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娃
(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74501)
非洲豬瘟是一種強烈的傳染病,在中國將其歸類為一類動物疫病。非洲豬瘟最早期發現于非洲,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來。非洲豬瘟病本質為非洲豬瘟病毒,其主要傳播途徑為直接接觸或是間接接觸等,并且已經受到感染的生豬,不論生死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能夠成為傳染源。而且對于非洲豬瘟這一病癥,家豬的感染率更高一些。感染非洲豬瘟后病豬主要有皮膚發紺、發熱、淋巴結、腎臟黏膜出血等現象,而且病程較短病死率高達100%,可以說一經感染挽救的幾率幾乎沒有。
一般農村生豬散養戶,一般都是將豬圈建在家附近,或是一些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那么就會使場地不符合科學養豬的采光條件,還伴有通風不良等現象,并且大部分豬圈建設沒有沼氣池或化糞池等有效的糞便處理設施相匹配。那么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并且在滋生細菌的環境中,并不利于養殖。除環境問題還伴隨著食物來源不衛生的現象,大部分生豬散養戶對生豬的喂養,還停留在喂養剩菜剩飯的階段,飼喂的飼料并不注重營養搭配。目前生豬養殖規模不斷加大,一些養殖戶為節約成本大多都轉移到山地或一些偏遠地區進行養殖,而且養豬場的養殖設備設施極其簡陋,還會伴有利用飯店的餐余剩飯菜和泔水等進行養殖。這些喂養物中伴有煙頭和酒水等,再加上運送時長問題,會導致滋生大量病菌,養殖業存在嚴重風險[1]。
大部分生豬散養戶都缺少生豬養殖相關的科學知識,以及疫病防控專業技術和方法,對于科學養殖和防疫等缺乏觀念和意識,對于生物安全防護更是不明白,并且在養殖的過程中,很少采用一定的防疫措施。就算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每年都會實行強制免疫,不過大部分生豬散養場戶卻持有不在乎的心態,更有甚者還會出現抗拒、排斥、抵觸等負面現象。往往只有等生豬真的出現病癥后才會急于求醫和采取措施,并且在無法醫治時,養殖戶為避免經濟損失甚至會將病豬直接低價銷售,或是進行屠宰在銷售。病死的生豬還會隨意扔在路邊或溪流等開放性場所,那么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影響和環境污染。
自從非洲豬瘟這一疾病傳入我國為豬飼料行業造成了巨大影響,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在損失的同時,我國豬飼料行業也不斷的進行了革新和發展。大部分的豬飼料企業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并不完善,并且還沒有全面的疫病監測措施。所以眾多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一般都是通過運用大量添加肉骨粉和動物源性蛋白,以及添加劑等飼料來供給生豬食用,以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豬的采食量,促進豬的生長性能,這也是養豬業中的一項有效促進養殖業發展的有效秘訣。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這種養豬方式也不例外,在大量使用動物源性蛋白的狀況下,將會加大通過加工生豬產品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幾率。所以在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眾多豬飼料企業也逐漸停止生產動物源性蛋白等飼料了,在這樣嚴峻的養豬環境和舊飼料被限制的養豬情境下,豬飼料企業開始了變革之路轉身投入了技術研發儲備的陣容中,并以生豬生長的實際需求為基礎,重視關注生豬養殖的健康問題,以求在根本上確保生豬的質量。也可以說非洲豬瘟的出現,促進了豬飼料業朝著更加環保和健康等方面進步和發展。
非洲豬瘟流入我國,對眾多散戶造成了重大損失,并使生豬養殖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我國南北方差距問題,就造成南方地區的養豬企業要少于北方,并且也逐漸偏離偏遠地區或農村,所以這種狀況就造成屠宰,和生豬加工業呈現分布呈現不平衡的現象。但是非洲豬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狀況,因其嚴重的影響力使我國養豬業整體進行了重新的布局。并且因養豬農戶大規模的減少,近年來豬肉價格呈現出持續增高的趨勢,隨著各省加大政策保障,眾多養豬業也呈現出規?;哉f改變了我國養豬業的整體布局。
豬肉生產到銷售這一環節中,相關檢疫部門應嚴格、認真做好檢疫工作。如豬肉在運輸的過程中,應增強管理力度,發現不合格的車輛,應馬上采取整治措施,降低疫情傳播的幾率,并嚴格遵循相關規定要求,對運輸的豬肉、車輛、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消毒處理[2]。
在動物檢疫方面,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養殖場環境的檢查力度,必須要嚴格根據相關制度,進行實地現場觀察和檢查,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檢疫。對于發生非洲豬瘟的區域,應加大交通管控力度,關閉交易市場,絕對不可再進行運輸,避免病毒傳播擴大,對養殖戶造成更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在正常的生豬運輸的過程中,需運用有效方式對車輛和人員進行科學消毒,并且可利用GPS系統對車輛中,生豬的動態和生命體征進行監督獲取實時信息
在第三條中提到生豬在運輸過程中,能夠了解車內的生豬情況,那么一旦發現車內存在病豬,應立刻進行隔離,避免健康豬受到感染。生豬整個屠宰過程應嚴格遵守標準的操作流程,同時還要加強生豬的檢疫管理工作,對生豬的皮膚和內臟等進行仔細嚴密的檢查,如果發現癥狀符合非洲豬瘟的特征,或是存在相似之處的現象,應及時運用相應措施進行處理[3]。
因圈舍內通風不良引發非洲豬瘟病發的幾率也是相當高的。如許多養殖環境比較差的小型養殖場,圈舍情況會呈現的相對落后,在較簡單的基礎設施狀況下,為了提升圈舍的保暖性,一般都不會采用專業的取暖設備,只采取在圈舍外部圍上一層塑料薄膜的措施,那么這種方式不但達不到標準的保暖力度,還會導致圈舍內部的通風不良。要是圈舍的濕度和密度都較高,那么更加能夠提升非洲豬瘟的發病率。所以在圈舍管理中,一定要保證圈舍的干燥度,并結合圈舍的空間合理的控制養殖數量。這一來能夠對生豬生長提供一定的保障。
就目前非洲豬瘟的發病情況來看,運用一些餐廚垃圾喂養將更加容易提升發病率。但是在實際的農村散養戶中,幾乎大多數為了降低養殖成本,都會伴有使用泔水喂豬的現象。那么為保障生豬喂養健康,就必須要禁止飼喂泔水,應全面實行科學養豬,以便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幾率。因為綜合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以往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中,喂食餐廚剩余物的發病率要更加大。為改善這一現象相關單位本門專門在《關于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了發生疫情省份和相鄰省份等,需全面禁止利用廚余剩物喂養生豬。所以為了防范非洲豬瘟的感染,生豬散養戶應改善運用泔水,和未經合理處理的殘羹剩菜喂養生豬。那么要想這項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加強對飯店,和一些機關、企業等食堂的廚余物的去向進行監督,以防流入生豬散養戶的手中。同時在另一方應加強監管生豬散養戶生豬食物來源和實質的喂養物。發現有使用廚余垃圾物喂養生豬的情況,應及時嚴格的進行懲罰,以達到使其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能夠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從而從食物源頭杜絕了非洲豬瘟可能發生的幾率[4]。
目前生豬養殖場之間的生意往來逐漸變得頻繁起來,眾多養殖戶在引入生豬時,主要注重引入的生豬是否健康,以便降低出現疾病的風險。許多養殖戶還專門引進優質品種生豬,從而利用引進的高質量,逐漸加強和改善原有生豬的整體質量。這一方式不外乎是一項提升豬肉質量的有效措施,不過在實際運用時必須加強引進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國生豬養殖的市場動態可以說有著一定的規模,如果在生豬引入的時缺乏科學管理,將很有可能引入攜帶非洲豬瘟病毒豬,那么將為養豬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養殖戶一定要注重加強生豬的引進過程中的管理工作,爭取能夠密切關注整個過程。嚴格禁止在疫區開展引進工作,引進之后的生豬還應分開隔離一個月左右時間,并在此期間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只有全面確保不存在感染病毒的可能后,才能讓引進的生豬融入豬群。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是一項有著患病率和死亡率等都超高傳染性疾病,自從傳入我國開始,就已經成為生豬養殖行業中的一大威脅,不過經專業科研人員的多年分析和研究,對于研發出的針對非洲豬瘟的疫苗,和其它治療技術,經實踐結果表明還存在著一定問題,對非洲豬瘟的診斷和防控成為了有效防控手段。專業養殖人員應時刻以預防為先,并創設健康衛生的養殖環境,從而加強管理,和科學處理好患病生豬等,來達到預防和防控非洲豬瘟發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