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琨
(河南工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皮革產業是我國制造業中的中流砥柱,在國民經濟和進出口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為我國皮革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從傳統的作坊生產模式逐步成為世界皮革產業中的巨頭,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皮革生產經營體系。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在新形勢下我國皮革產業所面臨的困境及挑戰,全面掌握皮革產業的國內外動態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推進皮革產業轉型升級,為皮革產業的創新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中國皮革產業的大體包括皮革服裝、箱包、制革、制鞋等主體行業,還包括化工、機械等相關配套行業。中國不僅擁有世界范圍內體量最大、基礎設備最牢固的皮革產業加工基地,還擁有完善的產業鏈以及布局合理的產業集群。但是總體而言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皮革產業還處于價值鏈的中低水平,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并且附加值低,和世界領先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制革技術和皮革產業的轉型都處于艱難期。此外,皮革產業還面臨著政策紅利取消、出口退稅、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國家環保政策持續收緊等一系列發展困境。
我國皮革產業在進出口貿易中一直處于貿易出超,然而近年來外貿沖突和非關稅壁壘已經成為我國外貿出口企業的心病。綠色技術標準與環保要求日漸嚴苛,使得我國皮革產業產品的生產與出口受到限制。惡性的綠色貿易壁壘本質上是為了保護本國產業發展,通過保護生態環境的方式利用標準與法規去限制皮革制品的進口,這一行為并不利于自由貿易的正常流通,同時也增加了我國皮革產業出口貿易的壓力。
雖然我國皮革產業的轉型升級正在推進中,但整體上看,自動化設備與智能化生產仍處在一個較低水平,自動化普及程度不高,智能化推進速度和水平偏低,產業發展水平不夠穩健。盡管我國皮革產業中制革設備大體符合標準,但并沒有真正形成全自動化與智能化的制革工序。在皮革加工過程中,皮革材料的涂染、氣體排放、液體回收等環節所要用到的設備及關鍵技術還不夠流暢,這導致整個制革生產的連續運轉程度不高,也制約了制革過程的自動化升級和智能化控制。數字化自動化設備十分匱乏,并且還沒有形成人機物之間的相互貫通。
在進出口貿易中,關稅壁壘是雙方利益較量的有效方式,美德等發達國家通過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皮革產業在國際上的發展。隨著全球生態問題的加劇,環境與出口貿易之間的沖突愈加緊張,從過去的關稅壁壘逐漸演變為新型的綠色壁壘,它的產生對于我國皮革企業進出口貿易帶來了嚴重影響,使我國皮革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發展舉步維艱。近年來,歐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標與和法規,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皮革產品進入歐盟市場,例如被禁偶氮的含量、鎳釋放量、六價鉻和甲醛的含量,及歐盟化學品管理制度,綠色壁壘逐步成為一些國家保護自身利益、制約中國皮革產業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1]。
皮革企業在制造加工過程中存在著液體和固體污染。在皮革的加工制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其中污染物種類復雜,例如可溶性蛋白質、表面活性劑、重金屬鉻、染料以及樹脂等。許多皮革企業排污技術較差,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污標準,存在嚴重的液體污染,大量排放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除此之外,在加工制作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固體污染物,具體包括固體油脂、動物肉渣、廢棄皮料等,固體污染在處理時一般思路是采取降解,部分皮革企業通常會采用將工業固體污染物混入生活垃圾之中這樣的處理方式,如果采用焚燒或填埋這樣粗魯的方式進行處置,會給百姓的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危害[2]。
我國皮革企業大多由小型企業構成,這些企業過分著眼于對利潤的追求。企業管理者通常認為綠色、環保等政策是對自身企業快速發展的束縛,基層員工普遍文化素養不高,對于環保政策大多持有消極、排斥態度,因此在節能環保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成為口號,實際推行起來非常困難。
皮革產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為必不可少的因素。招聘難的原因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員工老齡化,大學生不愿入行等,并且皮革企業很少會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職工培訓以及設備更新等方面,因此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很難有大的上升空間。
一直以來皮革行業都被稱為污染型行業,并且選址大都在較為偏遠的地方,工作環境和薪資水平一般,剛畢業的本科生大都不愿意在一線從事長期的生產和技術研發工作,因此不利于培養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制約了高精尖人才隊伍的培養。近年來,皮革產業人才儲備能力較為薄弱,企業高水平人才流動率高并且容易出現空檔,特別是缺少有相關背景的交叉學科人才,這對于皮革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而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漏洞。
中國皮革行業的品牌發展因為起步晚、發展動力不足,遭受著重重市場擠壓。我國的皮革企業的目標只是一味的擴大企業規模卻沒有把品牌實力做強,因此皮革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依然處于弱勢。不可否認的是,品牌的價值和知名度始終是高端產品價值鏈中的頂層。近年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全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各行各業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都遭遇重創,皮革行業也不例外。過去很多以預付訂單為主的企業此時卻無力支撐,那些勉強維持生產的企業原料采購量也大幅減少[3]。原材料的緊缺導致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大幅提升,企業的利潤不斷收縮,國外皮革產品訂單驟減,給企業的生存帶來了嚴重威脅。
堅持創新驅動,培育新的發展潛能。我們應當善用創新思維,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力度,通過推進皮革制造全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努力提高質量與效益。通過深度融合,創建新的產業形態,努力培育出制革業中新的發展動能。
未來皮革行業改革的方向應當開發以“互聯網+”和大數據為依托的生產系統,主要體現在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管理兩個方面。一方面,采用先進設備實現自動化生產。設備可自主完成設定工序,降低了對工人的依賴性,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貨期,也有利于保證產品的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深度融合制革過程中的數據,實現生產過程數據的采集與反饋,有效解決各車間各自分散的問題,更好地掌握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實現動態監控與遠程故障的智能化管理。未來皮革產業將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使機械裝備由單一向綜合集成轉變,進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推動我國皮革行業實現由大變強。
我們應該以積極的心態看待綠色貿易壁壘,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國皮革產業應該抓住機遇并且面對挑戰,鞏固和提高中國皮革產業作為全球生產和出口大國的國際地位。
首先政府部門制定相應的綠色環保政策與法規,完善生態皮革產品規范與環保要求,加強相關綠色研發科技投入,促進皮革產業優化升級;其次應該鼓勵綠色經濟發展模式,為高要求的綠色產品與企業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皮革產業應當注重產品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既要保證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也要落實綠色營銷戰略,走可持續發展的營銷模式;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增加綠色產品附加值,對標準與要求進行及時動態追蹤;主動學習國內外皮革企業先進的綠色經營管理體系全方位掌握國際市場信息,不僅注重國內市場與環境的優化,也要重視國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皮革企業的發展模式需進行大幅調整,強化自身的風險應對能力,確保企業在面臨市場不確定性時可以應付自如。因此,皮革企業應當詳細分析自身優勢與不足,引進新型科技設備,提升資源利用率,采用清潔與可再生資源,有效實現環境成本控制,激發創新意識,推進新興技術應用與發展。
皮革產業園區可以建立新的污染處理模式,將治污企業與廢物利用深度融合。這一模式不僅可確保皮革企業實現內部體系的資源利用,還可以集中治理上下游企業廢棄物,一次性解決了整個產業鏈上多數企業由于資金困難造成的廢棄物無法治理問題。皮革企業應當提高員工的節能減排意識,嚴格遵守國家的綠色環保政策,對真正落實節能減排的部門給予獎勵。同時完善污染懲罰制度,對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浪費與污染現象予以杜絕,真正實現低碳經濟。
人才是提升皮革產業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在新形勢下,培養學科交叉型人才,推動皮革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產業基礎更好發展。
首先企業應著重改善企業工作環境,讓求職者更客觀地了解皮革產業的生產環境,與此同時創造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設法解決員工的困難,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讓更多的人才積極參與皮革行業的工作中來,擴大皮革行業人才隊伍建設。企業更及時完善工作獎勵機制,最大程度激發員工生產積極性,完善相關職業崗位標準體系,將工作能力與管理能力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提高企業技術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4]。其次應當合理利用人才培訓平臺。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合作,為皮革企業發展培養一支高水平的實用型人才隊伍。最后切實發揮政策引導作用,通過政策引導,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打破地域和人事關系等限制,對高層次人才和特殊人才開啟多途徑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
好的品牌效應會對皮革產業的效益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要整合品牌資源,精確目標市場,滿足多樣化消費群體的需求,確保品牌戰略收獲好的聲譽與收益。國內皮革企業應該整合優勢資源,攜手并肩,共同打造強勁的皮革品牌,提高企業的品牌競爭力。與此同時,還應當大力建設皮革特色區域,例如海寧皮革城、河北辛集皮革城等,提高區域品牌影響力,增強中國皮革品牌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性優勢。
在新形勢下,消費者面對市場中各類皮革消費品,通常會通過線上銷售平臺選擇價格更低、更有保障的消費品。電商渠道作為一種新穎的營銷模式,為皮革業的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皮革企業通過互聯網銷售,跨越時空的界限,不僅扭轉了傳統營銷中信息滯后的被動局面,為自身爭取更多更廣泛的市場空間,也有利于精準地確定多方向的市場定位,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5]?;ヂ摼W、大數據的發展掀起了一場扭轉全球產業格局的科技革命,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是中國皮革產業開拓海外市場的不二選擇。皮革產業的消費群體應該著眼于全球消費者,通過大數據與互聯網精確瞄準目標市場和產品定位,拓寬銷售渠道,降低成本,擴大國際貿易規模,實現中國皮革產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彎道超車,有利于幫助皮革產品出口企業走出困境,增強國際影響力。
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皮革產業應著眼于生產技術與設備管理等方面進行改善,吸引高水平人才隊伍,及時全方面掌握市場的發展動向。除此之外,皮革產業應當積極面對挑戰,秉持正確理念,使皮革企業能夠有效規避綠色壁壘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皮革產業走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道路。在探討與實踐中,傳統皮革行業應當發揮強有力的品牌效應,積極做好皮革產品的營銷和宣傳工作,提高皮革制品的國內外影響力與競爭力。中國皮革行業的完美轉型升級,對于未來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