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良華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金鳳鎮畜牧獸醫服務站,四川 南充 637951)
為降低疫病風險,避免觸碰環保高壓線,養殖場建設需注意以下事項:
養殖場建設必須符合養殖環保及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得建在禁養區內(主要是飲用水源保護區、城鎮居民區和文化教育科研區、風景保護區等),不得占用基本農田。
盡量節約用地,場區占地總面積按每出欄1 頭肥豬2.5~4 m2或每頭繁殖母豬40~50 m2,總建筑面積按每出欄1頭肥豬1.2~1.5 m2設計。樓式豬舍較傳統豬場節省土地70%,且按豬的不同階段分層飼養,利于批次化生產及疫病防控,正逐步受到推崇。
3.1 遠離隱患區域
3.1.1 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主要交通干線和居民區至少0.5 km,且處于居民區的下風向。小于規定選址距離的需從飲水污染、自然人工屏障、主風向、群眾反映等方面進行風險評估。
3.1.2 遠離周圍養殖場至少0.5 km,而要建立高度健康的豬場,豬場間距至少達3 km,特別是支原體、豬流感、PRRS三大最難消滅的風媒傳播疾病,除了注意選址之外罕見有效的防范措施。
3.1.3 不選低洼潮濕之地,選址要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既減少生病又利于畜禽生長。
3.2 合理規劃布局 養殖場內應分為管理區、生產區、廢棄物及無害化處理區三大部分。管理區和生產區應位于上風向,廢棄物及無害化處理區應位于下風向,各區相距50 m 以上。另外,隔離間、消毒池的配備及凈道、污道分開也很重要。
3.3 生物安全單位最小化 傳統的一點式布局在發生烈性傳染病時極易出現“一鍋端”的情形,經驗表明,生產區按照生產階段布局,實行兩點式或三點式飼養,可降低疫病風險。同時,在每個車間建成水泥實體圍欄小間,便于拔牙處理。
3.4 防范有害生物 修建環繞豬場的實體圍墻,與周圍環境有效隔離。在生產車間外圍可鋪設一條深25~30 cm、厚15~20 cm的石子防鼠帶,或者挖防鼠溝注入燒堿溶液用于防鼠。安裝防蚊窗阻止蒼蠅蚊蟲侵入圈舍。有條件的可安裝防鳥網。
4.1 獲取環保資質 年出欄生豬5 000 頭以上或涉及環境敏感區域的應提交環評報告,年出欄生豬5 000頭以下的應提交環評備案號。
4.2 配套環保設施 按照環保要求,配套建設規模適宜的干糞棚、勻漿池、沼氣池、糞污儲存池等廢棄物處理設施。其中,干糞棚至少10 m2;勻漿池10~20 m3;沼氣池,存欄500頭以下,50~100 m3,存欄500頭以上,大于100 m3;儲液池,按出欄1 頭豬建1 m3儲液池計算。對養殖廢氣的處理也是新趨勢,特別是樓式豬舍,有的采用煙囪原理,將廢氣集中收集處理。同時,按存欄1 頭母豬或常年存欄2 頭或年出欄3 頭豬單位配套1 畝地的標準,配套足夠的糞污消納用地。
4.3 采用節水工藝 減少養殖排污量的重點在于節約養殖用水,傳統的鴨嘴式飲水、水沖糞工藝以及水泡糞工藝的用水量都較大,生產實踐證明,采用飲水碗、漏縫地板、干稀分離等設備及工藝,可減少大量的養殖用水,減輕糞污處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