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燕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36000)
一旦動物感染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必然會導致畜牧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甚至還會出現停滯和倒退,為了避免疫情擴大化,需要將已經處理或者是進入消費端的產品及時回收。加強養殖場的衛生檢疫工作,在此過程中不僅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并且還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也會對相關企業的信譽造成影響。
依托于動物產品而發展的區域經濟,目前已經成為部分城市的重要支柱型產業。但與此同時在部分流行疾病暴發之后,必然會對該行業造成巨大的打擊。比如在前些年由于非洲豬瘟的出現,對我國重要的養豬區域經濟發展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也讓很多養殖戶瀕臨破產,豬肉價格大幅度提升并且這種影響也逐漸輻射到其他城市。
如今在養殖過程中會使用大量飼料以及抗生素,因此在疫病診斷的過程中就需要多多考慮其他問題,首先要考慮到疫病在產生初期還不能夠形成抗體,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進行診斷有可能是無法檢測出抗體的存在,因此對于這種現象也需要引起工作人員的重視,所以還需要將病原檢測技術相結合才能避免出現病情延誤的情況;其次假如生病時間過長,那么在使用抗體檢測技術時其結果很有可能會出現陽性,針對這個問題就有必要加強后續的診斷工作;最后還需要考慮到不同動物的免疫系統有所不同,因此在病原體侵入其系統過后,就會導致部分動物的免疫力出現下降,因此有必要采用其他技術以提高免疫能力。
在進行免疫的過程中通過現有技術條件下的檢測機制可以發現病原體,還需根據養殖場內部的具體環境采取對應措施,以此提高整體的監測能力。對于某部分區域在大力發展畜牧業時,從安全以及經濟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加強傳染性疾病的監控力度,因為這種疫病一旦暴發,在短時間之內難以得到及時根治,也會對養殖戶造成較大經濟壓力。因此從提升防疫能力的角度來看,在出現個別高烈性傳染性疾病時,需要加強本區域范圍內的抗體抽樣檢測,根據最終的數據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盡最大的可能將疫病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加強對動物免疫接種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手段,并且在接觸之后會在動物體內形成有效抗體。但是也需要通過相應的檢測技術及時檢驗抗體的真實情況,能夠準確地發現動物體內是否存在抗體。作為工作人員也應當定期開展對動物免疫接種,避免出現較大范圍內的群體感染現象。此外,還需要結合本地區動物的品種以及種類等相關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再結合之前的試驗確定接種的時間和接種質量。
近些年得益于規模化養殖場的不斷出現,以及人們整體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對肉制品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推動下、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更加需要注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對此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就必須要實行更為嚴格的免疫質量評估機制,只有不斷地查漏補缺發現當前工作中所存在的缺點,才能發揮防控措施的作用。雖然采用免疫接種是最為有效,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在于接種的方法是否科學、疫苗的質量等問題,因此作為工作人員就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接種流程,確定合理的接種時間選擇高質量的疫苗,才能從根本上有效提升免疫接種質量。
作為工作人員在對疫病的診斷過程中不能僅僅只是憑借過往經驗,而是應當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檢測技術,并且還需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認真的精神進行檢驗,對于血清采樣還需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在質量上也需要達到相應的要求。只有重視上述因素才能為疫情防控工作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抗體檢測技術的具體應用對于動物疫病的及時診斷和預防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需要同其他的檢測技術配合使用。目的在于提高檢測與防疫效果,在對血液抽樣檢查過程中要注重樣品具有普遍性的原則,才能有效保證最終的檢測數據科學合理。因此在發展畜牧業的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抗體檢測技術的應用,這對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