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2)
近年來,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產業優化升級的目標和任務。與此同時,各類行業企業也在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技術的自助研發及創新等挑戰,這也激發了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強烈需求。行業企業需要大量的關于企業職工的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方面的在崗培訓,學歷提升等需求,巨大的市場需求給了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的繼續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文章以化工行業高職院校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下文簡稱為“渤海職院”)為案例,從分析當前行業高職院校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行業高職院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的發展模式,探討行業高職院校的優勢以及存在問題,以此提出發展建議。
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以下簡稱為“行業高職院校”),主要指的是長期以來一直依托于某個行業進行辦學,并且在這個行業具有非常深的內部的歷史背景以及淵源。其主要的優勢專業也是與該行業密切相關聯的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1],如:交通類、冶金類、紡織類、石油類等。行業高職院校大部分都是由原來的行業部委或原來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所主辦的成人高校、中專學校、黨校等合并或改建而成。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要求,要把職業教育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要更加注重職業教育的作用。在此方案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作為政府,其職能要由“辦”職業教育向著對職業教育進行“管理與服務”而過渡,要努力發揮企業作為重要辦學主體的作用[2]。
與其他的高職院校相對比來看,行業高職院校有一定的行業內部的歷史積淀,在其專業的設置方面,人才培養目標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鮮明的行業特征。行業高職院校的發展與該行業及行業企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行業高職院校能夠為其所屬的行業及行業企業提供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也能夠為該行業及行業企業提供先進的研究成果。另外行業高職院校本身的發展也離不開本行業及行業企業的大力支持[3],因此,行業高職院校的發展,需要立足于本行業,與本行業及行業企業相互配合,合作共贏。
渤海職院是一所以化工為特色的高職院校,該校依托渤海化工集團行業辦學,緊貼化工產業發展。2019年該校被教育部列入“雙高計劃”。該校的繼續教育工作主要由其職能部門繼續教育辦公室歸口,分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兩個部分。學歷教育分為國家開放大學與高自考助學班兩個部分,非學歷教育分為各項短期培訓班及職業技能等級鑒定和認定兩個部分。所有的繼續教育項目,除了高自考助學班只面向該校全日制在校生以外,其他所有項目都對外承接業務。
此類委托式培訓,主要是承接一些政府相關部門有需求的各種各類的在崗中再培訓,或者一些資質培訓項目。這種培訓項目,一般由政府部門提出自己的培訓需求和目標;而行業高職院校作為承辦方,一般憑借著場地優勢,包括教室、實訓基地、食宿場所,以及教學資源,包括線上的教學資源以及線下的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和教學管理方面的優勢,負責進行具體培訓的組織、教學、管理等工作[4]。
如渤海職院就曾經承辦天津市應急管理局的安監執法人員培訓工作、天津市危化品應急救援培訓基地項目、天津市安全技能培訓師資研修基地項目等。除此之外,還承辦了天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項目,以及天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天津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培訓基地項目等。
這些培訓項目,主要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委托,定位比較清晰,生源非常穩定,雖然目前規模還不算龐大,但是有著長久和良好的發展方向,有很好的社會效益。但是不得不考慮到的是,此類培訓項目的主辦方是政府部門,因此項目的存在與發展受到政策的影響很大,培訓項目的發展時間也比較短,沒有延續性的制度和政策,尚處于探索階段。
在此類模式下,行業協會在整個行業培訓中起著主導作用。不同行業的行業協會,由于其性質和所處的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因此合作的模式也不盡相同。化工行業的高職院校主要接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委托進行培訓項目。
如渤海職院,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專業協會,及其各分支機構、下屬機構等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共同進行繼續教育方面的合作項目。
渤海職院承辦了國家開放大學石油和化工學院的學習中心項目,而國家開放大學石油和化工學院是由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和國家開放大學合作建設的。這是一個學歷教育項目,主要的面向對象是各行業學會的會員單位,學員參與培訓,順利畢業后,可獲得國家開放大學的本科或專業畢業證書。
渤海職院還承辦了化工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的職業技能等級鑒定工作。渤海職院主要可以進行化學檢驗員、化工總控工、工業廢水處理工等的職業技能等級鑒定。面向的培訓及等級鑒定對象,一般為本校學生,及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
渤海職院承辦了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全國石油和化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主辦的技師/高級技師暑期培訓班項目。渤海職院主要承辦化工總控工和化學檢驗員兩個培訓項目,面向的培訓對象,一般為開設石油和化工類專業職業院校,或會員單位的專業基礎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實驗實訓指導教師。
此類培訓模式,可以充分地發揮行業高職院校的專業優勢,而且可以針對協會的會員單位的實際需求進行課程設計,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同時,由于行業協會有非常多的會員單位的資源,行業高職院校無需承擔很多的招生壓力。另外,行業高職院校可以利用行業協會擁有的大量的行業專家的優勢,使得培訓項目有更強的針對性,對協會的會員單位的人才培養有更好的成效。行業高職院校與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的合作,也可以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繼續教育體系,可以提升高職院校服務本行業的深度和廣度,也可以提高行業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影響力。
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的改革,以及一些歷史原因,當前大部分行業高職院校原來的主管部門已經退出了行政序列,轉制為企業性質的集團總公司。此類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所屬的高職院校,一般來說在管理上接受雙重管理體制。
在高職院校的辦學經費、經費使用、人事管理和一些國有資產方面主要是由集團總公司來進行承擔的,高職院校本身與集團總公司的行政人事關系是非常直接的上下級的隸屬關系。而關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方面的部分,則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業務指導,比如:招生政策、學籍管理、專業設置、辦學評估等方面。
在此類培訓模式下,由于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集團總公司的“行政命令”的手段,“迫使”集團內的企業優先與之合作,又由于在同一個集團總公司的管理下,院校和企業之間有著信任的基礎,可以更好地進行合作。同時,大型國有企業一般擁有非常多的企業和控股企業,這也可以為高職院校提供相當豐富的校企合作資源。因此,此類培訓業務廣闊,合作多種多樣。一般來說,行業高職院校承接集團總公司及兄弟企業的合作項目最多的是:企業員工培訓、技能等級認定、企業員工學歷提升、與高職院校開展訂單培養等方面。
如文章案例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的主管部門是天津渤海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為“渤化集團”),因此渤海職院接受集團總公司和天津市教委的雙重管理。同時渤化集團總公司現有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46戶,可以為高職院校提供大量的合作資源。
渤海職院承接了天津市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選手賽前培訓工作,為兄弟企業的參賽選手進行封閉訓練等項目;同時還承接了不同兄弟企業的職工崗前培訓項目、安全培訓項目、職工技能提升培訓項目、新型學徒制培訓等。
對于行業高職院校來說,打造自身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以品牌優勢吸引培訓生源也是很有效的模式。對于行業高職院校來說,專業性強,有豐富的學科資源、相對較大的實訓基地,就可以打造特色鮮明、專業化的品牌課程,進而樹立起行業高職院校的培訓品牌。比如渤海職院作為化工類的行業院校,對外承接了大學生生產實習培訓項目,借助實訓基地的優勢,為天津市幾個本科院校的畢業生進行化工類的生產實習培訓。另外,各高職院校也承擔著公益性社會培訓項目的任務,這也是打造院校品牌,服務社會的一部分。
由于具有相當深厚的行業背景以及長久的行業文化熏陶,行業高職院校的院校文化建設,有著相當濃厚的行業特色,可以令參與培訓的學員更好地融入課程。另外,行業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主要是圍繞著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進行設置的,因而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學員的需求,也更容易獲得學員的認可。
行業高職院校有著大量且豐富的意向合作企業可以提供培訓生源。另外,對于同屬一個集團總公司的兄弟企業,行業高職院校可以借助集團總公司(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來進行校企合作,可以獨攬本集團總公司的所有培訓需求,有著相對較高的壟斷地位。這是行業高職院校,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下屬的高職院校的獨特優勢。
行業高職院校較少有涉及行業外的合作及培訓。行業高職院校利用自身的行業優勢開展行業內的校企合作確實是其繼續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然而必須正視的是,如果只是依靠行業協會,或主管部門的轉介紹或行政手段,已經漸漸不再能滿足行業高職院校的需求。因此,行業高職院校應積極尋求行業外的合作對象,以拓寬繼續教育的服務渠道,擴大影響力。
培訓成果的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當前,行業高職院校所能提供的培訓課程及項目,仍舊較為傳統,比如學歷提升、崗前培訓、職業技能等級培訓等。對于證書課程來說,還有證書本身作為評價,但對于一些非證書課程,或者企業的短期培訓班來說,這些培訓都不以取得證書為主要目的,這就更難以考察其培訓質量。
由于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有深厚的行業內部歷史積淀,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面,有鮮明的行業特征,因此在與本行業及行業企業的合作中有非常多的聯系,對于繼續教育方面的合作,集中體現在學歷教育的學歷提升,非學歷教育的職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等短期培訓班,以及職業技能等級鑒定與認定。而在發展模式中,主要存在承接政府部門委托培訓,承接行業協會委托培訓,承接集團總公司(主管部門)委托培訓或與同集團所屬兄弟企業合作,以及打造高職院校自身培訓品牌,承接對外培訓業務這四種。
服務于本行業是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發展繼續教育的永恒主題。對于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發展存在自身優勢,如因為具有行業背景容易被行業企業信任和認可,專業設置非常有針對性,同時在本行業內部有非常多的意向合作企業以及培訓的生源基礎等。另外,對于同屬一個集團總公司的兄弟企業,行業高職院校可以借助集團總公司(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來進行校企合作。然而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缺少涉及行業外的合作對象、培訓成果的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這就要求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積極尋求行業外的合作對象,拓寬服務渠道,建立培訓的評價指標體系,提高師資認可度,擴大品牌影響力,最終能夠更好地服務行業企業,服務本行業,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