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悅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030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排水是建筑物的基本功能,所以在規劃設計建造的過程中,必須執行相關的標準、嚴格按照工藝流程進行操作,使用節能環保的設備、材料和產品,提升建筑物的整體功能,提高采光、隔音、隔熱、保溫等性能。在對建筑物的管理過程中,需要盡量減少該系統的能耗。雖然該系統的能耗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如何把該系統的功能發揮到極致值得深入探討。能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堅實后盾,目前日漸突出的能源問題是每個國家都在關注的話題,如何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能源消耗,是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建筑行業是能耗最大的行業,尤其是建筑中的給排水在較大程度上存在能源浪費現象,在節約用水和提升能源利用率方面必須發揮重要作用,才有利于環境保護。因此,不論在設計、建設還是日常管理中,必須把給水、排水、節能、節水技術放在重要位置,才能為節能減排作出更大貢獻。
經過調查證明,在建筑的耗能排行中排水這一塊兒占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對建筑的排水系統進行節能處理,是可以有效節省建筑的能源消耗。
綠色理念的發展方式主要以持續性、和諧性以及高效率為基礎,當前國外很多國家都將推動綠色產業作為優化自身經濟結構的主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筑行業也出現了很多創新性技術。作為一種具有很強綜合性的行業,建筑學也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變化和發展。在如今的建筑學中,綠色發展幾乎成為了建筑學的核心。在建筑行業,除了要保證選取的建筑材料具有環保性以外,對建筑施工建設中采用的技術、工藝以及能源利用等,均要重點考慮綠色發展理念的應用,盡量不破壞或影響自然環境與周圍生態,只有將建筑環境與自然有機結合在一起,才可以為建筑行業的長期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1.2.1 環保性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到土地資源利用的合理性,盡可能選擇一些對環境污染小或者無污染的建筑材料,將可以二次利用的材料作為首選,以提高材料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綠色技術是綠色建筑的核心,通過控制項目增量成本,全面保護自然環境,能夠讓綠色技術達到建筑的生態型及綠色型要求。
1.2.2 節能性
節能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基礎,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當盡量采用風能、太陽能等綠色可再生能源,防止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導致能源枯竭問題加重。科學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環境污染問題。比如應用智能照明系統、節能燈具、全空氣變風量空調系統等,通過加強這些先進節能技術的融合,可以讓綠色建筑工程順利實施。
居民的日常生活污水、下雨時屋面的積水、使用空調時形成的冷凝水,都會通過排水系統進行排放。高層建筑中的排水系統和其他排水系統有著不同的地方。在高層建筑中,排水管道中有很多空氣,在管道中流動的污水會與氣體形成兩相流,形成不同的重力和壓力。因為樓層較高,所以排水系統立管的長度就會很長,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水流的速度很快,因此管道內普遍存在氣壓浮動的現象,這也是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如果污水中含的雜物過多,管道堵塞的情況更加嚴重。更為糟糕的是,如果排水系統出現故障,就會使下水道的臭氣倒灌入室內,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在對排水系統進行施工時,盡量想辦法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1]。
建筑給排水設計既要保證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獨創性,還要提高整個建筑的質量水平。必須落實設計方案,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改進計量裝置,不僅可以提高計量精度,還可以提高節約水平。綠色節能施工技術涉及到較多的工作內容和豐富的施工材料。每種施工技術具有不同的施工要求,施工單位在選擇施工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遵守多樣性原則,合理搭配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滿足建筑工程多方面需求,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為人們創設優質的生活環境。
中水是利用一定設備對廢水進行凈化,達到可排放標準后可以成為一些特定領域的用水來源,例如可用于城市綠化用水。中水回收利用在節約用水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現階段我國也開始使用這一技術。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以及餐飲行業用水量都比較大,污水排放量也較大,但是目前人們的節水意識較為淡薄,還沒有形成中水再利用意識,所以中水資源利用率較低。
給排水設備達不到一定的質量標準,也給水資源的使用造成了浪費。在設計給排水系統時,會使用到許多管道以及閥門之類的配件。如果這些給排水配件不符合質量標準,就會出現生銹甚至被腐蝕的現象。通過實際調查發現,某些項目為了降低建筑成本會使用冷鍍鋅管材這類材料,但是這種材料如果長期存在于潮濕的環境中會生銹,從而降低用水質量,長期飲用含銹的水會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
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給排水系統的工作中,關鍵的一點就是雨水資源的利用。一般的雨水利用是先收集,然后存儲,接著進行化學處理,在檢驗合格后投入日常生活的使用。然而在建筑用水的雨水使用過程中還要進行科學系統的革新,以形成一個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統,而這個回收系統的建設要考慮到建筑所在地的地形以及建筑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其具體步驟可分為:第一步,收集建筑頂部的雨水,可以利用導管等設備;第二步,將這些雨水傳輸到地下雨水沉砂池進行沉淀;第三步,將沉淀后的雨水通過水泵等壓力設備傳輸到蓄水池中;第四步,對這些雨水進行消毒,最后輸送到某些特定系統進行再利用。這個系統可以存在于各個建筑場所,在收集這些處理完的雨水資源后就地用于景觀環境用水或者道路清潔工作。另外,雨水收集系統在建筑給排水系統的應用中還要考慮到具體建筑的需求,然后制定適當的流程,還要制定不同需求的用水質量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水資源[2]。
市政工程的建設因為有市政府的支持,因此,管道的鋪設、管網的設置會更加合理,對其他的工程建設提供借鑒的意義。節能排水技術的使用,可以借助市政的管網進行分區供水,建設無負壓供水的裝置。這種裝置的使用可以科學地控制水壓,利用自來水的管網進行壓力的補充。使用體積較小的加壓泵可以減少資金的使用。除此之外,應該不斷控制水的壓力,減少不必要水源的使用。如果遇到突發的事件需要水源時,市政的管網可以解決缺水問題,幫助社會更好的發展,有效地為生產活動作出貢獻。
太陽能的再生性強,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社會對太陽能的使用越來越多。人們利用太陽能供應熱水,比如生活中的太陽能熱水器。使用太陽能的形式一般采用的是熱管和真空管式,這兩種管都能夠很好地儲存熱量。在進行太陽能收集的過程中,不需要人力,大大減少了人力資源。另外,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多個方面的問題,了解和探析周圍的環境,全方位地測評收集熱量的設備。還要考慮季節的變化,冬季寒冷的天氣應該采取御寒措施,學會靈活地使用太陽能資源,使太陽能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現階段,一些居民區統一供應熱水,所以對熱水供應循環系統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但是,目前熱水供應系統大多還不完善,有著一定的缺陷。首先,浪費現象嚴重,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在熱水設備剛開啟時出現的水仍是管道內存的冷水,在排放一段時間后才會有熱水。剛開始流出的冷水成為無效冷水,不能滿足人們正常用水溫度的需求,所以也就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其原因包括設計不合理、施工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如果設計者沒有考慮到水的環流會造成水溫下降的問題,就會大大影響熱水的使用效率。其次,熱水網管道設計不合理會給冷水和熱水的分配帶來問題,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將水溫調到適宜溫度,而那些溫度不合適的水也就被白白地浪費了。目前干管循環這一方式的取消給水資源以及相關能源的高效使用帶來了一定好處,熱水循環系統對熱水器在龐大管道網中的循環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在熱水供應系統的改善過程中,要重視管道的設計和制造,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效水資源的浪費。
首先,保證供水管綠色環保,防止有害物質在水中沉淀溶解,損害人體健康。鍍鋅鐵管、PPR 水管、PE 管穩定性好,可作為首選材料。這些材料不僅可以有效避免供水管道破裂、腐蝕、漏水和有害物質沉淀等問題,還可以延長使用壽命,降低建設工程成本。其次,必須使用高質量的閥門。目前,可供選擇的優質閥門有閘閥、蝶形閥、截止閥等。在節水性能方面,截止閥最優,閘閥次之,蝶形閥最差。選用閥門與管徑有關,大管直徑需要閘閥,管徑小于30 mm 可選用截止閥。如果供水過程中需要改變供水方向并控制流量大小,可以選用球閥。閘閥只能全開或全關,不能控制水量。閥門的材質也很重要,需要選擇抗腐蝕的材料。建筑內部中的節能節水器具主要包括水龍頭、噴頭、馬桶、熱水器、洗碗機、配水器、洗衣機等。如今,隨著家用電器的數量不斷增加,用水量明顯增加,如果積極使用節能節水設備,就能夠有效減少水資源浪費,同時也能夠節省大量電費、水費[3]。以節水噴頭為例,該噴頭出水量是普通噴頭的一半,內部應用了加壓技術,水流速度較快,能夠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的淋浴體驗。如果造價允許,可以使用感應水龍頭。這種水龍頭具有紅外線感應功能,能夠自動打開和關閉水龍頭,實現隨用隨開、隨走隨關。
綠色的建筑形式能夠幫助人們節約各項資源,對推廣使用排水節能新技術發揮巨大的作用。綠色的建筑形式可以幫助員工嚴格挑選質量好的材料,促進節水系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