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膽囊良性疾病,國內外臨床指南均推薦將膽囊切除術作為治愈手段。臨床醫師應科學掌握膽囊良性疾病的手術指征:①膽囊結石,無論是否有癥狀;②有相關并發癥,如繼發性膽總管結石、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③具有膽囊癌危險因素,如膽囊萎縮、充滿型結石、瓷化膽囊、膽囊壁增厚(≥3毫米)、膽囊腫瘤性息肉等;④合并先天性胰膽管匯合異常、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肥胖與糖尿病等;⑤膽囊畸形等。
符合上述手術指征中任一項的患者,應擇期行膽囊切除術。膽囊炎急性發作時,視實際病情采取保守治療或急診行膽囊切除術;對于無法耐受手術切除或因局部炎癥嚴重不適宜急診手術的患者,可先行膽囊引流術,再擇期行膽囊切除術。而對于無癥狀的膽囊良性病變,當具有發生膽囊并發癥或癌變的危險因素時,應及時行膽囊切除術。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已成為膽囊良性疾病的首選手術方式。開腹膽囊切除術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已逐漸被LC所替代,目前亦不推薦機器人膽囊切除術、經自然腔道內鏡膽囊切除術。由于保膽術后結石復發率高,且保膽術后的膽囊是發生膽囊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堅決反對對膽囊良性疾病實施“保膽取石”“保膽取息肉”、膽囊部分切除術等治療。藥物溶石、排石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經皮膽囊碎石溶石等,因危險性大,已被臨床證明基本無效,不作推薦。(《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專家共識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