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燦雷,何怡萍
(電子科技大學 中山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0)
中山市南朗街道兼具城市生活的便利性和鄉村生活的生態性,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可以結合本地特色和優勢,實現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和價值再造,打造文化主題鮮明、宜居宜游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
南朗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在2016年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翠亨村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左步村、南塘村被評為省傳統村落;翠亨村、崖口村被評為“廣東最美麗鄉村”。南朗還有楊殷故居、陸皓東故居、中山影視城、左步人文歷史展館、白企抗日游擊大隊展館、大車村蒂峰山石仔廟、崖口集益廟群(500羅漢廟)、云梯山森林公園、翠亨國家濕地公園、翠亨文化藝術創作基地等著名旅游景點。2020年,南朗鎮獲得第三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隨著深中通道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推進,南朗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應積極利用5A級景區、歷史人文底蘊、山水田園風光等資源加快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為南朗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孫中山故居是有名的歷史遺跡,早為海內外游客所熟知,本文不再介紹,本文重點其他旅游項目。
左步村為珠三角地區饒有名氣的歷史文化名村,先后榮獲“廣東省古村落村”、珠三角“最美鄉村”稱號。村內有名人故居、牌坊、閘門、古碼頭、匾額、碑刻等歷史遺存超百處。其中,有市級不可移動文物單位15處。近年來,左步村致力建設和振興美麗鄉村。左步村的歷史人文展館、左步書屋、風水林公園、古牛棚遺址文化公園,融入左步村豐厚歷史文化的3D彩畫街、稻田音樂節相繼建成或舉辦,傳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自然與藝術在左步村內融洽無間且相得益彰。崖口村被譽為“海上牧場、花園漁村”。崖口村以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為契機,依托生態農業的發展優勢,打造融宜居生活、現代農業、鄉村休閑旅游體驗功能于一體的、具有嶺南水鄉風貌特色的宜居宜游的生態農業型村莊。茶東村保存較大、較好、建筑風格獨特的明末清初建筑物,不少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朗擁有國家一級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擁有“國保”級物質文化遺產孫中山故居、茶東陳氏宗祠群和中山紀念中學舊址共3處;擁有“省保”級物質文化遺產陸皓東故居、楊殷故居、程君海故居等共7處;擁有“市保”級物質文化遺產貞義堂、楊心如故居、南朗祖廟等共11處。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朗飄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口蓮山歌等資源。
南朗紅色資源豐富,在民主革命時期,這里誕生了“省港大罷工”工運領袖的楊殷,中共中山縣委首任書記李華炤。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出現歐初、譚桂明、蕭子云等大批救國救民的革命戰士,橫門保衛戰、三山虎血戰、崖口伏擊戰等都留下了革命先輩的足跡。《廣東省革命遺址通覽·中山市》收錄了111個革命遺址,其中南朗有39處,超出全市遺址總數的三分之一。
南朗高中低檔次酒店齊全,且擁有較多特色民宿,能滿足游客的多樣化住宿需要。中高端酒店主要有希爾頓歡朋酒店、麗楓酒店、維也納酒店、凱里亞德酒店、格林豪泰酒店、新特亨泰酒店等;酒店式公寓有漢普頓度假公寓、一米云海度假公寓、海泉禧度假公寓等;民宿主要有禾田香野、禾舍書屋、青鳥小筑、田心里等。南朗餐飲業發達且獨具特色,有海港城、凱悅軒、鴿鳥軒等知名粵菜酒樓;有崖口人家、左步人家、紅樹林海鮮等知名農莊;有崖口煲仔飯、廣亮煲仔飯等網紅餐飲店。游客可以品嘗到崖口煲仔飯、崖口云吞等南朗特色美食,也可以品嘗到石岐乳鴿、三鄉瀨粉、小欖炸魚球、東升脆肉鯇、沙溪扣肉、禾蟲等中山特色的美食。
2017—2019南朗旅游業平均增長率為14.5%。2020年受疫情影響還接待游客152萬人次。南朗現在旅游線路主要包括:兩條省級旅游線路,一條是孫中山故里,一條是鄉村游。網上“孫中山故里線”主要景點為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微信公眾號;鄉村游主要包括中山影視城景區等小程序,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穩步發展。
1.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深度不足。南朗文化旅游開發還處于探索階段,對孫中山文化等的開發不足,缺乏互動體驗、游藝展演等,沒有彰顯出5A級景區的魅力。中山影視城主要以游客參觀、拍照為主,雖然有綜藝演出和北伐軍戰馬表演,但綜藝演出缺乏特色且品質不高,也不能全面反映孫中山文化。文旅業態老化陳舊,科技含量低。南朗多數景區缺乏創新活力,精品度假、戶外運動、文化創意、研學旅游、科技養生、紅色旅游等旅游新興業態在南朗尚未真正培育。
2.獨特優越的區位優勢發揮不顯著。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的推進、深中通道加快建設及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進一步落實,南朗的區位條件和未來發展潛力優勢日益顯著。但南朗文旅產業發展理念和思路還相對封閉和保守,與中山市其他鎮區及周邊城市相互間的交流、合作還比較少,沒有形成互助共贏的和諧局面。有待進一步攜手合作,開拓創新新局面。
3.文旅融合發展相關專業人才缺乏。從目前南朗從事文化旅游產業人員隊伍的能力來看,文化旅游產業從業人員的職業化程度和專業化技能水平均不太符合要求。一方面,缺乏既懂文化又懂旅游經營的復合型人才和知識創新型人才,導致文旅融合健康化、高端化發展缺乏智力支撐。另一方面,處于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一支專業文化素養強、職業素養佳的導游隊伍,能夠更好地給游客傳遞當地文化底蘊及內涵,但南朗綜合素質較高的導游人才十分缺乏,即使在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也難得見到導游服務。
加快孫中山故里旅游區的提升,實現快速發展和整體升級。積極引進文旅項目,組建文化旅游公司,進一步盤活翠亨賓館、翠亨舊村、停車場、翠亨大道兩側商鋪、蘭溪河兩岸村落等資源,高質量建設5A級景區。以孫中山文化為紐帶和動力,以翠亨村為原點,打造中國近代史研究基地。南朗擁有翠亨村、崖口村、左步村、欖邊村、沖口村等古村落,這些古村落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古樸自然、民風淳樸,富有濃郁的嶺南鄉土文化特色。因此,深度挖掘各村的歷史文化,聯合開發、連片發展,打造集生態旅游、科普教育、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目的地。
整體統籌紅色資源發展規劃,積極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產業鏈,使紅色旅游與紅色文化開發深度融合,強力打造“拿得出、叫得響”的紅色旅游品牌。廣泛收集革命歷史文物,挖掘景區景點人文歷史內涵,深入研究其精神實質,打造紅色主題文化。要重視旅游活動的參與體驗性,做到“紅色游中學,學中紅色游”,通過實地參觀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觀看教育影片、參加戰爭體驗團、舉辦紅色書法展等方式,將紅色精神植根在廣大民眾心中。
1.擴大“崖口鄉村藝術季”影響力。將現存的崖口本土文化(如飄色文化、農耕文化、漁家文化等),轉化為有特色主題的藝術節。如舉辦稻田音樂會,打造獨具特色的“稻田+鄉村生態游+音樂節”的文旅模式。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實現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融合,擴大“崖口鄉村藝術季”的影響力。
2.大力支持橫門興辦“開漁節”。“橫門漁港”有山有海有田園,擁有得天獨厚的近海風光,地處咸淡水交界處,盛產各種海鮮,如水蟹、海鱔、沙蝦和橫門魚干等,海鮮美食以其獨特的風味而遠近聞名。逐步整合橫門的漁業、漁船、漁村、漁俗文化資源,開展出海巡游、品嘗海鮮、觀賞漁俗、體驗漁事等一系列活動,展現漁鄉風情魅力,把“開漁節”打造成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和城市IP。
3.鼓勵發展特色民宿產業。細化落實《中山市民宿管理暫行辦法》,打造“統一標識、集中宣傳、品牌經營”的環山、面海、近田、入村的南朗民宿體系,鼓勵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和公司與廣州、深圳等國內外知名民宿、酒店、文創等文旅品牌合作,深度挖掘村落資源和文化內涵。重點在翠亨、崖口、左步、欖邊村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民宿,展現村落本真的歷史文化,把民宿產業做精做細。
采取線下、線上等多種培訓方式,提高文化和旅游市場行政管理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服務好的文化和旅游市場人才隊伍。組織實施輪訓計劃,提高旅行社、在線旅游企業、星級飯店高級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組織開展研培計劃,提升導游、演出從業人員、網絡文化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網絡表演和旅游民宿等新興業態的人員培訓。
南朗需要從整體謀劃好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使旅游生態和文化內涵呈現獨特、有機的融合。要著力推動旅游發展從單一景點景區向全域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轉變,提升旅游文化美譽度和吸引力。要積極探索故居游、紅色游、鄉村游、研學游、休閑游等多樣文旅產品,充分利用新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手段,增強文化和旅游的內生動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