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閆群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這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恢宏氣象極大展現,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極大增強,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黨風廉政建設規律、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大決策,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最新實踐。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布局之中。
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著眼于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作出的頂層設計和重大部署,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增強領導干部拒腐防變能力的戰略工程,是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始終贏得人民衷心擁護,永葆“趕考”清醒的重大舉措,是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重要保障。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要確保廉潔文化建設有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引導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提升崇清尚廉的思想認知,優化拒腐防變的行為模式,不斷開創廉潔文化建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廉潔文化是關于廉潔從政用權、廉潔修身自律的思想道德觀念及其制度體制、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的總和,其以崇廉尚德、崇廉拒腐等為價值導向,具有正身塑魂、成風化人的顯著作用。
按照《意見》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從提高思想站位、深化理論武裝、抓實紀法教育、堅持文化育人等方面明確廉潔文化建設重點工作任務,著眼創新廉潔文化載體手段,組織創作廉潔文化優質產品,開展群眾性廉潔文化活動,加強組織領導,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督導檢查,硬化監督考核,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匯聚整體合力,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扎實有效開展。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進一步把反腐敗斗爭的關口向前推移,并不意味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換了頻道,移了重心,轉了方向,只注重文化建設、思想教育而不再高壓反腐、從嚴懲治。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腐敗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復雜性,反腐敗斗爭具有曲折性、艱巨性和長期性。黨面臨的“四大考驗” “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對反腐敗斗爭應保持充分的歷史耐心和強大的戰略定力,以廉潔文化建設助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全方位、多維度培育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必須處理好政德教育與嚴厲查處腐敗的關系,做到教育引導與紀法約束相結合,堅持治標與治本、內因與外因相統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大戰略性成果。
遏制腐敗既要靠高壓震懾、制度規范,也要發揮廉潔文化的自律、教化、育人、感染、激勵功能,讓廉潔理念成為扎根于內心的修養和不用提醒的自覺,在潛移默化中把廉潔自律的準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廉潔從政內化為黨員干部的思維習慣和價值追求,升華為干事從業的道德操守,在任何時候都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為實現不想腐提供強大內生動力。尤其是相對于不敢腐的外力作用、不能腐的外在推動,不想腐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內在思想自覺。要深刻認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須三者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于一體,在統籌聯動中提高治理腐敗的整體質效和綜合效能,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將廉潔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納入管黨治黨和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總體框架,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加強黨對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全面領導,壓緊壓實責任,切實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廉潔文化根植于中華大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鑄造了廉潔文化的“根”與“魂”。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從中國歷史上古圣先賢、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中崇德尚廉、廉為政本,汲取持廉守正的文化養分,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有助于我們把握歷史規律,運用歷史智慧、歷史經驗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推進具有時代特征、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潔文化建設創新教育方式,開展現場教學,設置實景課堂,開展沉浸式教育。如紅色陣地、革命舊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等,打造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潔文化精品示范點,創作“圖、聲、書、影”四類廉潔文化作品,將觀景、聽史、學廉潔融為一體,讓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走進身邊的廉潔文化陣地,感知廉潔文化的魅力,開展有形有效的廉潔政德教育。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努力營造優良家風,帶動促進良好黨風政風社風民風。優良家風中蘊含廉以養德、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價值觀念,對強化個人廉潔意識、塑造廉潔品行發揮著重要作用。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家風事關黨風政風,連著社風民風。我們要將家風建設作為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列入領導干部的必修課,推動以領導干部的好家風帶動社風民風向上向善。例如,從歷史傳統家訓家規中汲取營養,編印家風故事讀本,拍攝家風家教宣傳片,組織開展爭當“廉內助”、“廉管家”、“廉助手”及“紅色家風訪談”、“紅色家書”誦讀等主題活動,舉辦家風課堂,如專題黨課、專題宣講、專題研討會、政德文化沙龍等活動,共同培育良好家風。
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齊抓共管,通力協作,凝聚合力,全面提升廉潔文化宣傳的深度、力度、廣度,實現廉潔文化建設全覆蓋、無死角。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根據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種表達方式,不斷增強廉潔文化的傳播“熱力”,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廉潔的社會價值取向,形成有利于干部廉潔從政的社會氛圍,構建共創共享清正廉潔的良好局面。扎實推進廉潔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科室、進車間、進班組等,涵養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以廉潤心,探索有辨識度的廉潔文化之路。如舉辦廉潔文化月、廉潔文化周活動,通過書畫展、誦讀會、短視頻展播、分享廉政故事、編創廉潔短劇等形式,讓黨員干部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滋養心田;推出微視頻、專題片、系列叢書、主題展覽等,以接地氣冒熱氣的形式廣泛傳播廉潔文化;運用數字光影、動漫等手段,建設網上展覽,把線下搬到線上,提升廉潔文化影響力、吸引力、感染力,擴大廉潔文化輻射面,增強廣泛性,實現廉潔文化大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