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專業新媒體營銷課程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孫盟璐 余捷 車淑靜(.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 .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帶來對大量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職業教育的發展遇到了新機遇,職業教育應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職業教育如何把握機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指明了方向。《方案》提出應多措并舉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這是對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的延伸和整合。
高職院校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進行教育改革以適應我國經濟產業布局的調整,對接地方產業發展,為實體經濟的騰飛提供有力支撐。高職院校的發展必須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需要為價值取向,與地方產業發展互補共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受北大荒集團委托,配合集團農業發展部開展相關服務工作。指導八五O、八五六、八五七、八五八、紅旗嶺、七星6家子公司開展稻米質量提升項目,并對其進行宣介推廣,探索營銷新模式。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傳統的食品和農產品營銷形式發生了變化,在這種環境下,新媒體營銷突破了傳統市場營銷的諸多限制,為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營銷方式,擴大企業營銷市場,帶來更大的營銷空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新媒體營銷的優越性凸顯,能解決生產者、經營者的實際問題,前景廣闊。
目前,黑龍江墾區具備2300萬噸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2100萬噸的商品糧供應保障能力。2021年,北大荒集團糧食播種面積達289.3萬公頃,總產量達230億公斤,比去年增產15億公斤。糧食生產連續10余年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實現“十八連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水稻種植面積達155.14萬公頃,占黑龍江省水稻播種面積的40%左右,每公頃單產9239.25公斤,總產1433.4余萬噸。
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賦予了黑龍江墾區水稻優良的品質,墾區內屬亞寒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度和光照條件十分優越,晝夜溫差大,使稻米營養成分得以充分累積。區域內有多個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和省級濕地、特種魚類保護區,水體質量、土壤清潔度及自然生態適合綠色種植。
各農場有限公司也在積極探索營銷新模式,如七星農場有限公司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模式,落地統營途徑,采用“經紀人+農場+種植戶”合作模式,拓寬統營渠道,積極參與各類活動,擴大產品影響力,2021年5月參加了“CSA社群支持農業第五屆春耕節”,7月參加了由黑龍江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網絡直播助力龍江鄉村振興行動”啟動儀式及主題直播活動,9月參加了北大荒首屆文化旅游節,并被授予北大荒十大網紅打卡地。在抖音、頭條、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上自制情景劇等內容,宣傳公司現代化農業科技文化內涵和農特產品,2021年在網站、報紙、短視頻平臺累計發布新聞報道短視頻500余條。七星農場有限公司頭條官方賬號視頻總播放量達36萬次。
大米作為我國傳統主食之一,一直都是國民的消費剛需,市場需求量巨大,但在進口低價大米和新品牌層出不窮的沖擊下,大米利潤率偏低,競爭也趨于白熱化,使國內追求薄利多銷的大米加工企業舉步維艱。有些企業以壓低市場價格的方式搶占市場,這種競爭的結果導致大米市場形成了一個“低價—低檔—無品牌—低價”的惡性循環。
總而言之,墾區大米產量高、品質優,但稻米產業鏈短且窄,加工轉化率低,同質化嚴重,缺乏溢價能力,盡管農場有限公司在營銷方式上做了一些積極探索,但仍普遍面臨“質優價不優”的困境。
部分企業相關負責人、職工一心只想種好地,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在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增收、實現鄉村振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認為營銷的事就應該交給經銷商,因而在營銷中失去了主動權。未與時俱進、轉變理念導致不能迎合消費市場、了解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及喜好。
大部分企業沒有配備專業的網絡營銷團隊和專項資金。多數新媒體運營人員都是非專業的營銷人員或市場部人員,缺乏專業崗位經驗。此外,效益不是憑空產生的,新媒體營銷也需要成本,缺乏資金會使新媒體營銷效果受到影響,達不到預期目標。技術方面同樣影響營銷效果,如農產品營銷過程中對互聯網運用不足、營銷模式技術含量低、不知道如何利用網絡進行營銷等。
墾區大米品牌雜、資源散、名氣小、合力弱,缺乏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和喜好的產品組合。品牌建設資金投入不足,宣傳和推廣的方式缺乏新意,導致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較弱,消費者對墾區大米的品牌認可度和忠誠度有待提高。多年來,北大荒集團一直致力于打造墾區大米品牌,經過多年經營和努力,大米品牌初具規模,但只在區域內有一定品牌認可度,很多外地人并不了解北大荒大米。
在銷售方面,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認為只要產品好自然有顧客盈門,導致營銷渠道單一,網絡營銷發展滯后,銷售渠道主要依賴經銷商。此外,墾區大米網絡營銷還存在起步晚、發展不均衡、長途運輸困難、運輸成本高、整體潛力巨大但無法全部發揮等問題。
高職教育是與區域經濟聯系最為緊密的現代教育形式,其生命力表現在與區域經濟的銜接上。在深化產教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樹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動為地方發展服務的意識,發揮知識、人才、創新能力等優勢,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堅持服務意識和宗旨,努力培養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的人才,確保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堅實的人才支撐,更好地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為地方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謀和咨詢,在貢獻中發展,實現高職院校與地方經濟的雙贏。
建立新媒體營銷理念離不開政府的領導指揮,需要政府、企業、職工三方面共同協作。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設有電子商務專業,并在綠色食品生產與經營、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等方面開設新媒體營銷課程,面向企業培養懂生產、懂產品的新媒體運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專業課程的教師團隊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媒體營銷宣傳講座和技能培訓,鼓勵年輕人留在墾區,參與墾區建設,支持鄉村新媒體電商行業發展,不斷引導培養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理念,提升新媒體營銷技能。
墾區大米要想實現優質米變暢銷米、優米賣優價,關鍵在于找準消費受眾,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精準溯源的定制服務,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營銷新渠道。積極探索營銷模式,從直營體驗銷售實現線上線下互導,從產區溯源社區認可實現專屬稻田稻米認購,將“物聯網+農業”“基地+溯源+市場”“消費者+體驗店”等模式相融合,拓寬營銷渠道,提高優質米產出效益。
專業教師將營銷墾區大米作為學生新媒體營銷課程的實踐項目,參與企業新媒體營銷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知識和技能優勢,幫助企業新媒體平臺引流,擴大產品營銷覆蓋范圍。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系列報道中“北大荒”變“北大倉”的故事,講述了荒蕪廣袤的東北北部“北大荒”經過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開墾出近4500萬畝耕地,小麥、大豆、玉米、水稻、高粱等糧食作物喜獲豐收的故事,“北大荒”終于變成了“北大倉”。70多年里,先后有幾十萬墾荒者在這里揮灑智慧和汗水,為北大荒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更涌現出“奶牛之父張源培”“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等這些科技精英和忠誠擔當。在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內涵的北大荒精神的鞭策下,一代代北大荒人創造了人類墾荒史上的奇跡,把昔日的亙古荒原變成了今日的大糧倉。
通過講好北大荒故事取得目標消費者的關注,利用豐富的故事情節進一步贏取消費者的認同,并潛移默化地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傳達一種價值,讓消費者產生歸屬感。講好北大荒故事就是賦予品牌文化內涵,使其在同質大米品牌中脫穎而出。加大整合力度,實現品牌統一,抱團發展。整合區域品牌、重點品牌和特色產品品牌,制定統一標識,形成品牌建設合力,擴大品牌影響力。
企業在探索新媒體營銷方式的過程中,嘗試過請網紅主播帶貨,參與各類公益扶貧直播,取得了較理想的營銷效果,但直播活動周期沒有保障,營銷效果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學校和企業應發揮各自優勢,著力打造屬于自己的新媒體營銷活動,形成“大米直播節”“大米直播大賽”等直播品牌,校企共同培育有影響力的新媒體賬號,培育土生土長的“黑土地網紅”,為新媒體營銷提供持續保障。
職業院校要以服務為宗旨,在貢獻中發展,要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使命,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雙元制”本土化改革、高水平特色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能力提升、校園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不僅能贏得社會的信任和支持,也為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專業建設、雙元培育、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數字校園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
企業應加強和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參與到人才培養中去,幫助職業院校輸出具有高素質、專業技能水平且能充分吸收墾區企業文化的人才,企業也將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獲益。校企雙方應充分發揮人才、科技、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校企合作模式更好地落實和發展,實現職業院校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