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偉麗,李 朦,李玲芝*,劉彤彤
(1.河北大學附屬醫院疼痛科,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神經病理性疼痛屬于慢性疼痛分類,其自身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在常規情況下,一般是由于神經系統遭到損害以及神經功能出現障礙所引起的疼痛[1-2]。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癥狀反復發作,一旦發作會持續一段時間,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3-4]。因此,為緩解患者的神經病理性疼痛癥狀尋找較為有效的藥物和方法是治療的關鍵。對于這類病癥,進行有效鎮痛是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常用手段[5]。加巴噴丁屬于一種新型抗驚厥藥物,能夠通過對神經系統通道進行抑制,阻止機體疼痛因子的傳導,從而緩解疼痛,但患者在服用過后會出現小程度的不良反應[6]。高強度超聲波能夠通過物理、理化效應,促進機體病變組織局部血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以降低神經興奮性而達到鎮痛的作用[7]。兩者聯合能夠更快地緩解患者疼痛感,高強度超聲波通過物理方法緩解疼痛,加巴噴丁通過化學方法緩解患者疼痛,兩者聯合能夠將其不良反應情況減低,提升安全性。加之對于兩者聯合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相關研究較少,本研究具有一定創新性。據相關研究指出,微小RNA-19a(microrna-19a,miR-19a)、微小RNA-30b(microrna-30b,miR-30b)可通過調節多個電壓門控鉀通道亞單位的功能,引起神經性疼痛,抑制miR-19a、miR-30b能夠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緩解疼痛程度[8-10]。微小RNA-29c(microrna-29c,miR-29c)在脊髓小膠質細胞活化及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形成、維持中神經系統調控中發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miR-19a、miR-30b、miR-29c表達的影響,觀察其治療效果并進行總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72例,按照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5例和聯合組37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醫師協會疼痛可醫師分會等專家組對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診斷標準[11],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病歷資料齊全;②對研究中所涉及的藥物不過敏;③自愿接受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治療方案。排除標準:①對高強度超聲波、加巴噴丁治療不耐受者;②妊娠及哺乳期者;③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④有癲癇發作史者;⑤存在皮膚破損等影響疼痛評分結果的情況。2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病程、疼痛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表1 2組一般情況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加巴噴丁膠囊(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527,規格:0.1 g×50粒)治療,口服,0.1 g/次,3次/d。聯合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高強度超聲波治療,使用設備儀器為FEP-BY-01型HIFU治療儀。在患病灶區和患側相應節段神經根區進行治療,選用脈沖式、接觸移動法,劑量0.5~1.0 w/cm2,輕壓聲頭,均勻移動于受治部位,對患者疼痛區域進行移動治療,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不得對聲頭進行停止移動,以此通過高強度超聲波的波頻,降低感覺神經興奮性,來達到鎮痛的作用。30 min/次,隔1 d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治療5次后,鎮痛效果明顯。每全療程至下個療程間隔1周,2組均進行治療3個月。
1.3指標檢測
1.3.1神經功能評分 治療前后應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評分與改良Barthel指數評估患者神經功能情況與日常生活能力[12]。NIHSS評分:該評分量表包括意識水平、視野、凝視、共濟失調、上肢運動、下肢運動、感覺、面癱、語言、忽視癥及構音障礙11項條目,分值為0~45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越重。4~7分為輕度組;7~15分為中度組;>15分以上為重度組。改良Barthel指數:該評分量表包括吃飯、穿衣、修飾、用廁、洗澡、小便、大便、轉移(床←→椅)、上樓梯、活動(步行)10項條目,總分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2疼痛評分 治療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神經病理性疼痛量表(neuropathic pain Scale,NPS)評分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定[13-14]。VAS評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無疼痛癥狀為0~1分;輕度疼痛癥狀為2~4分;中度疼痛癥狀為5~7分;重度疼痛癥狀為8~10分,總分值為10分,分值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NPS評分對患者刺痛、鈍痛、深部痛、不適感、疼痛強度等進行評定,無痛為0分,劇烈疼痛為10分,患者自己選擇0~10間的數字來進行疼痛程度判定,分值越大表示疼痛越嚴重。
1.3.3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清晨空腹坐位抽取靜脈血5 mL,標記酶標板、稀釋標準品,設置標準、空白檢測孔,標準孔添加標準品,空白孔添加終止液、顯色劑,檢測孔添加血清標本及抗IL-6、CRP抗體后封膜,空白孔為基準,使用酶標分析儀(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ML-dr3518)450 nm處測吸光值,計算IL-6、CRP水平。
1.3.4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D4+、CD8+、CD4+/CD8+水平 稀釋血清標本,取3個潔凈試管依次標記為對照、標準、檢測管,均添加350 μL緩沖液,之后分別添加20 μL蒸餾水、標準液、血清標本,震蕩均勻后37 ℃保溫箱保存15 min,使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型號:BD Accuri C6),取出比色,340、700 nm波長處測定免疫復合物濁度,根據吸光度計算CD4+、CD8+、CD4+/CD8+水平。
1.3.5檢測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 收取250 μL血漿樣本,加入750 μLTrizol試劑,混勻,提取總RNA,進行逆轉錄反應,反應條件:42 ℃ 60 min,25 ℃ 5 min,70 ℃ 5 min,將逆轉錄反應后產物cDNA,-20 ℃保存備用,將逆轉錄產物進行預擴增。取預擴增產物4 μL,按照TaqManPCR試劑盒說明進行PCR反應。每個樣本做3個復孔。采用RT-PCR檢測方法,記錄每個熒光反應管中的熒光信號達到所設定的閾值,RNA酶抑制劑(20 U/μL)0.5 μL,dNTPs(100 mmol/L)1 μL,buffer液1.5 μL,DEPC水5 μL,U6及miRNA引物3 μL。引物合成及序列測定由上?;倒就瓿?,序列如下:內參GAPDH 上游引物序列為(5′→3′):GTCAAGGCTGAGAACGGGAA;下游引物序列為(5′→3′):AAATGAGCCCCAGC-CTTCTC。miR-19a上游引物序列為(5′→3′):BCAAATCTATGCAAAAC,下游引物序列為(5′→3′):THHTHTCHTGGAGTCG;miR-30b上游引物序列為(5′→3′):GGGTGTAAACATCC-ACAC,下游引物序列為(5′→3′):CAGTGCGT-GTCGTGGAGT;miR-29c上游引物序列為(5′→3′):CTCCTCCTTTTAGCACCATTTG,下游引物序列為(5′→3′):TATCGTTGTACTCCACTCCT-TGAC。將原始數據取3次重復平均值,計算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
1.3.6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神經功能、疼痛程度及各指標水平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緩解,神經功能、疼痛程度及各指標水平有效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神經功能、疼痛程度及各指標水平均未得到緩解和改善[15]??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6.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組神經功能評分、炎癥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NIHSS評分、改良Barthel指數、IL-6、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NIHSS評分、IL-6、CRP水平低于治療前,改良Barthel指數水平高于治療前,聯合組NIHSS評分、IL-6、CRP水平低于對照組,改良Barthel指數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神經功能評分、炎癥指標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s and inflammatory index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
2.22組相關疼痛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VAS評分和NP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VAS評分、NPS評分低于治療前;聯合組VAS評分、NP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2組免疫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前,2組CD4+、CD8+、CD4+/CD8+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治療前;聯合組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2組相關疼痛評分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lated pain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分)
表4 2組免疫功能情況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2.42組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低于治療前;聯合組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52組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6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5 2組miR-19a、miR-30b、miR-29c表達水平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iR-19a, miR-30b, and miR-29c between two groups
表6 2組臨床療效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例數,%)
表7 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Table 7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例數,%)
神經病理性疼痛俗稱神經痛,是外周和中樞神經遭受損傷以及產生病變,所引發的一種慢性疼痛綜合征[16]。臨床學者對其病癥的發生認為與神經功能障礙、交感神經興奮以及感覺神經放電異常等情況有關。疼痛屬于人體對正要發生或者即將出現的組織損害發出的一種警告,屬于一種人體保護機制,據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1/3的人群中,慢性疼痛的存在,已經遠超過心臟病、癌癥等病癥。神經病理性疼痛與外周神經、中樞神經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部分學者通過對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病機制、進行研究,為其找到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17]。本研究的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對神經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顯著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治療的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NIHSS評分、VAS評分、NPS評分較低,改良Barthel指數較高。說明這一聯合治療方案在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治療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NIHSS評分、VAS評分、NPS評分對比治療前有所降低,說明患者的疼痛感逐步減輕、神經功能恢復正常;改良Barthel指數對比治療前有所升高,說明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逐漸提升,有效促進患者病情恢復。
IL-6為炎癥反應遞質,在機體內能夠誘導急性反應蛋白的生成,造成炎癥反應。CRP為非特異性的炎癥標志物,在機體內能夠調理機體平衡,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激活補體[18]。神經病理性疼痛癥狀的發生發展、嚴重程度與機體內的炎癥因子變化具有密切關聯[19]。IL-6、CRP為臨床評價炎癥因子變化的常用指標,IL-6、CRP指標水平的高低變化,能夠準確反映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20]。本研究結果說明,治療后,相關炎癥指標IL-6、CRP降低,而出現這種變化的可能是因為這一聯合治療方案能夠有效平衡炎癥指標水平。因此,使用這一聯合治療方案,能夠將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進行平衡調控,有效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其治療效果較為顯著。
CD4+、CD8+、CD4+/CD8+屬于T細胞中的主要成員,是T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復合物,而T細胞在機體中屬于重要的免疫系統,能夠有效調節機體內的免疫功能,其存在的意義能夠有效表現出機體的免疫狀況。通過檢測T細胞中所含有的相關指標,能夠掌握細胞在體內的免疫狀況。CD4+在T細胞中的作用主要是輔助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的正常運作。CD8+在T細胞中的作用主要是能夠有效抑制機體的細胞毒[21-22]。經過相關研究發現,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臨床治療效果,與T細胞亞群水平變化有直接關系。由此得出,神經病理性疼痛癥狀的發展發生以及嚴重程度能夠透過T細胞亞群的水平變化進行體現。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相關免疫功能指標CD4+、CD8+、CD4+/CD8+水平升高,而出現這種變化的可能是因為這一聯合治療方案能夠有效提升免疫功能指標水平。因此,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在使用該聯合方案進行臨床治療后,能夠有效調控患者的T細胞亞群水平,改善機體免疫能力,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
據相關研究表明,miR-19a、miR-30b、miR-29c在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參與神經元的存活、神經系統的分化及軸突的生長,還會因自身表達量的異常升高,導致其持續疼痛。通過相關研究指出,miR-19a、miR-30b會通過調控多個靶基因翻譯、轉錄而改變神經元可塑性,并且通過調節多個電壓門控鉀通道亞單位的功能,以此引起神經性疼痛[23-24]。miR-29c在脊髓小膠質細胞活化及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形成、維持中神經系統調控中發揮作用[25]。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進行治療后,其miR-19a、miR-30b、miR-29c表達量呈現急劇降低狀態。說明,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能夠有效抑制miR-19a、miR-30b、miR-29c表達量,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通過對患者機體內炎癥進行抑制,能夠有效降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活躍程度,這一結果可能與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能夠最大程度的對miR-19a、miR-30b、miR-29c樹突分支、長度及樹突棘密度具有緊密關聯,從而有效抑制miR-19a、miR-30b、miR-29c表達量。因此,使用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并使其具有更好的預后。
本研究在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用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治療,通過高強度超聲波物理方法聯合藥物治療,能夠有效緩解疼痛程度。在研究對超聲波及輔助藥物劑量、治療時間及療程進行了較為規范的要求,并且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多方參考其他臨床研究的相關資料,設定了較為嚴格的治療標準,讓本研究更加具有科學性、可靠性。
綜上所述,高強度超聲波聯合加巴噴丁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能夠產生有效鎮痛效果,改善神經功能、自主生活能力、免疫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將miR-19a、miR-30b、miR-29c表達因子調控到正常水平,為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臨床治療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過程中選取病例數較少,且并未對患者進行一定時間的隨訪,未能對患者預后進行研究。下一步研究需增加樣本量,對患者進行隨訪,研究該治療方案對神經病理性疼痛患者預后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