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佩?拉臘因、張佩佩
美國《美洲季刊》網站1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在拉美不斷發展的存在 隨著中國增長放緩及其對歐美投資下降,一個爭論浮出水面:近年來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LAC)的投資與整體經濟影響力是否已消退?盡管某些方面確實有所下降,但重要的是要考慮全面情況。要做到這一點,需密切關注中拉經濟往來四大支柱一外國直接投資(FDI)、官方貸款、貿易和基礎設施一一的近期趨勢和未來軌跡。
投資保持穩定據保守估計,2016年以來,從中國流入LAC的FDI一直穩定在年均45億美元以上??紤]到同期中國減少全球投資,尤其是對美國和歐盟的總投資驟降,這非同尋常。LAC的韌性使該地區成為中國投資的更重要目的地。2016年前,該地區在中國年度FDI流出量中占比不到3%。如今很可能增至5%至10%。LAC吸引中國投資能與歐美不相上下,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貸款大幅下降中拉經濟往來的第二大支柱是官方貸款。盡管貸款呈下降趨勢,但FDI保持穩定甚至還在增長。二者的目的和受益方也存在差異。貸款是由中國公共部門債權人提供,以支持LAC的公共部門項目。FDI更有可能涉及公司的直接參與。盡管二者并非相互排斥,但FDI已取代政府間貸款成為中拉資金流動的主渠道,該事實表明雙邊經貿關系日益根深蒂固且私營部門參與程度與日俱增。
貿易依然強勁貿易是中拉經濟往來第三個、也是最穩固的支柱。過去20年來,中拉商貿關系呈指數級增長,鞏固更廣泛的雙邊關系并為中國投資和其他經貿往來提供切入點。多年來,在強勁的經濟互補性支撐下,中國鞏固其作為智利、秘魯和巴西等國最主要貿易伙伴的地位,并且目前正與烏拉圭等國就自貿協定進行溝通,同時正與厄瓜多爾敲定有關協定。中拉貿易強勁且持續增長,2021年達創紀錄的4500億美元。在中短期,雙邊貿易額可能出現波動,但雙邊貿易的長期前景看來非常樂觀,因為中國對LAC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存在。同樣,從LAC消費者和進口商的角度來看,中國商品和包括技術在內的服務出口也很可能繼續在該地區保持競爭力并受到歡迎。
中國在基礎設施(競標)方面仍領先于競爭對手中國通過積極參與該地區基礎設施公開招標成功地加強中拉關系。在這個對基礎設施存在大量需求的地區,這些項目一美歐競標者要么被擊敗,要么根本沒參與競——顯而易見的戰略性更切實地彰顯中國的經濟領導地位。
對該地區的決策者來說,在展望前方可能的道路時,對當前中拉經貿關系一 括這四大支柱——保持清醒和及時的評估至關重要?!ㄗ髡邽橹抢柏斦块L費利佩?拉臘因和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研究員張佩佩[音],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