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中國新型職業農民角色定位

2023-01-05 04:12:25張檀秋胥春雷
湖北農業科學 2022年19期
關鍵詞:綠色農業生產

張檀秋,胥春雷

(1.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長沙 410083;2.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昆明 65009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建設具備相適應的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隊伍,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進入農村創業創新,正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業職業人才的必然訴求。農民是農業生產生活的主體,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首要力量[2]。隨著中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向深層次發展,農村勞動力人口大規模流動、涌入城市,導致農村“空心化”,務農勞動力老齡化、低素質化。相應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滯后,引發耕地大量撂荒,同時受農業資本化和國家土地流轉政策的影響,農民將自家土地流轉出去,越來越多留守農民以“兼業”為主,自身利益普遍受損,威脅著中國糧食生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培育“有創新思維、長遠眼光、善用技術、職業追求”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正成為解決農業現代化短板問題的關鍵。為此,在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闡述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切實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定位,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的塑造方向,對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性作用具有建設性意義。

1 問題緣起

新型職業農民脫胎于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民,賦予了“農民”現代化的含義。“新型職業農民”一詞最早出現在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文件明確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是為現代農村生產經營大力培植實用人才,并在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重點強調。因此,在國家大力推進農民職業化的基礎上,農民需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完成從傳統農民(身份化)向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化)的角色轉變。這不僅強調了新時代對農民自身文化素質、技能水平等掌握程度的要求,也突出了農民的職業屬性,賦予了鄉村農民與城市市民同等的社會地位和社會保障,更凸顯了“新型”的時代特征。

何謂新型職業農民,國內研究者分別從職業農民的能力特征、職業特征、身份特征等多角度出發解讀其內涵,大致可分為“一元型”和“多元型”新型職業農民兩類觀點。“一元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將農業作為固定職業[4],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有生產技術能力、善于經營管理[5]。該觀點主要強調了職業的固定性,甚至終身性,以及具有高職業素質與職業標準化等特征;并立足于農業生產全過程,不斷擴展現代農業技術研發、生產模式探究,產品的售前、售后、市場拓展等。“多元型”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不僅具有先進的農業科學文化知識、懂農業先進技術、會管理經營,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科學化、市場化、現代化、生態化(新四化),還要求其行為貫穿于對生態、環境、社會和下一代發展的各個實踐環節之中,承擔更多的責任。新型職業農民不僅要明白“誰來種地”“怎樣種地”,還需要明白“如何種好地”[6],甚至“如何銷售經營”。綜上所述,受社會歷史的影響,農業現代化不斷拓展,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當前“多元型”觀點更具有普遍性,且更符合新型職業農民的特性。

在鄉村振興戰略框架內,人才振興是“五大振興”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一直單向流入城市,鄉村一直處于“失血”“貧血”狀態[7]。如何調動鄉村活力和農業動力,就需要實行積極有效的人才政策,打好“鄉情牌”,念好“引才經”,激勵各類人才到農村的廣闊天地大顯身手[8]??梢?,要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強化農村人才的體制機制支撐,加快建設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隊伍,培植農村專業人才隊伍體系,以及吸引各類農業科技人才,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9],才能在鄉村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環。

本研究試圖進一步確定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定位,認為是以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民為主體,以想務農、有經驗的傳統型農民為輔,吸引更多高學歷、農業科技人才為代表的知識型農民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具體包括農業現代化的實踐者、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農業綠色化的研究者以及農業生態化的保護者4種角色。其中每類角色都是新型職業農民的一種能力,不同能力之間相互關聯,新型職業農民就是由不同能力綜合而成的職業群體。具體來說,農業現代化的實踐者是指農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轉變職業身份,同時具備經濟頭腦和建設目標,具有較強的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積極實踐,探索銷售渠道,創新銷售方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生產綠色農副產品。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是指具備專業性、職業性、組織性、創新性等職業特點,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較強的學習與管理能力,較硬的交際溝通能力等職業能力的農業執業者。農業綠色化的研究者是指新型職業農民主動學習、掌握綠色農業技術,熟練運用綠色農業裝備器械,擁有足夠的敏銳度適應市場行情,進行綠色農業經營管理。農業生態化的保護者是指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進行綠色生產生活,辨析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各種錯誤操作方式,強化科學環保意識,明確生態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

2 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發展的現實審思

2.1 對職業身份的角色定位模糊不清

新時代農業與農村的發展實質上是農民的發展,尤其是新型職業農民在鄉村振興的所有要素中最為關鍵,具有能動性和帶動性。因此,加快建設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是回答“滿足現代農業生產需要,激發農業農村活力,化解農業接班人危機”[6]等問題的關鍵。為此,國家對農民發展問題高度重視,2012—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都曾涉及“加快關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內容,農民職業化勢不可擋。雖然,越來越多以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為代表的新型農民,想務農、有經驗的傳統型農民,以及高學歷、農業科技人才為代表的知識型農民,希望在農村這片天地大有作為、創新創業,但是根據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為31 422人,35歲以下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僅占19.2%[10]。從這項數據來看,目前農民整體構成參差不齊,農業對年輕一代缺少吸引力;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務農群體主要是老人和婦女,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客觀上反映了以傳統農民為主體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們文化素質偏低、農業技術水平較差,直接導致農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即使對農民群體進行轉變和發展,是否能真正解決生產經營中“誰來種地”“種什么地”“如何種好地”“怎樣經營管理”等問題,以及是否能進一步擴大群體人員的多元化程度,吸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網絡電商人才成為新生力量,仍然值得關注。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轉變身份角色成為具有現代農業技術的產業工人與管理者,將是農業生產作為職業存在感的重要體現,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依托力量。因此,為進一步擴大新型職業農民規模,既要關注各類人才的加入,培養他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又要準確把握新型職業農民的身份角色,思考如何將農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提升技術能力。

2.2 對從事農業職業的需求不對接

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發展有賴于更多人才加入。對新型職業農民而言,需要為其提供特定的、具有針對性的職業關切,強化對農業職業發展的吸引力,生成對職業實踐的行動力,以刺激更多人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一方面,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應密切關注是否對接其職業需求。雖然很多人滿懷期待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以及對參與后可能得到的有利結果充滿期待,但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許多農民面臨缺乏有效應對的手段,缺少創業資金,難以消化先進技術,市場推廣門路窄等問題,“不想發展、不敢發展、不能發展”已成為常態,即使回歸鄉村發展創業,現實問題也難以滿足他們的職業需求,從而無法引導、驅動新型農民、傳統型農民和知識型農民的加入。另一方面,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以及農業規?;蛣摌I發展、產業結構調整[11]難以有效對接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需求,究其原因,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緩慢,無法有效掌握農業先進的科學知識、最新農業信息、綠色技能以及操控農業裝備器械。因此,無法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以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此外,還存在獲取綠色農業信息不及時等情況,無法發揮地域特色優勢農業,難以形成規?;a、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12],最終影響農業產業結構優化,也進一步阻滯了更多人從事農業職業的需求。

2.3 對農業專業技能的研學主動性不夠

傳統農業面臨資源安全壓力、環境安全壓力和農產品安全壓力等多重壓力,綠色農業逐漸代替傳統農業,成為現代農業的主導模式;綠色生產技術、標準也逐漸納入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的各個環節。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都需要依靠農業科技的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升,并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這一關鍵在于用綠色知識、綠色技能培訓和武裝農民。當前,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主要包括新型農民、傳統型農民以及知識型農民等。傳統型農民群體大多是老人、婦女等,這部分群體無論是農業素質還是對技術的接納能力,相比新型農民、知識型農民而言都較差。即使綠色農業知識、觀念在農村普及,對這部分群體的觸動也不明顯,對于他們而言,現有的生活水平只要滿足日常生活即可。知識型農民往往受教育程度較高,經營管理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農業技能,既有資金又懂市場,但實際上目前中國農村對這類人才的吸引并不理想,缺少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回流人才即以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為代表的新型農民,是目前構成農村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主體,是學習、接納、應用、傳播綠色農業技術的重要力量,但這部分人員缺乏對綠色農業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的深入了解,難以應對綠色農業市場變化,從而對綠色農業專業技能的研學主動性不高。

2.4 對農村創新創業環境建設落后

創新創業的過程亦是各類資源、政策條件相互協調配合的過程。然而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條件、政策扶持力度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決定了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環境存在的差異性,突出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公共服務落后、滯后,直接導致城市瘋狂擴張,吸納農村要素,各類資源不斷向城鎮集聚,增強了城市活力。如目前展現的農村發展潛力不足,基礎保障設施發展滯后,農村治理主體缺失,吸引人才的政策、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導致農村對人才的吸引力較弱,而難以帶來更多從業、創業和興業的機會。二是公共政策幫扶,因各地區經濟水平、宣傳力度以及扶持對象等差異化影響,使得政策無法落實。三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環境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農村地區人員規模大、能力差異化明顯,不同類別人員具備的特征各不相同。然而,由于培訓環境不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質量不高。有學者調查認為當前培訓以短期培訓為主,而且每次培訓相隔時間較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課程內容不完整,培訓時提供的學習資料不完整,甚至授課方式導致農民對培訓內容理解不深入,此外講述的內容專業,術語晦澀[11],使得培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優化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環境過程中,應使社會環境、公共政策環境以及培育環境相融合。然而三者并未實現較好的融合互通,存在注重培訓忽視社會環境,注重政策忽視培訓的情況,導致新型職業農民不能成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3 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的角色定位

3.1 作為實踐者的新型職業農民:以強化主動實踐為基礎探索農業現代化

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是破解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力量,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和踐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角色。當前中國農業的出路就在于現代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已從單一農戶向多元主體轉變,從種養為主向多領域融合拓展,從手工勞作向運用現代科技革新[2]。而新型職業農民在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中居于重要地位,有效地支持了現代農業的持續發展。但在國家大力推進農民職業化的同時,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中還存在學習能力差、熟練操作新生產技術能力欠缺、經營能力相對不足等問題??傮w來看,中國新型職業農民呈現成員來源多元化高、規模化經營程度高、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高、互聯網利用程度高、農業經營純收入較高的“五高”新特征。

新型職業農民不只是為了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障糧食生產,更是推動鄉村振興、變革傳統農業的重要實踐者。相應地,新型職業農民對于自身角色的設定,不只是將農業當作產業來經營和維持生計,而是更進一步提升自身素養,希望通過農業生產經營追求經濟利潤最大化,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在現代農業中所承擔的功能作用,也不應只是被動地適應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應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融入農業生產經營“新四化”中,貫穿于對生態、環境、下一代發展的各個實踐環節之中,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不是扮演被動型實踐者的角色。

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嵌于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已經溢出了原有傳統農民的被動型實踐角色,其角色身份在擴展和豐富,彰顯其主動型實踐者的角色特點。具體而言,首先,新型職業農民意味著農民從土地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可自由選擇職業,從限制性身份轉變為職業身份,使得更多人可以選擇、能夠選擇農民身份,回答了“誰來種地”的問題。其次,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實行綠色化生產、精細化管理,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和生產綠色農副產品,回答了“種什么地”的問題。此外,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對自身農業科學素養的培養以及現代農業生產技能的提升,進一步回答了“如何種地”的問題。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根據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標準要求,準確為市場提供綠色健康的農副產品,確保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以及對當代與未來農業綠色發展做出考量。再次,新型職業農民需具備經濟頭腦和目標,農業不僅是一個生產糧食的部門,還是集生產加工、經營銷售、售前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產業。新型職業農民應明白“怎樣經營管理”,將綠色化、精細化、高效化貫穿每個產前、產中、產后的實踐環節之中。此外,新型職業農民還需具備較強的市場意識,積極探索銷售渠道,創新銷售方法,實現多方共贏。

3.2 作為執業者的新型職業農民:以提升競爭力為基礎探索農業職業化

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總抓手[13],是當前國家治理的基本戰略和事項,其中人才處于獨特地位,擔負起不可或缺的造血功能與使命任務。在鄉村振興戰略框架內,在新時代農民職業化發展驅動下,新型職業農民應運而生,這不僅改變了原有農村的封閉狀態,打破了農民的保守思想認識,同時通過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融合了各領域優質資源,提升了農業行業實力和農民職業競爭力,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領頭羊。若從鄉村振興戰略視角出發,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包含了職業化、專業化、組織化等時代意蘊。就新型職業農民的內涵而言,其字面意思不僅是將農業生產經營作為固定職業的農民,更意味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意味著農業農村現代化實踐進入到更深層次、更發達、更成熟的階段,新型職業農民相應具有了多重豐富含義。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不只是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而是作為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無法離開農民的職業化,新型職業農民才是鄉村振興的有生力量。從理論上講,國家通過有關新型職業農民政策的決策與實施,通過加強政策扶持、開展技能培訓、試點試驗等引導性的體制機制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使農民身份得到社會認同;反過來講,農民通過政策的引導和自身感受確立起對其職業化的自我認同,也會對國家以及制度的調整起到積極的反作用,可以說這是一種相互塑造的過程。由此,培育農民成為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角色是鄉村振興戰略下所要實現的重要定位。

鄉村振興戰略所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應該具備專業性、職業性、組織性、創新性等職業特點,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能力,較強的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較硬的交際溝通能力等職業能力。一方面,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不僅以務農為基本任務,更重要是堅持學習與創新,提高農業生產的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包括農作物的栽培、土地營養供給與施肥、農業氣象等,還應主動掌握相關農業政策要求、法律法規、職業標準等職業知識。此外,還應熟練現代農業器械的操作使用、新材料新能源應用技術以及采購、使用、保養、維護、檢測等現代農業設施的保養維護技術,延續農業設施的壽命及維護使用狀態。另一方面,由于長期以來深受農民身份以及生活理念與社會觀念方面的影響,傳統農民與時代發展相脫節。隨著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脫穎而出的新型職業農民拋棄了以往對身份的偏見,能把農業作為固定的、終身的職業,并且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通過增強農業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自主學習與提升的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交際溝通能力,以及管理思維與商談能力。總之,農業職業化的執業者角色,不僅增進了對鄉村振興戰略價值意蘊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科學認識,同時通過對農民職業化執業者角色的認同幫助農民堅定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農村現代化之中。

3.3 作為研究者的新型職業農民:以提高專業知識為基礎探索農業綠色化

近年來,許多國家開始進行系統的現代農業實踐研究,較為著名的有美國生態農業、有機農業、日本自然農法、環保型農業、歐盟綠色農業等??偨Y各國經驗探究綠色農業內涵,其是指運用綠色農業技術、裝備器械、管理理念,強調節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農業綠色生產,同時汲取傳統農業經驗,形成將綠色化理念貫穿到整個產業中的農業發展模式。因此,隨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在農業發展各個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之后,需要著力提升農業綠色化水平。但突出問題在于目前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缺乏對農業綠色化觀念的認知、對綠色農業技術的運用以及對中國農業綠色保護體制機制的了解等。

進行農業綠色化發展意味著綠色農業的目標應包括環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等。其中環境效益主要包括減少殺蟲劑、除草劑的使用,雖然使用這些化學藥劑可以抑制害蟲、真菌、線蟲、雜草等,有效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高,但其依然屬于有毒物品,會直接危害人與牲畜和土地環境,并通過空氣水源危害其他生物。此外,還應減少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污染物,通過節水節能,收集雨水用作清潔、灌溉等方式進行土地治理、生態維持,改善農村土地環境。另一方面,社會與經濟效益主要包括美學價值、經濟效應、健康與舒適性等,也就是通過綠色化改造創新農村風貌,增加農村土地和建筑在美學上的規劃協調以及設計創意、建造,提供對人們心理生理具有積極影響的更多親密互動、層次豐富的空間。這些方式除了改善農村基礎建設和土地環境等,直接或間接地創造經濟社會效益外,還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和消費者,為政府和村民帶來積極的經濟效益。

新型職業農民以農業綠色化的研究者角色進入,不僅是作為農業生產的實踐者、執業者,也是進行農業綠色化的研究者。換句話說,新型職業農民不能僅以種養為主,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即可,還需要激發自身學習研究農業綠色化的主動性,主動熟練運用綠色農業技術,掌握綠色農業裝備機械,擁有足夠的敏銳度適應綠色農業市場行情,進行綠色農業經營管理。通過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綠色農業專業素質,確保其既能了解掌握綠色農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又能在農業生產和經營管理中運用,更好地發揮引領與驅動作用。

3.4 作為保護者的新型職業農民: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基礎探索農業生態化

鄉村振興戰略涉及產業、人才、文化、制度等各個層面,也離不開生態的有力保障。新型職業農民作為農業生態化的保護者,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生態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背后的生態保護基礎在于新型職業農民之間能夠形成生態共識,生態共識體現在新型職業農民群體在生態保護領域的一致性,是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獲得生態屏障的基石。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生產經歷了由粗放到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歷程,大量使用農藥、城市侵蝕農村土地等破壞生態環境方式多種多樣,農村生態環境經受較大的考驗。目前,新型職業農民要擔負起優化農村生態環境的重任,構建農業農村現代化生產生活和發展的生態平臺。

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離不開新型職業農民廣泛的生態認同,如果說生態發展是新型職業農民進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塑造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生態屏障則是新型職業農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戰略營造生態保障,需要把握如下著力點。一是積極引導新型職業農民進行綠色農業的生產與研究。在這方面,新型職業農民通過了解國家關于鄉村振興以及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要求,通過積極參與、引導進行農業生態化保護以及農村生態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生態屏障。二是辨析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各種錯誤方式。新型職業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經營以生態保護為基本立場,科學審思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全部實踐過程與各實踐環節的各種認識、觀點和理念,辨析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各種錯誤操作,如高毒性農藥使用、化肥過量使用、養殖造成的廢棄物排放、各種營養物、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海等,同時還需進一步強化科學環保意識引導,倡導綠色自覺的農村新風尚。三是培育保護農村環境的綠色發展觀。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明確生態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倡導進行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推動農村生態化發展貫穿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主線。

4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新型職業農民角色的塑造

4.1 明確農村生態保護職責,保持農村生態平衡

新型職業農民主動履行生態保護的首要前提是對職責的清晰認知。為此,需要從明確生態保護職責與營造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2個方面著手。首先,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的生態保護職責。在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背景下,政府應以政策、立法等措施在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中貫徹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學習培訓模式,明確新型職業農民的行為規范,定期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生態保護培訓,系統引導新型職業農民明確角色定位、職責、行為規范,強化新型職業農民生態保護的主體責任意識、糧食安全職責意識以及生產加工質量意識。其次,營造新型職業農民覺知生態保護的氛圍。在新型職業農民群體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的學習、培訓講座等,注重引領新型職業農民將農業生產生活與生態保護統一起來,培養農民的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改善環境質量,保持農村生態平衡。此外,在引導新型職業農民明確生態保護意識認知中,要重視樹立優秀典型,開展農村生態保護專項評比活動,對出色的新型職業農民及家庭進行表彰,并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宣傳。通過評比和主題宣傳,不僅能增強新型職業農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同時在城市與農村中能發揮示范作用,驅動城市中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環境規劃人才等進入到農村發展農業,還能讓更多農村居民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并察覺到自身在生產經營工作中的責任,以便進一步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4.2 強化綠色農業綜合素質能力,適應市場的需要

目前,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相對滯后,綠色發展觀念較弱,農村機械化水平不高,依然有大面積的農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市場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卻不斷增大。此外,由于新型職業農民群體的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和個人經歷等因素,其對新知識的接受、理解和采取適當行動的能力存在差異;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多樣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導致不同地區的發展或先進或滯后,這也會影響新型職業農民專業素質的提升??梢?,新型職業農民的綠色農業綜合素質與內外部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以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為主體的農民,但傳統方式的生產活動并不能有效改變這一現狀。為此,需要積極優化綠色農業環境,強化新型職業農民的綜合素質能力,促使不同地區和特點的新型職業農民既了解該產業類別的專業知識,又能在生產經營中運用所學的技術知識。一是強化綠色農業的專業知識能力。新型職業農民首先要具備基本綠色農業的專業知識與實用技術,通過培訓學習,農民能一看就懂,一懂就會,學以致用。二是強化綠色農業研發能力。新型職業農民要參與研發優質、高產、抗病蟲害的動植物新品種與綠色農產品的栽培和養殖技術,研發與化學合成品相當的無有害物質殘留的肥料、飼料以及農藥獸藥等,注重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三是強化綠色農業信息獲取能力以及擴寬信息獲取方式。新型職業農民要善于收集和更新綠色農業科技信息、市場信息,以適應市場的需要,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

4.3 激發新型職業農民身份認同,保證群體發展質量

造成農民角色認同差異,首先在于城市與農村的二元結構,導致戶籍制度劃分了非農業戶口與農業戶口[14],但城市的吸引促使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更傾向于外出打工,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越來越依靠農業以外的其他收入。此外,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對新型職業農民身份認同也存在影響。如農戶年齡大,信息接受差,思想趨于保守,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認知相對較低,轉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意愿也越低;而且農村中女性風險承受能力以及信息接受能力較男性弱,因此意愿也會有所差異,從而降低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身份認同。基于此,激發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身份認同,政府需要健全激勵機制不斷加大新型職業農民群體的發展質量。一方面,在政策方面,政府通過宏觀調控機制對農村環境進行合理規劃,調整農業產業與產品結構,以此激發農民對綠色農業及產品培育的重視;另一方面,利用稅收政策對新型職業農民給予稅收減免,降低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再者,利用財政補貼或貨幣政策,讓新型職業農民享受到發展綠色農業的優惠,以及對參與綠色農業的新型職業農民優先給予低息貸款、銀行降低貸款門檻等優惠政策,引導、驅動更多人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從事綠色農業。

4.4 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城鄉雙向互動互通

人才的回流切實解決了農村實際問題,實現農村地區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的轉變[15],助推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發展。因此,針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扶持重在頂層設計層面。對此,國家針對新型職業農民應制定和采用不同的政策機制,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為其成長、發展創建有效的環境空間。一方面,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管理體系。既立足農村,面向城市,又緊密結合與高校、科研單位、企業等部門之間的協作,促進農業人才的有序流動和有效供給,切實建立起新型職業農民的市場體系;并建立新型職業農民的認證評價標準體系,制訂規范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標準,對具備相關資歷的農業人才進行新型職業資格的評審認定。另一方面,健全新型職業農民的職業培訓體系。通過建立新型職業農民保障機制解決參與或學習問題,保障教育經費和新型職業農民師資隊伍的建設;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重點加強實用技術、綠色技術、實踐能力等的培養和培訓;進一步擴寬農村成人教育培訓,轉變農民就業觀念,讓農民從思想、觀念和能力上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讓他們在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中發揮作用。再者,擴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資金投入。首先加大財政投入,政府需繼續加強對公益教育的投資,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再培訓再教育工作的投資,以及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幫助新型職業農民對技術、價格和制度等方面知識及信息的提升與獲取;其次提高扶持獎勵標準,充分激發新型職業農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高校畢業生自愿到農村工作,鼓勵各類農業科技人才到農村服務創業,并對欠發達地區進行人才幫扶工作。

5 結語

鄉村振興的全面鋪開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關鍵在農民。當前傳統農民已不再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構建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的農業生產經營人才隊伍以適應現實需要,完成農民身份的轉變,刺激勞動力回流,激活農村的內生動力尤為重要。但目前,正如賀雪峰[16]所言,農民正在城市化,農民的致富機會在城市,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激活農村活力、破解農業接班人危機。因此,一方面還需要吸引更多城市的農業科技專業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網絡電商人才以及環境規劃設計人才投身到現代農業中,推進外招引才以及培育本土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推動城鄉的雙向互動互通,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17]的新型城鄉關系,為鄉村的發展帶來更多從業、創業和興業的機會。

猜你喜歡
綠色農業生產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綠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海峽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中國軍轉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產》)2012年第5期要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99久久性生片| 在线国产91|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天堂|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不卡免费视频|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xxx|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欧美a在线看| 日本在线国产| 99re精彩视频|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58av国产精品| 无码免费视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爱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情侣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产91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亚洲v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伊人国产|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欧美中文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欧美a级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色综合激情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 无码福利视频| 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欧美区国产区| 欧美亚洲欧美| www.国产福利|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