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立,孫麗娜,祁卉卉,顧 靜
(華東療養(yǎng)院老年病科,江蘇 無錫 214065)
2型糖尿病是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可引起多組織及器官功能結構的改變。2型糖尿病患者中60%~70%存在認知功能下降[1],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造成的危害相對較輕,盡早干預可延緩癡呆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血清白細胞介素-18(IL-18) 參與了多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包括視神經(jīng)脊髓炎譜系疾病、腦出血、多發(fā)性硬化等[2-4]。對IL-18在2型糖尿病患者MCI中的作用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比較IL-18在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者中的表達水平,探討了血清IL-18對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作用,旨在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
1.1資料
1.1.1研究對象 選取202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1例,根據(jù)是否存在MCI分為DM-MCI組(有MCI,41例)和DM-NC組(無MCI,30例)。本研究獲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1.2納入標準 (1)符合202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
1.1.3排除標準 (1)有明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史(腦卒中、腦創(chuàng)傷、顱內(nèi)感染等);(2)先天性智力障礙;(3)已診斷為癡呆、抑郁癥及其他精神疾病者;(4)合并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后感染;(5)重要器官功能衰竭;(6)既往存在藥物及酒精依賴。
1.2方法
1.2.1資料收集 收集2組患者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學歷、吸煙史[5]、飲酒史[6]、糖尿病家族史等一般資料。測量身高、體重、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
1.2.2實驗室檢測 采集2組患者空腹8 h以上次日晨肘靜脈血應用日立7180型自動生化儀檢測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胰島素(FINS)、血清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采集2組患者餐后2小時靜脈血檢測餐后2小時血糖(2hPG)、餐后2小時胰島素(PINS)等;采用高效液相離子交換層析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穩(wěn)態(tài)模型評估胰島素抵抗(HOMA-IR)及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HOMA-IR=FPG×FINS/22.5,HOMA-β=20×FINS/(FPG-3.5);利用簡化MDRD公式計算腎小球濾過率(GFR)=186×Scr-1.154×年齡-0.203×(0.742女性)。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IL-18水平,試劑盒購于聯(lián)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內(nèi)、批間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0%。
1.2.3篩查MCI 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7]初篩MCI者,MCI判定標準為MoCA 22~26分(教育年限小于或等于12年加1分),主觀感覺存在記憶力減退,病程3個月以上,非癡呆者,排除特定因素所致認知功能障礙。

2.12組患者一般資料、生化指標及IL-18水平比較 DM-MCI組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48~70歲,平均(62.20±6.17)歲。DM-NC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齡43~72歲,平均(54.13±7.68)歲。2組患者性別、BMI、SBP、吸煙、飲酒、FPG、2hPG、FINS、PINS、HOMA-IR、HOMA-β、TG、TC、LDL-C、HDL-C、CysC、UA、Hcy、文盲、初中、大學及以上、糖尿病家族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年齡、糖尿病病程、DBP、HbA1c、GFR、小學、高中、IL-18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生化指標及IL-18水平比較

續(xù)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生化指標及IL-18水平比較
2.2IL-18與各指標的相關性 IL-18與年齡、糖尿病病程、FPG、2 hPG、HbA1c、HOMA-IR均呈正相關(P<0.05),與HOMA-β、PINS、HDL-C、GFR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IL-18與各指標的相關性
2.3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影響因素 矯正年齡、病程因素后,IL-18是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影響因素
有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是認知功能障礙和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認知功能障礙是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發(fā)癥之一[8]。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可能與炎性反應,神經(jīng)遞質、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變化、糖基化終末產(chǎn)物升高等有關[9]。IL-18 是一種由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能激活體內(nèi)多種炎性細胞因子,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其水平高低可作為體內(nèi)慢性炎癥的標志。血清IL-18水平升高與HOMA-IR和2型糖尿病均有關,在各種炎癥因子中、高水平IL-18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0]。有學者認為,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存在的高血糖狀態(tài)可通過氧化應激作用使IL-18生成增多,形成一種慢性炎癥狀態(tài),而相反IL-18水平升高又可造成HOMA-IR,進而使患者體內(nèi)糖代謝發(fā)生紊亂,形成高血糖狀態(tài),最終成為一種惡性循環(huán)[11]。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IL-18在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也發(fā)揮了某種作用[12]。IL-18相關的炎癥途徑可能參與了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致病過程[13]。有研究表明,MCI患者血漿IL-18水平明顯升高[14]。KUMAR等[15]發(fā)現(xiàn),IL-18可預測心肺轉流術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在嚙齒動物模型中的研究結果也顯示,IL-18可能參與大腦的永久性修改,包括漸進的神經(jīng)退化和認知功能障礙[16]。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MCI患者IL-18水平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L-18水平與糖尿病病程、FPG、2hPG、HbA1c、HOMA-IR均呈正相關(P<0.05),與HOMA-β、PINS均呈負相關(P<0.05),與上述的研究結論一致。本研究矯正年齡、病程因素后IL-18是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獨立危險因素,與SZEMAN等[17]研究結果一致。
大量研究均表明,年齡是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年齡的增長可降低多巴胺神經(jīng)傳遞有效性,影響額葉紋狀體系統(tǒng)功能,從而減退認知功能[18]。本研究結果也顯示,2型糖尿病MCI患者年齡明顯升高,且與IL-18呈明顯正相關,但二者之間的可能聯(lián)系機制目前尚缺乏文獻報道。有研究表明,IL-18與血脂指標異常相關[19],而CHRISTIAN等[20]研究表明,IL-18與血脂代謝異常的聯(lián)系非常微弱。本研究結果也顯示IL-18與HDL-C呈弱負相關。文化程度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危險因素,文化水平高對認知功能損害具有保護作用[21]。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MCI患者中小學學歷者明顯增加,而高中學歷者明顯減少,可能與教育程度高者主要以腦力活動為主,大腦神經(jīng)細胞活躍性較高,從而減少了認知功能損傷。本研究還探索了吸煙、飲酒在2型糖尿病患者MCI中的作用,結果顯示,2組患者吸煙、飲酒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目前也尚未發(fā)現(xiàn)吸煙、飲酒與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關系的文獻報道,期待在后續(xù)的研究中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2型糖尿病患者MCI受多種因素的影響,IL-18相關的炎癥途徑在認知功能退化的過程中可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后期尚需要更多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明確IL-18在2型糖尿病患者MCI中的作用,盡早識別和干預MCI的發(fā)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