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強
(廣州局集團公司深圳工程建設指揮部,廣東深圳 518001)
高速鐵路動車運用所工程的建設是一項非常綜合性的工程,新的高速鐵路動車運用所建設,不僅要以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等方面的融合,還要更好滿足動車組檢修維護安全高效便捷、動車檢修作業人員舒適工作環境的需求,從而提升動車組檢修維護的生產力要求。
深圳樞紐動車所為深圳北動車運用所,位于深圳北站北端。承擔深圳北站始發終到的京廣深客運專線、廣深港本線、廈深線動車組的存放以及一二級檢查和臨修作業。新建深圳北運用所第二場緊靠并行既有深圳北動車所一場,新建規模為:新建32 條存車線,8 線庫16 列位,3 條人工補洗線,3 條不落輪鏇臨修線。場坪外側另預留4 線庫16 條存車線及高鐵物流基地,建設總規模達到14 庫線、64 條存車線。項目于2021 年10 月30 日完成建設驗收,2021 年12 月10 日高質量投入使用運營。
深圳第二動車運用所建筑工程原設計共計19 棟房屋,建筑總面積56047.18m2。包含檢查庫主庫、檢查庫邊跨、派出所、給水加壓站、充電清洗間空壓機站、臨修及不落輪鏇庫、信號樓、10kV 配電所、真空卸污泵房(1、2)、動車組外皮清洗裝置控制室、軌道車庫、輪對踏面以及受電弓檢測棚、門衛、危險品庫、開閉所、3 座10/0.4kV 變電所。
檢查庫主庫建筑面積31530m2,基礎形式為預應力管樁加承臺基礎形式和獨立基礎兩種形式;庫內主要設備包括八條軌道橋、立體作業平臺、綜合管廊、空壓機、安全聯鎖、上水卸污單元等主要設備。檢查庫邊跨建筑面積10848m2,基礎形式為預應力管樁基礎,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不落輪鏇庫及臨修庫建筑面積4039m2。基礎形式為預應力管樁承臺基礎,主體結構為鋼桁架結構,屋面形式為鋼邊框保溫隔熱輕型板。
站場內房建附屬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圍墻2575m、新建道路共5500m、新建綠化及綠化補強面積約26000m2,包含場內停車坪、單車棚等相關附屬設施建設等內容。
在動車運用所建設過程中,因施工建設階段正式道路尚未建成,臨時便道的規劃布置若設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容易造成成本增加,且嚴重耽誤物料運輸,進而耽誤工期。因動車運用所路基成型后,場坪地勢平整,遇南方雨季降雨頻繁、雨量大,大場坪的排水問題要特別引起重視,若臨時排水問題規劃不好,一方面形成內澇造成工程停工,另一方面極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泥沙污染。另外,施工前期缺乏對承建單位科學周密的技術交底,往往引起施工方案反復變更,造成工期影響和成本增加等問題。
施工組織在實施階段,存在天氣原因、場坪提供、人員配備、物資供應、機械配置、資金周轉、方案穩定等問題,需要項目管理方根據實際實時對施工組織進行動態管控,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才能確保節點目標的實現。
建筑工程中,施工單位單位由于自身管理和人員的現實情況,在項目施工管控中往往存在質量和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的現實問題。施工質量及安全控制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管理制度方面,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模式,工程項目許多制度停留在文件下發層面,對待一些特殊崗位的工作人員,如施工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沒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對持證上崗也沒有硬性要求,管理缺失會直接導致質量遺留和安全事故。
施工中往往因為專業間的交叉施工不能同步協調實施,造成較多的施工遺留問題,還會影響工期兌現,嚴重的可能導致相關專業的廢棄工程。
以上問題是動車運用所房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的方面,下文就具體解決建議作簡要控制分析。
3.1.1 規劃布置好大場坪施工中的道路進出及排水問題
動車運用所占地面積較大,涉及站前及站后兩大施工主專業。一般情況下,根據施工任務劃分,由站前專業完成場地的平整及路基工程,將部分場坪交付站后房建專業施工房屋工程、圍墻、道路、綠化、附屬構筑物等相關工程,施工場地的合理規劃及利用顯得尤為重要。
房建專業進場時,站前土建專業場坪未能一步交付到位。在此大環境下,首先對施工駐地的選擇進行現場踏勘,考慮作業人員就近安置的原則,作業人員施工駐地選擇在深圳第二動車運用所綠化廣場用地范圍內建設,此選擇緊鄰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相對集中,提高工效的同時更便于施工管理,施工前期的臨水、臨電、排污方案的選擇要考慮該處所的受納容量并進行科學規劃布置。進出場道路的規劃,盡量選擇順接站前施工便道,同時利用既有一所周邊道路,確保有兩條施工便道通行。檢查庫主庫及邊跨基礎施工過程中,因房屋縱向長度468m,雨季施工地表及地下水豐富,由站前土建專業施工的正式排水溝尚未成型,排水涵洞距離房屋位置較遠,因此房屋施工范圍內的臨時排水溝規劃,既要考慮施工道路運輸便利的需求,還需考慮分區段設置臨時橫向排水溝順接縱向排水溝的排水措施。對道路遇水溝斷開部位采取埋設承重涵管,并考慮設置沉泥井,確保雨季施工排水暢通。
3.1.2 施工前進行科學的技術交底是關鍵
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要積極同圖審單位及勘察設計單位協商,加快勘察報告及設計圖紙的審查進度,為后期施工節省時間,在項目開展之前,明確項目目標,明確各方責任并分解落實,圖紙完成后組織設計、監理、施工及接管單位進行深度交底,認真查看圖紙設計內容,主要關注設計內容有無矛盾、遺漏及相關依據是否合理,并形成正式交底材料作為施工圖的補充,通過交底使各參建單位領會并掌握工程特點及難點,并借鑒以往的工程經驗組織攻關,有針對性的編制后期配施方案,減少后期反復設計及變更。
在施工組織過程中,綜合考慮深圳地區夏季多雨、臺風天氣較多等不利因素影響,對消防水池、水解酸化池、厭氧池等相關構筑物涉及深基坑開挖及土方外運的施工,在不影響整體施工節點安排的前提下,要動態調整安排該項施工在10 月份至次年的2 月份期間進行,在該時間段內深圳地區相對少雨,氣溫溫和,便于基礎工程尤其是涉及深基坑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提高安全生產效率的同時,節約施工成本。同理,對消防管道、給水、排水管道等相關附屬構筑物的施工也需在該時間段內加強組織,調配人力資源、物資、機械設備,爭搶施工黃金期,為后續節點的完成創造有利條件。
自施工準備開始,依據施工組織設計的部署,根據施工各個環節的技術需求,制定方案編制計劃,施工組織,方案先行。編制切合實際的施工方案并經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審批通過后實施,作為指導施工的技術管理手段的一個重要環節,可有效確保施工過程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等目標任務的完成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加強施工的質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從根本上提高業主、監理和施工單位全員的質量管理意識,應該建立健全控制質量體系,將每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落到實處;施工單位應該根據工程的具體需求來建立合理的質量保證系統,編寫質量手冊,制定質量方針、技術目標,使之更加系統化、完善化;其次要對施工中的材料和設備進行科學管理。材料是構成建筑產品的主體工程,選材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質量,因此,對材料的質量控制是不容忽視的。此外,施工機械同樣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缺少了施工設備的支撐,工程就無法順利施工,其不僅都對施工項目的進度有直接影響,而且還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整體質量。另外,動車所生產生活房屋多,直接為運輸生產服務,還應重視房建工程的驗收工作。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到檢驗批、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質量都必須進行嚴格的控制,特別是要提前抓好檢修庫和臨修庫屋面防水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動車所房建工程的整體質量。
建設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控制主要包括人員、管理以及措施的控制,具體如下。
3.4.1 人員控制
作為施工的主體,人員的數量和質量是工程能夠建設的主要因素和工程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施工管理要以人為本,用人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序質量安全。要理解并熟練掌握工程管理的前沿知識技術,提高參建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掌握精湛的技術技能,并通過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安全標準、操作規程化的觀念來提升建設管理人員管生產同時管安全方面的能力。同時要定期對施工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升全員的安全意識。
3.4.2 管理控制
要做到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保證措施的有效實施,建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將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和控制做好[2]。“質量第一,用戶至上”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理念應該在施工過程中貫徹下去,把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放在首位,把建筑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其次要堅持“預控為主”的理念,做好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有效減少事后檢查調整的工作量,從而盡量避免突發事故的發生。
大型運用所建設涉及站前土建、鋪架、站后房建、電力、接觸網、通信、信號、動車設備、給水、排水、消防、暖通等諸多專業,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建立強有力的施工協調機制,統一指揮,相互約束配合,并形成長效機制,可促進施工整體有效推進。
3.5.1 抓好接口工作的源頭控制
工程施工建設涉及多專業,施工管理中,首先要熟讀圖紙,發揮圖紙會審的集成性、可預見性,對設計圖紙中未明確的問題要盡早提問設計解決答復[1]。施工中要注重過程管理中的痕跡留存,包括內業資料、影像資料的規范存檔。從技術管理角度梳理清楚多專業交叉中的技術處理措施,包括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先后次序,成品質量保護等問題,除了強有力的組織協調外,還建議應從設計出圖階段,多專業設計的匯總集成,深化設計圖紙,一張藍圖繪到底,有效減少工程浪費,提升整體設計效果。
3.5.2 抓好場地標高和封閉管理規劃
動車運用所站場專業在設計進出場道路路基完成面標高時,需和結構專業相互配合,考慮道路最終完成面標高及排水坡率,都是需要進行全面的指導和設計的。在這種大規模的高速鐵路動車運用所建設中,各專業設計間的密切配合、互提需求,并整體復核等工作需要持續深化設計,確保施工完成效果。
動車運用所作為高鐵動車運維專業場所,對周邊環境的安全需求較高。為生產安全考慮,動車運用所需進行全封閉管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發現的例如橋梁、路基結合處;新建、既有結合處的圍墻封閉施工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需要及時組織設計等相關專業現場踏勘后出具設計文件明確,及時指導施工完成。
3.5.3 抓好專業之間及設備安接口管理
各動車設備自進場開始,需要的設備安裝及調試時間大約30~60d,該項工期節點的完成時間隱含在整體節點工期中,這就需要土建專業在施工設備基礎的工期安排中,提前部署,預留出設備安裝、調試所需的時間。
檢查庫主庫主體結構為鋼結構,在基礎承臺施工階段,組織鋼結構專業和土建專業密切配合,按照施工流水區段有計劃的組織鋼結構材料分批次到場安裝。因施工作業面的制約,檢查庫主庫在施工屋面鋼桁架吊裝過程中,需占用土建專業施工軌道橋基礎的作業面作為吊車吊裝場所,需要每天組織對接協調鋼桁架的安裝順序和每天完成工作量,以提供工作面給土建專業施工軌道橋基礎。同時需間隔施工軌道橋基礎,確保運輸道路暢通。
高速鐵路動車所內房建工程及動車所場地附屬工程的建設,是新建動車所開通和運營的基本保障,更是新建動車所其他各專業接口的基礎條件,必須重視好房建專業建設全過程的科學管理,統籌兼顧好質量、安全、工期和專業接口,把握好建設管理中的幾個關鍵環節,才能有效的促進項目精細化的管理,同時還能有效的控制成本、提高綜合效益,確保高速鐵路大型動車所安全依法高質量開通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