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當志愿者的故事,邱海艷仍能記起當年的那份感動……起初,邱海艷從電視里了解到生態環境志愿者的事跡,心里深受觸動,“他們那么辛苦,到底是為了什么?”邱海艷內心不解,卻在不斷觀看環保專題片時有了答案,“土地被污染,環境被破壞,我們必須要行動起來。”就這樣,一顆環保種子在邱海艷心中生根發芽……
邱海艷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隔行如隔山,如何才能參與志愿活動,邱海艷找不著門道,一時之間犯了愁。“當時也怕自己參加的志愿活動不正規,不能很有效地去保護環境。”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邱海艷遇到了志愿者良燕燕,在她的引導推薦下,加入了三亞“微塵義工社”,正式成為一名志愿者。之后,又成功加入了三亞市環境保護協會,成為一名生態環境志愿者。
到山上、海邊撿廢棄瓶,去濕地公園宣傳環保知識,下鄉講述“焚燒垃圾”的危害……志愿活動豐富多樣,邱海艷幾乎是每次活動都會去。“周六日我基本不在家的,都去外面參加志愿活動了。”邱海艷笑著說,“我很喜歡參與這些活動,再苦再累也不怕。”
由于家里距離市區較遠,邱海艷每次出去參加志愿活動都需要在路上花費近1小時的時間,不管是烈日或者刮風下雨,只要有需要,她都會一口應下,按時到達活動現場。6年時間里,她參加的志愿活動累計服務時長達677個小時,也曾多次獲得“優秀志愿者”的稱號。

■ 2019年,參加三亞市環境保護協會組織的“無廢城市”社區宣傳活動
“只要能把城市搞得越來越漂亮,我愿意去做一切努力。”從小在三亞長大的邱海艷無比熱愛這個城市,也在用行動改變著這座城市。在平時生活中,邱海艷會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與人交流中,也會宣傳環保的理念,“我一點一滴地做,哪怕我不能影響整個三亞市的人,起碼可以影響身邊的朋友和周圍的同事。”邱海艷堅定地說。
點滴愛心匯聚力量。經過邱海艷等各界環保人士的努力,城市已悄然發生變化:戶外活動時,人們不再將手里的垃圾隨意丟棄;參加環保活動的人數愈發多起來;學生們對校園環保知識愈發感興趣;大眾對于環保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觀察到大家的改變,邱海艷十分欣喜,“我的動力更足了。”
家里人和同事們也曾很不理解,“又沒有錢,為什么要花時間精力去做這個工作?”“我做的是對的事,也是熱愛的事,我會證明給你們看!”邱海艷有著自己的堅持。
2019年,邱海艷獲得“三亞市最美環保志愿者”稱號,同年,受聘為“三亞市吉陽區環保志愿者服務隊長”,任期一年。成為隊長后的邱海艷更加忙碌了,不僅在工作上盡職盡責,還在日常生活中關心關愛著隊員。“每次去路途較遠的地方做活動,怕隊員們挨餓,我都會煮上茶葉蛋,帶上許多糖和小餅干給他們。”邱海艷說。
為更好地開展志愿服務工作,邱海艷意識到,“環保意識要從娃娃抓起”,提議進校園去宣講。“志愿活動的宣講有很強的專業性,我也一直在學習。”邱海艷說。2022年,邱海艷參與了環保協會組建的“無廢三亞”宣講團,并成為團隊里的骨干成員。
“我只要做好了每一項工作,讓別人能看到和學到,影響到身邊的人就好了。”如今,邱海艷成了家人的驕傲,同事們在她的帶動下紛紛帶著孩子參與到生態環境志愿活動中來,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1年5月,是邱海艷退休的日子,她很高興,“退休了,就能把更多精力花在志愿服務上面啦!”邱海艷說,“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算到了八十歲也還會堅持!”

■ 2020年,參加大東海凈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