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發展,逐步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如何做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證,成為新形勢下基層黨建的一道新課題。
今年以來,遼寧省委組織部、省委兩新工委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全過程,引領新業態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引導新就業群體有效參與基層治理。
試點領路 全域提升
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領域新、情況復雜以及重要頭部平臺企業總部不在遼寧的實際,今年年初,在省委兩新工委的指導推動下,以沈陽市、大連市兩個新業態企業密集、從業人員較多的副省級城市為試點,圍繞破解“誰負責”“怎么建”“力量弱”等問題,組織實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強基聚力行動”,打造“‘蜂行沈陽”“驛路先鋒 黨旗領航”等品牌載體,在健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體系、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管行業和管黨建雙重責任、引領新就業群體有效發揮作用等方面探索出較為成熟的工作經驗。
省委兩新工委通過召開全省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推進會、調度會、拉練會,組織各市及兩新工委相關成員單位學習運用試點經驗,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充分發揮網信、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行業主管部門作用,納入省市縣三級兩新工委成員單位,組織制定黨建工作任務清單,將履職情況列入機關黨的建設考核指標,自上而下壓實黨建工作責任。
抓實覆蓋 全面延伸
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才能實現方法對、發力準。針對新業態企業布局離散、變動頻繁、管理松散等特點,開展全省摸底排查,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行業監管核實提供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信息,完善平臺人員接單登記制度,增加組織關系所在地、居住地等信息內容;屬地單位建立“社區上門+小哥報到”雙向對接機制,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進行實地走訪,依托公眾號、新聞網站發出“動員令”“倡議書”,引導新就業群體黨員亮明身份、主動報到,目前已摸清705家新業態企業運行、職工隊伍、黨組織組建等情況。
7月29日,餓了么東北地區首個實體性黨支部在沈陽成立,首個藍騎士黨建驛站正式建成,藍騎士們終于有了自己的“紅色家園”。堅持邊摸排、邊組建、邊規范,全省各級兩新工委發動成員單位、街道社區,采取單獨組建、片區聯建、行業共建等方式,推動順豐、京東、美團、餓了么、滴滴等龍頭企業在遼分支機構黨組織應建盡建,沿鏈拓展到加盟企業、合作企業和基層網點;向無黨員新業態企業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對新就業群體中的流動黨員組建流動黨員黨支部,組織開展政治學習,過好組織生活,引導發揮作用,多措并舉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制定印發全省兩新組織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指導意見,確保黨組織運行規范有序。
加強關愛 全方位保障
“以前,累了就在電動車上躺會兒,下雨就在屋檐下躲躲,最麻煩的還要數手機沒地方充電。現在有了‘鞍心驛站,實在是太方便了,有隨時回家的感覺。”外賣騎手王琪坐在鞍山市“鞍”心驛站午休時感慨地說。
遼寧堅持寓管理于服務,積極搭建新就業群體黨群綜合服務網絡,推動建立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3764個,推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司機之家”“青少年空間”“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等向新就業群體免費開放,實現“一站多用”“一站多能”,為快遞小哥、外賣騎手、貨車司機提供避暑取暖、休息充電、簡易救助等社會化便利服務。
為切實幫助新就業群體解決實際困難,省委兩新工委各成員單位相繼出臺維護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合法權益的制度措施,有力維護了新就業群體正當權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出臺《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若干措施》,組建遼寧省網約車行業協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出臺《遼寧省支持貨運企業和貨車司機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優化貨物運輸審批政策,推動道路運輸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網上辦理與線下窗口“幫辦代辦”相結合。省郵政管理局制定《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針對關心關愛快遞員群體的政策文件、簽署的合作協議77件。
發揮實質作用 全程參與
為進一步拓展黨組織和黨員參與基層治理渠道,遼寧全面推動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納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格局,全省各級兩新工委牽頭,整合社區、商圈、網點、駐區單位等力量,建立多方參與基層治理的工作機制,推動將新業態企業黨組織納入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探索組建街道社區黨組織主導,轄區新業態企業、物業企業等兩新組織黨組織共同參與的黨建聯合體,采取組織聯動、陣地聯用、活動聯辦、要事聯商等方式合力推進轄區共建和行業治理。
“這是我們的請戰書,送物資我們熟。”當了解到轄區一處無物業小區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即將緊急封閉管理時,大連市旅順口區快遞送餐小哥聯合黨支部黨員變身“急先鋒”,中通、美團營業點25名快遞員、送餐員迅速組成志愿服務突擊隊,向街道黨工委遞交“請戰書”,協助物資保供。
遼寧注重發揮新就業群體工作覆蓋區域廣泛、貼近社情民情優勢,通過設置黨員先鋒崗、紅色直播間,引導黨員擔任網格員等方式,推動黨員從業人員帶頭參與基層治理,引導新就業群體當好服務基層群眾、促進基層治理的政策宣傳員、安全監督員、信息聯絡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問題發現、結果反饋等工作機制,組建“美團小哥”“反詐先鋒”等志愿服務隊,全省8.7萬名外賣騎手、快遞小哥、貨車司機奔波在路上,通過隱患直報、隨手拍等方式,在異常情況預警、突發事件直報、社情民意傳遞等方面發揮“流動哨兵”“移動探頭”作用。創新實施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積分獎勵辦法,通過社區愛心超市兌換積分,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熱情。
(遼寧省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