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穎,楊艷景,閆娟,祁潔
子宮腺肌病為臨床育齡期婦女常見疾病,且其發病率逐漸趨于年輕化。主要以子宮肌層內侵入子宮內膜間質及腺體并生長于其中為發病機制,伴有周圍基層細胞增生及肥大等病理性改變[1-2]。子宮腺肌病主要以不孕、痛經進行性加重、經期延長及經量增多等為主要癥狀[3]。由于經量明顯增多及疼痛較為嚴重,可對病人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造成明顯影響。目前,高強度聚焦超聲為治療子宮腺肌病最為常見的物理方法,具有可重復使用、無放射性污染、對麻醉要求低及無出血等優點,效果較好[4]。但是高強度聚焦超聲也存在治療病灶不夠徹底的缺點。譚惠蓮等[5]研究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腺肌病取得較好效果。石利香[6]研究顯示,補腎活血散瘀湯治療子宮腺肌病可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癥狀,防止復發。但是目前未有將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用于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相關研究,故本研究為探究其療效,對子宮腺肌病病人使用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并分析其療效及對病人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7—12月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0例子宮腺肌病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超聲組(55例)和聯合組(55例)。納入標準:(1)所有病人經影像學檢查均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與治療規范》[7]中子宮腺肌病的診斷標準;(2)所有病人均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中腎虛血瘀型診斷標準;(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病人;(4)適用且為首次接受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病人。排除標準:(1)進行手術治療病人;(2)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或心血管疾病病人;(3)合并惡性腫瘤及近3個月接受激素治療病人。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兩組病人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子宮腺肌病110例基本資料比較

表1 子宮腺肌病110例基本資料比較
1.2 方法超聲組給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使用購自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JC200型),治療參數:焦點大小為2~11 mm,焦域聲強為6 000~9 000 W∕cm2,焦距為145 mm,頻率為0.8 MHz,治療頭功率為0~400 W可調。病人取俯臥位,根據定位資料及MRI成像確定病灶及子宮位置、測量病灶范圍及治療區域通道顯像情況,通過移動機械運動控制裝置在實時超聲影像監測下確定欲治療范圍。使用水囊將治療區域的腸管推移至輻照靶區外,取θ角為90°,層間距為5 mm,以點掃描,制定治療區域。治療覆蓋區方式:點-線-面-塊。治療過程以超聲進行實時監控,與掃描的MRI圖像相結合,根據聲像圖設計靶區層面,開始治療層面選擇中間次層面,治療靶區以焦點逐層覆蓋,實時超聲顯像出現灰度增高區域或片狀回聲為治療有效標準,病灶范圍由所有治療層面灰度覆蓋則治療結束。治療策略:開始治療時由短周期1 s on∕3 s off、低功率200 W∕cm2開始,根據病人反映逐漸調整發射周期及發射功率,若病人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或腹壁灼燒感時應立即停止發射聲波并調整治療區域。術后給予抗生素治療3~7 d。聯合組在超聲組的基礎上給予補腎活血散瘀湯(鬼箭羽、延胡索、赤芍、川芎、當歸、紫河車、菟絲子各10 g,青皮6 g)口服,由藥劑師統一熬制為400 mL,分早晚兩次餐后0.5~1.0 h服用,每天1劑。兩組均治療3個月。
1.3 指標(1)免疫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病人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以散射比濁法檢測血清補體C3、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C3、C4試劑盒由德國西門子醫學診斷產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西門子全自動蛋白分析儀(BN-Ⅱ)及配套試劑。(2)月經改善情況,分別于治療前后以月經量評分評估病人月經量,以月經失血圖評估月經量[9]:血染面積基本占滿衛生巾為重度,記為20分;血染面積占衛生巾的1∕3~3∕5為中度,記為5分;血染面積占衛生巾的1∕3為輕度,根據衛生巾使用數量及衛生巾評分計算總分,大于100分即為月經量超過80 mL,月經量過多。分別于治療前后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病人疼痛程度,共0~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分值越高表示病人疼痛越嚴重。(3)中醫癥候積分,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評估病人治療前后中醫癥候積分,包括經期或經前小腹痛(6分)、情志抑郁或煩躁易怒(6分)、經血暗紅或經行不暢(2分)、經期或經前期乳房脹痛(2分)、行經不規律(2分)、經量異常(2分)及肛門墜脹(2分)等癥候,分值越高表示情況越差,取總評分之和。(4)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分別于治療前后以B超測量病人子宮體積大小(π∕6×子宮前后徑×上下徑×左右徑)。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月經干凈后3~5 d抽取病人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以化學免疫法及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并對比兩組病人疼痛、皮膚燙及陰道流液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2.0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免疫功能、月經改善情況、中醫癥候積分、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為計量資料,使用表示,組內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為計量資料,采用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免疫功能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補體C3、IgA水平明顯降低,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兩組血清IgG明顯升高,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升高(均P<0.05);兩組血清IgM、補體C4水平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子宮腺肌病110例血清補體及免疫球蛋白(Ig)比較∕

表2 子宮腺肌病110例血清補體及免疫球蛋白(Ig)比較∕
2.2 月經改善情況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月經量評分、VAS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3。
表3 子宮腺肌病110例月經改善情況比較∕(分

表3 子宮腺肌病110例月經改善情況比較∕(分
注:VAS為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
聯合組治療前治療后超聲組治療前治療后t,P值兩組比較t,P值治療前治療后55 55 102.78±10.68 61.25±6.32 103.65±11.12 72.78±7.42 17.13,<0.001 0.42,0.676 8.77,<0.001 4.23±1.23 1.76±0.56 4.28±1.27 2.34±0.68 9.99,<0.001 0.21,0.834 4.88,<0.001images/BZ_140_1281_335_2240_389.pngimages/BZ_140_1281_560_2240_618.png
2.3 中醫癥候積分與治療前[聯合組(18.25±2.34)分,超聲組(17.89±2.15)分]比較,兩組治療后中醫癥候積分[聯合組(11.26±1.57)分,超聲組(13.78±1.78)分]均明顯降低(t=18.40,10.92,P<0.001),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t=7.87,P<0.05)。
2.4 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均明顯降低(P<0.05),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4。
表4 子宮腺肌病110例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比較∕

表4 子宮腺肌病110例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子宮體積比較∕
聯合組治療前治療后超聲組治療前治療后兩組比較t,P值治療前治療后55 55 125.78±15.62 70.14±7.58 126.64±15.71 94.23±10.64 0.29,0.774 13.68,<0.001 1658.24±256.78 1310.67±175.62 1651.74±256.01 1478.36±210.54 0.13,0.894 4.54,<0.001images/BZ_140_1281_1247_2240_1302.pngimages/BZ_140_1281_1472_2240_1531.pngimages/BZ_140_1281_1702_2240_1760.png
2.5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聯合組出現陰道流液情況1例,皮膚燙3例,疼痛6例,超聲組出現陰道流液情況2例,皮膚燙4例,疼痛8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腺肌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甚至還可引起不孕[10-11]。目前物理療法及藥物療法為臨床治療子宮腺肌病常用的保守方法,可保留病人子宮。近年來,高強度聚焦超聲作為非侵入性方法逐漸用于治療子宮腺肌病。廖紅等[12]研究顯示,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病可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癥狀。高強度聚焦超聲利用生物學效應及超聲波特性消融病變進行治療,通過將低聲強超聲波的能力在體內病灶處聚焦,進而達到破壞病灶但不損傷周圍組織的目的[13]。在治療過程中,高強度聚焦超聲能夠瞬間將病灶溫度升至60~80℃,進而使局部組織發生不可逆性壞死,可同時殺滅間質細胞、腺體細胞及平滑肌細胞,進而減輕病人疼痛,改善臨床癥狀[14-15]。
子宮腺肌病在中醫中屬“不孕”“癥瘕”“痛經”等范疇,主要以氣滯血瘀為病機[16]。本研究認為子宮腺肌病多由腎氣虛弱引起瘀血阻滯,血瘀為標,腎虛為本,虛實夾雜,血瘀腎虛并存,因此應補腎氣、充腎陽,進而推動血氣運行,利于水濕運化及瘀血吸收,去瘀血則除病痛[6]。因此,臨床治療應主要進行補腎益氣,同時兼顧活血化瘀。補腎活血散瘀湯主要成分為鬼箭羽、延胡索、赤芍、川芎、當歸、紫河車、菟絲子、青皮,其中紫河車、菟絲子可從根源補腎,能補腎益氣,通暢氣機;青皮、延胡索可行氣止痛,利于活血化瘀藥物的發揮;當歸、赤芍可活血行血,進而去瘀血,消散癥瘕積聚;川芎可治療氣滯、血瘀,與鬼箭羽配合使用可散瘀止痛、破血通經。諸藥合用可活血散瘀、補腎益氣[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月經量評分、VAS評分、中醫癥候積分、子宮體積均明顯降低,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提示,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病可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癥狀,減輕疼痛,與石利香研究結果基本一致[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可標本兼治,起互補作用,進而提高治療效果。阮青青等[17]研究顯示,子宮腺肌病的發生與免疫功能異常密切相關,子宮腺肌病是由免疫失衡導致。其中IgM、IgA、IgG為臨床常見的免疫因子,免疫功能障礙發生時IgA升高,IgM、IgG降低;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C4可促進吞噬、活化補體,機體發生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時其水平升高[18-20]。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補體C3、IgA、血清糖類抗原CA125水平明顯降低,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降低;兩組血清IgG明顯升高,且與超聲組比較,聯合組明顯升高;兩組血清IgM、補體C4水平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功能。可能是因為兩種治療方式聯合可通過調節病人免疫因子及免疫細胞水平調節機體內免疫平衡進而達到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目的。本研究還發現,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病病人較為安全。
綜上所述,補腎活血散瘀湯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子宮腺肌病病人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免疫功能,安全有效,效果顯著。但是本研究納入樣本量相對較少可能影響結果偏倚,還需在以后研究中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