裝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更好地服務于工程造價控制工作。對于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裝過程中出現變更需求時,則需要綜合分析評估,從中選擇最為適宜合理的變更方案,力求將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控制到最低。與此同時,對于工程變更過程中的現場簽證也需要準確掌握,以便控制該方面工程造價。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同樣需要高度關注竣工結算環節。管理人員應該在該環節進行所有相關資料的綜合把關,確保結算準確可靠,能夠對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工期、原材料以及人工等多方面費用進行詳細審查,以便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缺陷問題,隨之予以優化處理,以求最終形成良好經濟效益。在竣工結算環節開展工程造價控制時,還需要關注索賠工作的開展,有效解決各類經濟糾紛,保障自身經濟利潤,避免不必要損失。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必要性較為突出。為了優化最終管理效果,管理人員應該嚴格遵循全過程、精細化以及權責明確基本原則,圍繞著設計方案審查、構件制作、現場安裝以及竣工結算等關鍵點進行嚴格控制,力求更好實現經濟保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