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斯佳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原油儲運部 天津 300000
“三基”工作是石油石化行業的優良傳統和管理基因,旨在加強基層建設、夯實基礎管理、增強崗位責任心、提升崗位執行力,打牢公司有效改革發展根基。根據集團公司《關于強化提升中國石化“三基”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發揚光大石油石化企業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推進崗位職責與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工作標準一體化建設,促進“三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尤為重要。
我單位作為中國石化在華北地區重要的大型原油儲備庫,具有人員多、設備多、操作多、流程復雜的特點,同時肩負著為華北地區各家煉廠保障原油供應的重任,是中國石化典型的大型油庫。為此我單位積極探索大型油庫在“三基”管理過程中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在發揚傳承“三基”工作優良傳統中,將大型油庫“三基”建設工作與標準化管理相結合,使“三基”工作與時俱進,適應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我單位將傳統管理與現代管理深度融合,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下的“三基”工作新形態、新方式。通過總結大型油庫發展積累和歷史積淀的好經驗好做法,并與大型油庫實際運行管理經驗有機結合,經過專業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探索和實踐,編寫大型油庫管理手冊,進一步推進崗位職責與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工作標準一體化建設,促進“三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逐步形成“三基”工作常態化。在管理層面推行標準化流程管理,在操作層面推行標準化作業管理,在現場管理層面推行標準化樣板管理。從而夯實大型油庫“三基”基礎管理,加強基層建設、增強崗位責任心、提升崗位執行力,為公司在新形勢的發展及改革中打牢根基。
管理是手段、是載體、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切合實際、確有成效的管理的支持,達到企業不斷持續高效平穩的發展。通過總結大型油庫發展積累和歷史積淀,結合具體大型油庫的實際運行管理經驗,以“總經理2 號令”為根本,以HSE 管理體系手冊為基礎,經過專業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探索和實踐,進一步推進崗位職責與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和工作標準一體化建設,促進“三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形成“三基”工作常態化。
在管理層面推行標準化流程管理,在操作層面推行標準化作業管理,在現場管理層面推行標準化樣板管理,通過對標準規范、公司制度,不斷完善、細化標準化建設內容并以此為依據,把廣大干部員工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全員奉獻,打造現場管理品牌并將大型油庫的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編寫成管理手冊。
管理標準化是從規章制度上著手,結合庫區生產實際情況,打造班組巡檢標準化,資料管理標準統一化、交接班標準化,綜合檢查標準化等各項制度執行標準化,實現安全質量標準化,最終達到零事故、零傷害、零泄漏。
3.1.1 班組建設標準化
通過創建崗位標準化,開展“五型”(學習型、安全型、清潔型、節約型、和諧型)班組建設。首先完善班組組織機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評比、重考核、真兌現。第二,建章立制,包括設備維護保養、培訓管理、班組安全活動等管理規定,狠抓落實,促進班組管理。第三,根據班組員工工作的側重點不同,開展班組特色文化建設,輸油崗位以紅旗設備評比為載體,計量崗位側重化驗數據的準確率,以輸差損耗為突破口,管道保護崗位以管線巡護有效性為抓手,開展各項勞動競賽。
3.1.2 巡檢標準化
班組巡檢的有效性,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落實庫區“四級巡檢”,對“中控、消防、值班干部、庫區領導”四個層級的巡檢周期、巡檢內容、巡檢要求進行細化和量化要求。各層級巡檢都要帶著要求和問題去巡檢,重點掌握容易出問題的設備,存在的重點故障,當前運行設備的重點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
各崗位按照巡檢職責開展工作,但在巡檢過程當中做到分工不分家,發現任何問題都第一時間進行匯報。加大監督和考核力度,每天公示各班組的巡檢率、漏檢率并進行統計分析,實行網格化管理,橫向在班組之間進行比較,縱向在班組內員工之間進行比較,實行每月一考核一兌現,通過獎懲,站內各崗位巡檢率均保持在99.5%以上,有效保證了我單位的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3.1.3 資料管理標準化
建設標準資料、檔案室,制定檔案室管理規定,將各類圖紙、檔案進行分類編號裝訂,按照順序統一擺放,便于原始圖紙資料的查找。完成專業技術資料標準化創建工作,更新設備、工藝、儀表、電氣、通訊、運銷、HSE 基礎技術資料。所有專業技術資料均使用統一規格和樣式的檔案盒、文件夾、封皮進行封存,全部存放于資料室中,通過規范化整理,定制化擺放,有效解決了人員休假中資料查找不便的弊端,有利于公司和地方應急局、消防、環境局等部門在檢查過程中進行資料的查閱。
3.2.1 啟、停泵操作標準化
結合庫區實際情況編寫給油泵機組啟停操作指導書,給油泵機組啟停操作,充分結合管線運行狀況、聯鎖保護值進行闡述并對風險點進行分析,做好防控措施,防止操作過程中出現因給油泵入口壓力過低、泵出口壓力過高、出站壓力過高以及下站泵出口壓力過低造成的跳泵、甩泵等事件的發生,確保啟停泵操作安全平穩。
3.2.2 兩級流程操作標準化
通過重新修訂工藝操作作業指導書、制定并落實站級工藝操作票制度,通過工藝操作雙監護等措施不斷規范輸油工藝操作。各類操作嚴格按照操作票制度完成,值班干部、操作人員在實現雙監護的同時,要求現場監護人員至少匯報三次閥門開度過程中的閥位顯示,操作后仔細聆聽設備過油聲音,中控值班人員要將操作前和操作后的壓力參數填寫在操作票注意事項一欄,對比前后參數變化,實現多重監護和確認,確保萬無一失。
3.3.1 設備精細管理樣板化
按照室內和室外分步持續開展“低、老、壞”整治,分區域建立樣板,進一步提升現場設備設施精細、標準化管理水平。室內方面通過自主維護對計量間內設備設施進行標準化整治,對閥門法蘭螺絲、螺母、各流量計主管線上的壓力表、針型閥、壓力變送器等不銹鋼部件使用細砂紙、鋼絲球等工具進行精細打磨去污,并按照標準規范對閥門手輪、管線及連接法蘭、所有針型閥、儀表位號牌、法蘭螺絲、螺母噴涂相應顏色油漆,閥門絲杠去污處理后均勻涂抹黃油保養。通過對銹蝕點的手工除銹和涂刷清漆,達到計量間“溝見底,軸見光,設備見本色”的效果。室外將重點對給油泵、雨水泵機組進行徹底整治,建立樣板區域。
3.3.2 庫區站容站貌規劃風景化
庫區利用各項工程項目改造的有利時機對站容站貌進行全面提升。利用庫區輸油管線銹蝕整治項目對地源熱泵銹蝕的水管線全部進行除銹刷漆,并硬化管線下方巡檢道路。通過計量間地面改造將計量間內外的巡檢通道進行標準化整治,大大提高了巡檢的可視化效果。利用庫區綠化等項目進一步美化站容站貌,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在長時間的積累和改造中庫區已經打造成渤海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庫區結合標準化站庫建設的實踐工作,從標準化巡檢引出標準化管理制度的建設,從庫區操作票制度帶出設備操作標準化,從設備精細化管理延伸到現場建設標準化,通過以點帶線、以線鋪面,不斷總結實踐和提煉經驗。在實踐的基礎上,逐步編制庫區標準化管理手冊。具體內容涵蓋庫區管理辦法、設備設施標準化操作、精細化管理、風險識別和管控等各個方面。通過標準化手冊的編制,庫區對標準化建設的思路更加清晰,實踐目標更加明確,解決了基礎站庫標準化建設“低、老、壞”現象,解決了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怎么干、干什么等一系列問題。
3.4.1 提高工作效率
標準化管理手冊以崗位職責、班組建設、崗位操作、現場建設、直接作業環節管理、基礎資料、消防管理、安保管理、綠色油庫建設等九個方面,按照崗位、設備操作、安全等章節進行劃分,規范操作程序,制定出崗位職工從崗位交接、工作時間點、管理節點到匯報制度、處理辦法等一整套運作程序,實現工作程序標準化操作,減少了工作冗余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3.4.2 避免安全事故
管安全就是管風險,管風險就是關注異常,積極推進風險識別標準化,管住風險和隱患。庫區對設備、管道等重點部位及管段進行風險識別,扎實推進硫化氫防護專項治理工作及進入受限空間作業風險管控,對高風險接卸作業全過程管控、規范操作,在崗位人員操作過程中,重點關注這些風險及管控點,規范人的行為,識別各類操作過程中的風險以及怎樣避免此類風險所帶來的后果,實現風險識別準確、管控措施到位,保障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
3.4.3 實現技術儲備
把庫區運行過程中積累的技術、經驗及成果,通過總結整理后采用文字和視頻結合的方式保存下來,職責范圍、時間節點、標準流程、規定動作,真正實現一目了然,避免出現因人員流動造成的技術、經驗的流失,從而使庫區良好的經驗做法傳承下去。
3.4.4 便于教育培訓
新員工通過對標準化管理手冊的學習,可以清楚掌握庫區各項管理要求和操作規程,再加以實踐便可迅速成長起來,有利于員工的培訓教育。在手冊編寫完成后的培訓、學習和考核工作也要進行統籌安排,使手冊發揮出作用,員工規范意識、操作技能、風險識別能力、執行力等真正有所提高。通過改變培訓方式,將以往照本宣科閱讀式的培訓變為將手冊中相關內容以答題形式進行培訓。同時加大現場培訓力度,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職工更直觀、更容易掌握手冊內容。此外庫區將對培訓的效果與員工績效進行掛鉤。
庫區在大型油庫標準化建設方面實施以來,在安全生產、設備管理等諸多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訓練三基工作中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一個普通的站庫,逐漸成為模范示范單位,多次榮獲公司獎勵和榮譽。
綜上所述,庫區將大型油庫標準化建設應用于實際并不斷的探索,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和示范效果。這種示范效有利于大型油庫標準化建設在全公司范圍進行推廣,為公司在大型油庫標準化建設工作方面提供了初步的依據和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