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紅
2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廣大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機械化生產為代表的現代化工業逐漸取代了傳統手工業的地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標準化、機械化等追求經濟效益和利用率的生產方式成為時代的主導,竹編等傳統工藝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市場份額的減少,工藝的繼承與發展也成為難題,甚至很多傳統工藝正在走向失傳。為了保護傳統工藝的發展,我國政府也出臺了大量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法規,在這個背景下傳統工藝的發展將成為保持文化和產業多樣性的關鍵,也迎來了較好的發展前景。
竹編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始終與中華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竹編是竹絲篾片挑壓交織的中國傳統工藝,可以編制出無數的圖案,從而制造出千姿百態的竹編產品。中國竹資源十分豐富,生產工具、漁具、農具等竹編制品一直廣泛應用于人民的生產生活中,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竹編具有特有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竹編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和傳承,在工藝美術、人民日常生活中都有著獨特的審美價值。竹編制品柔而堅韌,且原生態的工藝制造仿佛回到自然的氣息中,具有與生俱來的天然的感覺。同一類型的竹編制品,僅僅由于材質的略微不同就可以在成品中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獨有美感,所以竹編也作為現代設計的來源之一。竹編具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其多通過手工編織,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培育思想、強化品格,磨煉人的意志,這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竹編更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如用于制作家具、料理用品、樂器、武器等,在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不斷繼承與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實用意義。
隨著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人民消費能力和觀念的改變,輝煌的竹編工藝在從業人員、生產總值方面呈現下滑的趨勢(如表1)。竹編的衰退原因總結為以下幾點:銷售渠道開拓比較困難,工藝繼承非常困難,導致后續從業人員不足,對市場消費現狀做出產品企劃和開發比較困難,從業薪資比其他產業略低。
表1 竹編產業從業人員及生產總值(1998——2002年)
結合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個時期的竹編出現了以下問題:企業設備陳舊,產業規模較小,生產效益低,人才培養難,市場難拓展。從現狀來看,破篾的老師傅大部分都70多歲了,但是破篾工序沒有2~3年的培養和實際操作是不可能學會的,人才培養方面就出現難以為繼的狀況;歸根到底竹編產品還是農產品,市場化難度非常大,康寧竹編技術工人很難達到每天200元,與工資高的行業相比差距還很大,這也是人們不選擇傳統手工業的原因之一;同時,不少原來繼續堅守竹藝品的師傅中途轉行了,面對市場和人們的需求,現在還在堅守的非遺企業面臨的生存危機越來越凸顯。
2008年6月7日,竹編正式被確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竹編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國家對于竹編等傳統工藝文化的保護愈發重視,竹編也迎來了相對好的發展環境,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從一些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竹編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如表2)。
表2 竹編產業從業人員及生產總值(2013——2017年)
在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中,竹編的價值主要表現為產業價值和社會人文價值。從竹編本身材質的價值進行分析。第一,竹編具有包裝、包裹價值。不局限于單純的平面性擴展,可塑性、變形性尤為突出。第二,竹材具有多孔性和水保持性。第三,竹編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以及伸縮性。第四,竹編制品具有耐熱性、電絕緣性,安全可靠。第五,竹編具有廣泛的美術價值和用途,在繪畫、版畫、書籍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綜上所述,竹編材質以及產品本身具有突出價值,且在素材開發、使用道具開發等方面也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下面以安徽省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發展為例,論述竹編產業的發展和價值以及國際市場開拓的可能性。
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是為了貫徹落實六安市政府保護與傳承傳統工藝而創辦于獨山山區的一家企業,筆者作為竹編世家傳承人,掌握相對較高的竹編編織技法。為了將竹編傳統工藝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多次走訪山區,并學習更加古老和高深的竹編技法,而最終選擇在大別山深處創辦竹編企業。六安市竹編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千年歷史,其竹編編織技術豐富多彩,具有良好的社會基礎。雖然在現代工業的迅猛發展中受到一些沖擊,但竹編仍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廣闊的市場。
20世紀90年代是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發展最為艱難的時期。企業創立之初,因為僅靠在國內市場進行竹編制品的交易很難維持公司的發展,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大膽創新,提出了海外貿易發展戰略。在六安市招募竹編手藝人、篾匠等竹編人才,順應時代發展開發和生產竹編產品。1998年參加了國內最大規模的貿易交流會——華東貿易會,并成功地將竹編制品出口到日本,隨著竹編制品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日本工藝品公司對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產生興趣,并開始了正式的貿易合作。由于對外貿易的成功,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從業人數從最初的40人擴大到200人。竹編作為傳統工藝,在新時代其價值被開發出來,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2020年11月22日,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參加了長三角文博會,并獲得了最高獎項金——燈塔獎。
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六安市政府依據文物保護法對竹編產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稅收減免,并提供經濟政策援助。為保護和發展竹編文化,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在一些學校開設竹編教程,進行了以非遺和竹編為主題的公開教育課,這大大加深了廣大人民對竹編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也為國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教育活動作出了貢獻。
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創辦幾十年并能取得一些成績(如表3),離不開以下幾個原因:多位創始人的領導決策能力;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政府的保護政策和支持,竹編本身的文化及產業價值。
表3 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員工人數和年生產總值
六安市康寧竹編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管理方式更人性化,可行性強:對于新員工進行長期不間斷的生產技能培訓;根據員工技法等級進行批次生產;員工工資方面采用按勞所得的方式,切實保護員工的勞動成果;積極在學校、企業開展竹編文化的宣傳活動;開創了在家生產方式,不局限于工廠,帶動了人民的脫貧致富。
分析竹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要采取與現代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發展戰略,為迎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發揮竹編產業自身優勢,結合實際情況,實現科學發展。
通過將竹編打造成品牌,獲得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并加強產品的地域競爭力。傳統產業和傳統手工制品具有悠久的歷史,始終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身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認可度。在如今現代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許多消費者對竹編的了解越來越少,將竹編打造成品牌,能夠加深消費者的認知,獲得他們的認可,也能加大竹編制品的附加值。竹編具有不可替代的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宣傳優秀的竹產品和竹編技術,能豐富產品的價值。竹編品牌產品相較于傳統產品,在品質上更具有優勢,使消費者容易接受和獲得滿足感。
通過對國內竹編行業的研究發現,竹編產品的價格相比過去有了顯著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竹編產品向更高級市場發展,特別是有特殊用途的竹編產品,在追求產品工藝和質量的超高級市場也具有競爭力。現代社會和市場已經不滿足于單純的物質需要,更加追求產品的藝術性和美感,而竹編本身就具有獨特、豐厚的美感和藝術價值,更能滿足當今社會人們的審美標準和需求,因此,推動竹編產品向著高級市場發展,其本身的價值以及價格都會有所提高。
竹編的保護和發展不能局限于對后繼人才的培育,高超的工藝技術和制造水平對竹編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竹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技藝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挖掘幾近失傳的編織技術并運用到生產中,也是對產品和技術的開發。而打造品牌和進入高級市場,能加強人們對竹編的認可和關注,從而使竹編產品獲得更大的市場,也有利于產業的發展,有利于竹編文化的保護。通過市場化的發展,讓竹編突破傳統工藝的范疇,成為高端藝術品、美術工藝品,進而提高產品的價值,進一步吸引更多的人才學習和發揚傳統工藝。開發竹編產品,是信息化時代繼承與發展傳統產業的重要方面。
竹編不應僅局限于一些生活制品和藝術加工領域,還要適應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加大開發力度,將其應用到建筑業、汽車業等。可從原材料出發,進行多種產業的融合和升級,打造出原材料生產、產品生產、物流、銷售這種完整的產業鏈條,更能推動竹編的發展,加大企業利益,提高員工的工資,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以竹編文化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將竹編技藝的學習融入旅游產業中,使游客進入竹林中,切實參與到竹編制品的生產當中,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和文化價值。
竹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技藝,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在當代社會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竹編技藝的繼承與可持續發展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結合傳統產業發展狀況,竹編產業可以開拓海外市場,制訂多種經營發展戰略,實現新時代背景下的再發展和產業保護。
竹編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竹編工藝人的努力,應將輝煌的竹編文化繼承發揚下去。任何時代的發展,都需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傳播,竹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和經濟意義,技藝的繼承和竹編從業人員的培育是重要環節,如果能落實國家的保護政策,制訂適合竹編產業發展的戰略,有利于實現竹編的可持續發展,相信竹編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