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連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農業農村局 425700)
規模化養殖環境下家禽養殖場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進出廠的物資、器具和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家禽安全問題的發生。生物防控又被稱為生物安全,其對于家禽疫病的防控非常重要。生物安全控制也是目前家禽養殖業防控疫病的新方向。加強家禽養殖場的生物防控,重視養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家禽養殖疫病發生的概率,從而有效降低經濟損失,促進我國家禽養殖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本文主要從家禽養殖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生物防控措施等方面進行簡述,具體內容如下。
目前我國家禽養殖業總生產量增加,但單產量下降。目前我國仍是世界上水禽飼養量和產量最多的國家。水禽飼養量占世界70%左右。但目前我國家禽單產與總產之間成反比。單產量落后,生產效率低,人均飼養量有限。
目前我國家禽飼養模式主要為三種,分別為傳統飼養模式、專業戶飼養模式以及集約化養殖模式。其中集約化養殖模式為未來家禽養殖的重要方向[1]。
產業化水平與飼養技術成反比。目前我國家禽飼養產業化水平高,飼養設備先進。但飼養技術落后,飼養水平參差不齊,集約化養殖企業與散養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專業的飼養知識,因此對于疾病的防制措施較少,防制意識弱,缺少應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措施。
另外,我國家禽產品質量不高。產品的整體質量有待提升和發展。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問題嚴重,降低了家禽產品的質量,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最后,家禽養殖業疾病防控形勢嚴峻。由于我國目前已出臺了相應的防控政策,加強防控工作及養殖場管理,因此許多疾病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但由于家禽養殖業是一個疾病多發的行業,因此仍面臨著巨大的患病風險。另外,由于我國家禽飼養模式落后,飼養過程中缺乏科學完善的防制措施,環境管理不良,我國每年因疾病造成死亡的家禽數量超過3億只,嚴重影響養殖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家禽養殖場內的生物安全管理意識較弱,患病風險大。家禽養殖行業內由于缺少生物安全防控理念,因此目前仍未意識到生物防控的重要性。另外,管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飼養人員執行力較弱,從而造成防范措施無法落地的現象,例如家禽養殖場選址不科學、疾病檢驗檢疫不嚴格、免疫程序不合理、環境管理不嚴格[2]。最后,由于我國家禽養殖環境較為復雜,所以對于家禽流行性疫病的防控難度較大,從而導致家禽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淘汰率高。生物安全體系不嚴格,導致家禽疫病的防控體系脆弱,養殖場很難將疾病杜絕。
家禽養殖場的選址和建設決定了生物防控工作的成敗。家禽養殖場應遠離其他養殖場、化工廠,減少疾病的發生風險。另外,建設家禽養殖場時還要考慮養殖場周邊環境以及禽舍內的清潔工作。養殖場的建設需要防止老鼠等傳播動物的入侵。廠區地面選擇水泥硬化地面,廠區內減少樹木的種植,禽舍的門窗安裝鐵絲網。對于進出養殖場的車輛、設備、人員必須進行嚴格的殺菌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污染[3]。
家禽室內的清洗和消毒工作是環境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制定嚴格的殺菌消毒日期及頻率,工作前制定完整的詳細的計劃,從而保證工作能夠按時高效的完成。另外,除家禽舍外還需對料槽、水槽、供暖、通風系統及廠區環境進行嚴格的消毒工作。
在選址建設養殖場前,需要對周邊水質進行檢測,確定其不含病原體,水質狀況良好。養殖場需對飲水進行病毒和細菌檢測,確保其不含有任何病原體。另外,養殖場內每年需定期進行水質檢測。飼養期間每半月還需抽檢一次水質,從而有效防控疾病的發生。
免疫預防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根據養殖場實際生產情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定期進行疫苗注射,確保免疫效果良好,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
隨著我國家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家禽流行病發生概率逐年提高,對我國家禽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需完善生物防控體系,做好環境的管理改善養殖場內衛生條件,切斷傳播途徑。同時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有效的免疫接種,減少傳染病的發生,促進我國家禽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