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5 月22 日,嚴某向某快遞公司交付了風險保證金及加盟費5 萬元。5 月23 日,嚴某作為區域承包人(乙方)與該快遞公司(甲方)簽訂了《快遞承包合同》。
合同簽訂后,嚴某開始運營該公司快遞業務。5 月28 日,嚴某和快遞公司業務負責人協商解除合同,雙方因風險保證金的退回時間發生爭議。5 月30 日,嚴某向快遞公司寄出《解除特許經營加盟合同通知書》,要求單方解除合同并返還保證金、加盟費及墊資款共計52590 元。因與快遞公司協商未果,嚴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認為,上述合同符合《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應為商業特許經營合同。該條例規定,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在特許經營合同中約定,被特許人在特許經營合同訂立后一定期限內,可以單方解除合同。但該權利行使的前提是被特許人尚未實際利用特許人的經營資源。本案中,由于嚴某已在經營中實際使用了快遞公司的商標、快遞網絡、管理模式等經營資源,故嚴某主張單方解除合同,不予支持。但快遞公司在庭審中表示同意解除案涉合同,故對該合同的解除予以確認。
根據雙方的履行合同情況,嚴某在雙方尚未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就單方終止合同履行,快遞公司也未依法向嚴某真實、準確、完整披露相關信息,雙方均有過錯,且嚴某實際經營較短,故法院酌定快遞公司返還嚴某保證金和加盟費35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