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倩 李雪君 孟憲麗 國林曉 丁元慶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醫護理是臨床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內容既豐富多彩,卻又深奧難解。為此,通過臨床實踐發現營衛理論不僅可以完美地闡釋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發生與病理變化[1-5],而且能夠指導完成飲食護理、情志護理、行為護理等,進而用以指導辨證施護、施術、施教、施養。使中醫護理工作的全部內容在營衛醫理論指導下完成。應用營衛理論指導中醫護理,能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技能,體現中醫護理特色。論述如下。
《黃帝內經》提出生命活動依賴營衛,用以認識人體功能與解釋疾病現象。
1.1 營衛概念《黃帝內經》將循行人身,周而復始的精氣以營、衛命名,分別稱為營氣、衛氣,簡稱為營衛[6]。
營氣,簡稱營。營的本意是指“環周無端,營運不休”?!夺t旨緒余·上卷》曰:“營氣者,為言營運谷氣,入于經隧,達于臟腑,晝夜營周不休……營是營于中”。
衛氣,亦稱衛。衛者,“環繞”之謂。衛氣能環繞人體,有護衛保障功能?!夺t旨緒余·上卷》曰:“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衛是衛于外”。
1.2 營衛生理
1.2.1 營衛同源于飲食水谷營衛由水谷精微化生,脾胃是化生營衛的主要臟腑?!鹅`樞·五味》:“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別出兩行營衛之道”。
1.2.2 營衛性狀 功能不同營衛雖同源于飲食水谷,但是其性狀、循行、功能有別。營是水谷之精氣,營氣源自水谷,其氣清柔,善于滋養,故曰營為水谷之精氣,屬陰?!夺t旨緒余》說:“營氣者,乃陰精之氣也”。故又稱營陰。衛是水谷之悍氣。衛氣善行,運行迅捷,不拘于血脈,循行途徑多端,《素問·痹論》曰:“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脈也”。亦稱衛陽。營衛俱為水谷之精氣。惟其性狀不同,陰陽屬性有別,故有營衛之分。營衛相伴,運行周身,分之則曰營氣衛氣,合稱營衛。
1.2.3 營衛運行不息營衛循行路徑有別。營入脈則化血,故行于脈中。衛氣慓疾滑利,善行不居,一身上下無所不至?!饵S帝內經》所謂衛氣“不能入于脈”,是說衛氣循行不受經脈限制。營衛能循行布散于周身,以為營養與生化之用。營衛周流布散,無休無止,以脈為通路,《靈樞·經脈》:“谷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因而營衛與血壓、脈搏相關[7]。
1.3 營衛功能
1.3.1 溫化長養溫煦是衛氣的基本功能。臟腑百骸、陰血津液皆賴衛氣溫化育養。《讀醫隨筆》記載:“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以其溫煦,故能維持體溫。
1.3.2 滋養臟腑百骸營衛充養身軀,有生長化育之用,臟腑氣化活動的物質基礎。《讀醫隨筆》記載:“營氣者,濕氣也。凡經隧之所以滑利,發膚之所以充潤者,營氣之功用也”。
1.3.3 鼓舞氣化氣化是臟腑基本功能。營衛既是氣化活動的產物,也是臟腑氣化之動力。衛氣推動臟腑氣化,能納化飲食水谷,并使津液、糟粕各行其道。
1.3.4 抵抗邪氣 防治疾病營衛能夠御邪防病,有衛外之用。營衛陰陽屬性有別,其衛外功能不同。衛氣是衛外之主導,故為御邪之本。《靈樞·禁服》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由此,后世醫家大多強調衛外是衛氣之用?!鹅`樞·本臟》說:“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致密矣”。通常衛外多被認為是衛氣之功用,營氣在衛外中發揮的作用被忽略。營陰涼潤,故能制熱。營陰能潤澤臟腑肌腠,制約陽熱之氣,具有御邪防病、營養機體、促進康復等功能。營屬陰,《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營氣匱乏,一則陰不制陽,以致蘊生里熱;二則不能抵抗內外之溫熱病邪,易感邪而發生溫熱病證。大凡發熱性病證,其御邪防病之力離不開營衛,其中營陰是制約發熱之主力,若營陰不足,抵御熱邪無力,則邪氣難去,甚則深入心營。營陰衛陽,合力衛外。營衛化于水谷精微,功能多樣。營衛以其滋養功能而潤養五臟六腑,推動鼓舞氣化活動,產生包括御邪防病在內的各種生理功能[6]。營陰能制約溫熱邪氣,衛陽能抵御寒濕諸邪。營衛同源同行,生理功能各有偏重,但合力衛外是機體健康的基本保障。
1.3.5 化氣生血營衛是生化氣血的重要物質。水谷化生營衛,營衛入于脈,化為氣血。
1.3.6 參與呼吸循環飲食、呼吸是機體內外物質交換的途徑。營衛化于水谷,又推動臟腑氣化,為呼吸之用,由此參與物質代謝過程。衛氣與呼吸之氣合成宗氣,以成呼吸之用。宗氣推動呼吸,從而鼓舞營血循脈而行,營周不休?!鹅`樞·邪客》曰:“故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衛氣與宗氣參與呼吸、循環;營氣入于脈中,乃化而為血。衛氣參與生成宗氣,宗氣復能推動心肺運行營血循脈而行[6]。參與呼吸、循環而能維持血壓是營衛的重要功能,故通過呼吸、脈搏、血壓當能感知營衛功能狀態。
1.3.7 衛氣參與運動與感知覺人體的運動由肌肉主持,而衛氣能溫分肉,故為運動之動力;營氣滋潤以充養肌肉為運動功能之基礎。臟腑百骸、五官九竅籍經脈貫通一體,營氣血脈為養,衛氣能溫煦,兼能為君主之使[6]。這是衛氣慓疾滑利的主要體現。
1.3.8 睡眠與覺醒睡眠覺醒是生命現象的2種狀態。陰平陽秘,營衛和調是睡眠發生的基礎[8],營衛消長出入直接影響睡眠覺醒狀態。
1.3.9 維持陰平陽秘人身不外陰陽,陰陽賴營衛以充養化育。營能化血而陰生,衛能化氣則陽長。營衛調和以達陰平陽秘。依據《黃帝內經》論述結合后世醫家相關認識,營衛功能可概括為[9]:①營衛與臟腑互為主持,營養是基本功能;②衛氣是呼吸之動力;③營衛共同參與血液循環;④產生維持并調節體溫;⑤營氣構成體液,衛主氣化、調節水液代謝;⑥營衛御邪防病;⑦影響寤寐;⑧與神經功能、肌肉生長功能相關;⑨參與精神神志活動。
2.1 體溫單與基礎護理基于體溫單可以掌握患者的基本生命信息,并借以初步了解代謝狀態。
2.1.1 生命體征體溫,正常體溫與代謝、調節功能相關,由營衛參與并主持。脈搏,反映心肺功能狀態,還與體溫以及代謝相關。呼吸,反應肺功能、循環、代謝以及精神狀態等。血壓,主要由心臟、循環功能、血容量決定,又與精神、情志、睡眠等相關。可以說,飲食化生營衛,營衛影響血壓。中醫認為,心主營,肺主衛,故呼吸、脈搏、血壓能反映心肺營衛狀態。
2.1.2 出入與代謝狀態出入量以及呼吸關系到營衛、津液、清氣攝入、濁氣排出,與生命密切相關?!端貑枴ち澆叵笳摗罚骸拔逦度肟?,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2.1.3 睡眠與精神①睡眠。營衛與睡眠密切相關。陰陽消長,寤寐有時。睡眠與覺醒是人類應日節律而進化出的生命現象,陰陽消長是內在發生機制。同理,疾病也會因此而有晝夜變化。②精神、情志。精神、情志是高級生命現象。心藏神,營衛與精神情志相關。精神情志發端于五臟,受營衛氣血影響。《靈樞·營衛生會》:“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
2.2 護理首先要準確記錄體溫單記錄與管理體溫單是護理常規。生命體征對中西醫而言其意義完全相同。因此,對生命體征的準確觀察與及時記錄,便完成了最基礎的臨床護理。生命體征依賴營衛,并能反應疾病狀態。因而,應用營衛理論闡述體溫單內容及變化是施護基礎。
根據《中醫護理學基礎(中醫特色)》[10]所提出的中醫基本護理內容,結合臨床實踐,本文將生命體征與病情觀察以及日常生活、情志變化、用藥、飲食、心理、養生宣教作為中醫基本護理內容。
3.1 對生命體征的闡釋應用營衛理論分析體溫單的內容,可以初步判斷患者營衛氣血盛衰狀態。《靈樞·天年》將生命與精氣、營衛、血脈貫穿起來,恰是體溫單所記錄的各種信息,從而反映生命狀態。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與營衛功能相關,是臟腑營衛氣血狀態的外在表現。因此,透過體溫單記述的生命信息可初步判斷患者營衛氣血盛衰、邪正虛實。
3.2 病情觀察疾病病機不出陰陽失調、邪正斗爭、氣機逆亂、營衛失常等。凡此皆能影響營衛,通過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飲食、二便、情志、睡眠、精神及意識狀態等多可有所查知。因而,通過分析體溫單來觀察病情是臨床護理之基礎工作。
4.1 生命體征反映營衛功能
4.1.1 體溫反應營衛狀態體溫是機體代謝必須的條件,營衛理論認為,體溫由衛氣產生。
4.1.2 呼吸是機體代謝之必需呼吸由乎宗氣,宗氣離不開衛氣,并且呼吸需要衛氣溫分肉以推動之。生命須臾離不開呼吸,故曰有肺則生,無肺立死[11]。
4.1.3 脈搏主于心 與營衛密切相關心主血脈,以行營衛血氣,溫煦長養臟腑百骸。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衛與宗氣貫心脈以行呼吸。
4.1.4 血壓在脈 脈即血壓各種因素通過影響營衛,導致臟腑氣化失司,營衛失和,引起心、血、脈等血壓構成要素失常[7]進而影響血壓。
4.1.5 飲食是營衛生化之源飲食產生營衛,營衛關乎代謝,影響生命體征?!鹅`樞·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4.1.6 二便排泄飲食保障水電解質、熱量、營養等生命物質的基本需求。脾胃化生營衛,同時產生糟粕,形成二便。二便排泄,同樣是代謝與生命的重要指征,因而,在危重癥時有計出入量的護理要求。營衛關乎生命之根本。《素問·寶命全形論》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吃喝拉撒與營衛密切相關,因而可以通過出入量,反應生命狀態與臟腑氣化功能。危重癥患者需要開通3個通道,氣道(呼吸)、靜脈(支持)、尿路(排泄),以保障營衛、宗氣生成與濁氣出入。
4.1.7 精神神志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特征營衛關乎精神神志的形成與維持。《靈樞·平人絕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4.2 營衛理論解釋生命信息與護理原理
4.2.1 營衛支持生命體溫單所觀察的基本項目,體溫、呼吸、脈搏、血壓是最重要的生命體征,這些體征對觀察生命活動不可或缺。中西醫學理論有差異,然而對生命體征的認識并無二致。根據以上對營衛功能的闡述,生命體征與營衛密切相關。因而,如何用中醫營衛理論準確闡述生命體征及其意義,便成為指導完成中醫護理的核心環節?;谏?、社會、心理醫學模式的要求,精神情志已成為臨床觀察的基本項目。精神狀態能反應人體形神和合與否。身心愉悅,氣和志達,氣順神清,根在五臟,動關營衛。
4.2.2 理解辨證 做好施護辨證是醫護合一的基礎。觀察生命體征,掌握患者基本生命信息,是醫護一體的基點,也是做好基礎護理,為醫療護理提供信息,準確理解醫療措施,從而達到醫護合一的保證。營衛理論指導建立施護原則?;跔I衛理論,關注生命基本需求,包括生命需求、治療需求,全天候、多方位照料生存。從起居作息、飲食宜忌、精神情志、二便排泄,到床鋪臥具等全方位照護,有利于治療與康復。
營衛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飲食化生營衛,營衛關乎生命安危。恰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說:“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
5.1 營衛失常是疾病發生的基本病機營衛失調是諸多疾病的共同病機。營衛失常,外則固護失職,易感邪氣;在內則氣機失調,氣化失常,臟腑失和,邪易生而病易成?!鹅`樞·禁服》提出“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5.2 通調營衛是防病與施護的指導原則營衛理論指導建立施護原則。營衛御邪防病,營衛養生祛病。故可從病證查知營衛失常,基于營衛防病治病與施護?;跔I衛理論,關注生命基本需求,包括生命需求、治療需求,全天候、多方位照料生存是護理的基本工作。從起居作息、飲食宜忌、精神情志、二便排泄,到床鋪臥具等全方位照護,有利于治療與康復。
5.3 護理是細致入微的關照護理應是全天候、全方位、細致入微的關照。營衛無處不在,營衛無時不行。人體陰陽順應天時而變化,營衛消長為體現。營衛運行,晝夜不停,隨天陽變化消長出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提出“一日一夜五十營”的營衛運行節律。因此,基于營衛理論的護理模式應該是全天候的關注與照料。
5.4 順時觀察調護營衛運行,晝夜有別,寤寐以生?!鹅`樞·口問》曰:“衛氣晝日行于陽,夜半則行于陰。陰者主夜,夜者臥”。
5.4.1 護理觀察需順應營衛變化規律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皆有晝夜節律,從其晝夜、四時節律變化、可知營衛調和與否。
5.4.2 晝不抑陽 夜不擾陰陽主動,陰主靜。晝日陽氣用事,宜動;至夜陰氣用事,需靜。營衛運行節律,人體寤寐有時,晝日不擾陽,擾陽則神氣不寧,晝日昏亂。至夜不擾陰,擾陰則陰不能靜,陰不靜則神不藏。
5.4.3 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四時陰陽為萬物生發之本。《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春、夏、秋、冬四季起居、勞作、運動有不同要求。春夏天陽漸長,當順應天陽,以養生養長;秋冬天陽漸去,生長之勢漸衰,則當收斂閉藏,是為養收養藏?!端貑枴っ}要精微論》曰:“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人體脈象、血壓、體溫、食飲、睡眠等隨四時而變,故施護、施術皆當強調順應天陽消長節律。
5.5 營衛和調 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大健康的基本要求。形神合一是身心健康之體現,凸顯精神情志護理之重要。情志、精神的產生與營衛密切相關,營衛能營養機體,支持臟腑功能活動,產生精神意識思維情感,同時發揮衛外功能。因此,營衛和調是健康之要。
營衛是中醫護理的立足點。營衛理論能夠解釋生命體征并指導辨證施護。營衛是人體精微物質,參與了各種生命活動。這些生命活動是護理工作的基礎,而與營衛生成密切相關的飲食原本屬于基本護理工作范疇。因此營衛既是護理工作要維護的目標,因而營衛理論可以作為基本護理的指導原則。營衛對生命體征的維持最為緊要,故在營衛理論指導下,以通調營衛作為施護原則,完成基本護理,進而建立普遍適宜的營衛護理模式,并最終達到隨證施護、隨證施術,因人施教、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