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遠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232200)
豬病預防和治療前,診斷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如豬病診斷出現錯誤,將會陷入治療誤區,延誤最佳的防治時機,增加病豬死亡率。當前,豬病診斷中暴露出諸多的問題,嚴重影響豬病的實際診斷與后期的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必須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實際的解決,才會具備有效的意義。尤其是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隨著死亡率的上升,人們對于生豬疾病的用藥越來越隨意,這樣不僅沒有發揮獸醫在豬病治療過程中的作用,而且還造成了生豬健康方面的隱患。
在藥物殘留于動物的組織與器官中,會通過食物鏈傳輸到人體,造成人體的危害,所以,我們對動物進行用藥的過程中,對于一些淘汰和違禁藥物要進行禁止。但是,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飼料者為了更好地促進動物的生長和疾病的控制,利用一些違禁藥物在飼料中進行添加劑的使用,往往會使得藥物殘留較多,比如使用瘦肉精、類固醇激素、鎮靜劑等,都會產生對動物和人體的不良影響[1]。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休藥期的實行,能夠使藥物更好地進入到動物體內,進行有效地吸收轉化,從而使得藥物能夠完全排除到體外,所以,我們在進行藥物控制疾病的過程中,要注重休藥期的調整,調節休藥期和用藥劑量之間的關系。比如飼養者在進行動物飼養的過程中,對休藥期所使用的獸藥,進行有效地調整,按規定遵守需要其中的要求,對一些藥物飼料添加劑劑量的控制,避免獸藥殘留在動物體內超標。
由于當前存在耐藥菌,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過度使用藥物會導致交叉感染時,動物本身產生一定的抗藥性。比如,在一些較為強大的細菌出現時,藥物不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產生了一定的抵抗性能。
在當前的動物養殖過程中所出現的疫病較多且較為復雜,為了更好地提升經濟利潤,對動物進行治療會濫用藥物,比如在進行養殖的過程中出現疾病或者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動物的上市流通濫用抗生素,一些高效的抗生素會使得大量的藥物進入動物體內,不能夠被有效地吸收轉化,從而造成藥物殘留在動物體內。
首先,飼料廠在進行飼料制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一些交叉污染,導致盛放藥物的容器儲存飼料,或者是沒有進行一定的消毒和清掃,飼料加工過程中出現獸藥污染。其次,由于獸藥的大量使用,使得動物沒有完全的吸收,通過自身的排泄系統排除到環境中,沒有對飼養過程中所利用的場地和器具進行消毒,造成環境污染,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從而引起獸藥危害[2]。
比如,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沒有按照藥品的內容來進行使用,造成藥物殘留。養殖者在進行養殖過程中添加一些不合法、質量較低的藥物添加劑,藥物注射到動物體內后沒有進行標記,導致重復注射。同時,在飼料配置過程中進行添加劑的使用,且沒有按照標準來飼養,相關企業在對藥物檢測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能使用當前先進技術,從而使自身對藥物的使用存在一種僥幸心理,導致生豬疾病治療的過程中濫用藥物。
在豬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獸醫要重視生豬的疾病表現,另外,養殖戶也要注意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觀察生豬的日常表現,在發生一些異常現象之后及時進行觀察和治療,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盡快進行生豬的疾病診斷和治療。在發生疾病之后,獸醫要對生豬的疾病臨床狀況進行觀察,盡快將生豬的疾病癥狀與生豬的各類疾病相對應,但是不能盲目進行生豬疾病的診斷,因為許多生豬的疾病之間存在著許多相似的癥狀,也不能盲目地相信生豬的臨床癥狀,以免產生診斷錯誤的現象。在獸醫根據其臨床癥狀進行診斷后,需要在治療之前對生豬進行詳細地檢查,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死亡或者大面積的疾病暴發,就可以進行病豬的解剖,看病理變化并進行研究,找出引發疾病的原因,從而更好地進行生豬的疾病治療,盡快恢復健康,縮小疾病對后期發展的影響。
在進行患病的生豬的臨床癥狀的觀察或者在進行病理的解剖之后,分析并判斷生豬疾病的原因,在確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后,要根據生豬臨床表現出的癥狀進行治療。這個過程需要建立在進行生豬的全面檢查以及正確判斷疾病的類型的基礎上,否則進行錯誤的治療反而有可能會加重生豬的病情。在進行生豬疾病治療用藥的過程中,獸醫也不能盲目的進行藥物的選擇,盡量在治療生豬疾病的過程中選擇藥效高、毒性低、副作用小的藥品進行治療,以此來達到高效、快速治療的目的。在藥物的選擇上還要減少對抗生素類藥物的選擇和治療,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藥物的使用對生豬健康的影響和危害[3]。
目前在治療生豬疫病時常見的用藥途徑包括肌肉注射、口服、外敷、靜脈注射等,且每種用藥方式針對的疫病種類不同,因此最終的的治療效果也不相同。在選擇正確藥物的基礎上,還要根據想要藥物發揮的效果來選擇用藥的方法,以此來達到獸醫想要藥物作用在生豬身體上的效果。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選擇藥物治療的方式,例如:在生豬的病情嚴重的時候,尤其是在危及生命的時候,就不能選擇采用口服的方式來進行藥物的使用,往往在這個時候生豬自己也沒有能夠吞咽藥物的動作,那么就可以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讓藥物盡快的作用于生豬身上,盡快的恢復生豬的健康。當生豬的病情處于一個較輕的時候,就可以采用肌肉注射藥物或者選擇口服拌在飯里的藥物,以此來讓藥物作用于生豬的身體,在吃藥的過程中達到治療疾病和恢復健康的狀態。在生豬的生長過程中,皮膚病也是一個非常容易出現的疾病,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靜脈注射或者口服藥物可能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那么就可以采用外敷藥物的形式,尤其是對于一些中草藥藥物來說,外敷也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
在選擇合適的藥物以及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后,進行藥物劑量的選擇也十分的重要,對于藥物來說,“是藥三分毒”,那么獸醫如果不能準確的把握藥物的用量以及藥物使用的頻率,那么較多的藥物使用可能對生豬的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那么劑量較小的藥物可能對生豬的疾病起不到一定的作用,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獸醫準確的進行藥物用量的把握,以恰好的藥物來作用于生豬的疾病,達到一個治愈的狀態,保障生豬的身體健康。當前,在用藥過程中,必須保證藥物的劑量符合實際要求,不能過大或者過小,藥劑本身就有其嚴格的劑量規定要求與算法,該算法是在多次實驗后論證的結果,且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所以,獸醫在治療的實際過程中,必須對說明書中的劑量進行嚴格規范,從而使得藥量得到實際的確保。此外,在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必須要遵循相應的間隔時間,不能沒有時間規律,必須要對其做好相應的間隔時段,這樣才能保證藥效發揮的最大化,從而起到治療的最終效果[4]。
2.5.1 注意一癥多病的診斷
在對豬進行診斷分析時,不能光通過表面現象草率的下定論,透過現象看本質,對造成同一癥狀或者相似癥狀的不同疾病要進行仔細辨別。比如生豬皮膚表面出現發紅、發紫的情況,診斷人員在進行診斷時要同時考慮豬附紅細胞體病、豬瘟、豬鏈球菌病、副豬傷寒病、曬傷等,這幾種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豬皮膚發紅。這就要求診斷者在進行診斷時,不能光論某一癥狀判斷其病因,還有結合其他的癥狀表現,多個方面尋找病因。
2.5.2 重視實驗室診斷
在病豬的治療階段,對病癥進行開法拿藥,不能僅憑獸醫過去的治療經驗,這樣有可能造成誤診,對病情造成不良后果。不同地域、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有的疾病臨床癥狀非常相似,難于作出準確的判斷。有的病原體會隨著時間在豬體內進行變異,有的病豬對某種藥物具有耐藥性。對疾病診斷不準確,隨意用藥施藥,不僅及時醫好病豬,還會造成醫藥浪費,導致疾病蔓延。獸醫在生豬的疾病診治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不能依據經驗來進行疾病類型的診斷,更多的是需要依據科學和儀器來進行疾病類型的分辨[5]。
綜上所述,現代我國獸醫在生豬治療的時候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這樣會對生豬養殖業的發展造成損害,且會對豬肉市場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獸醫在進行生豬的已經檢測和治療的過程中,要根據生豬的臨床癥狀進行生豬疾病類型的診斷,并選擇合適的藥物,并采取合適的用藥數量和方式,來進行生豬疾病的最好治療,盡快地恢復生豬的身體健康。這時就要求獸醫在實際用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規定,對藥理知識熟記于心,對相應的經驗與教訓進行及時吸收,從而使得我國養殖事業獲得健康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