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偲,郭 毅
(1.湖南城市學院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2.華建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深圳總部,廣東 深圳 518000)
在開展傳統鄉村建筑的當代設計轉型時,需要同時關注鄉村建筑的地域性和現代性。在湘西這個美麗的地區,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其中的傳統建筑,因地制宜,一般是依地形而建,就地取材。從建筑的造型上來看,比較隨意,讓人、建筑、自然環境實現了和諧統一[1]。這種富有濃郁地域鄉土色彩的建筑,是民族文化沉淀的體現,針對湘西傳統鄉村建筑進行當代設計轉型時,一定要避免這些傳統建筑被替代或者被破壞。要實現這些鄉村建筑的現代化轉型,促進其發展,同時需要保護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樣性。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空間形態方面,“間”是建筑空間形態中一種最基本的平面類型,在湘西傳統鄉村建筑中,“間”面寬一般為3~4 m,比較大的可以達到5 m。衡量進深大小的是“柱”或者“掛”,比較常見的是“五柱八掛”[2]?!伴g”是比較基本的結構單元,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設置維護或者分割組合,發展出諸多空間單元。另外,建筑空間形態的類型有橫向和縱向之分,橫向一般是“一”型;縱向的比如“L”“門”型,這是比較典型的,另外還有不規則形。
2)功能布局。從湘西傳統鄉村建筑來看,包含主體建筑、側屋樓梯、吊腳樓、院落等。不同的部位功能不一樣,比如在主體建筑中,堂屋和火塘是核心,堂屋主要供家庭勞作、休息以及宴席賓客,在其后部正中,會供奉祖先和神明?;鹛恋淖饔弥饕枪┤丝净鹑∨?、休息交流。除了這些功能,其還有精神層面的功能,在圍坐火塘時一定要按照尊卑次序,而且這里需要常年不斷煙火[3]。
3)裝飾細部。湘西傳統鄉村建筑在裝飾細部方面有著做工精巧靈巧的特點,而且裝飾內容是十分豐富的,從這些內容中也可以看出當地人民豐富的精神世界,更能讓人們看出當地豐富的民族文化。在這些傳統鄉村建筑中門分為實拼門、框擋門、隔扇門;窗戶有直楞窗、花窗、平開窗、隔扇窗;另外還有豐富的外檐裝飾。
1)空間形態。如今的湘西傳統鄉村建筑,大多是規整的方盒子組合形態,可以明顯看出中軸線以及建筑物的對稱性,而且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多采用現代化批量生產的窗戶等。建筑材料的選擇也更凸顯了現代性,比如水泥磚。
2)在功能布局方面,也有較多的改變,比如,在堂屋不設有神靈排位,建筑物本身所具備的精神功能被弱化。樓層空間增高,但是空間功能的劃分不清晰,出現了空間浪費問題[4]。另外,傳統建筑的衍生部分,比如傳統雞舍等被舍棄。
3)建筑構造,以墻體承重或水泥柱框架為主。建筑結構比較單一,內部空間封閉。
4)建造材料。如今新建的基本屬于現代建筑,以框架結構為主,材料使用方面也都是批量生產、樣式固定的現代產品,比如水泥磚、鋼筋、水泥。
1)空間布局形態的轉型,在傳統的建筑中,空間布局能夠體現出深層次的地域文化內涵。但是轉型之后的建筑已經失去了傳統感,并且在布局方面,幾乎完全脫離了以往的模式,而現代空間又和傳統鄉村的生活模式難以共存,出現了一些尷尬的局面。雖然主體建筑有了多層的發展方向,但是實用性強。原本傳統鄉村建筑所具備的靈巧實用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5]。
2)在外觀形態的轉型方面,比較明顯的是對城鎮地區的完全借鑒。這凸顯的是人們盲目追求外來文化。像這樣對傳統鄉村建筑進行當代設計轉型,并沒有將當地建筑文化本身的精華保留下來。
原始數據中除面狀河流外、同時存在線狀河流數據。其中線狀河流與面狀河流共有以下三種拓撲關系:相交、相接、相離。圖 8(a)、(b)、(c)即為原始河流數據中線面三種狀態的可視化。圖 8(d)、(e)、(f)為運用本文算法、并對應三種拓撲關系的中軸線提取結果。對于原本由線狀河流柵格化得到的單線條河流都能夠很好的保留。當線狀河流與面狀河流存在重疊或相連時,面狀河流提取中軸線與單線條河流在重疊或相連處仍可以保持完整連通的狀態,不會對提取結果造成不良影響,實現了全自動化的中軸提取。
3)建筑人文轉型。在原本的湘西傳統鄉村建筑,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內涵,所有的空間,都有一定的精神內涵,都不是簡單的居住功能或者使用功能,而是有較豐富的精神內涵。但是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湘西傳統建筑已經逐漸失去了這些內容。
1)經濟因素。在傳統鄉村中,生產力水平一般比較低下,農民的生活來源以土地為主。因此,鄉村建筑的形態以及結構都是一種良性的生長狀態。但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農村土地價值變低,另一方面人們開始追求現代化建筑。此外,在人們經濟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對于新建筑的需求也就更高了,這也加速了建筑形態的轉型。
2)社會因素。在如今鄉村地區,宅基地使用的是無償或者少償使用制度,這是促進鄉村建筑進行轉型的一個重要因素。外來文化的沖擊也不容忽視,導致鄉村地區出現大批量的“現代建筑”。另外,內部社會因素包含家庭人口數量的增加、傳統居住習俗和觀念的改變等。
傳統鄉村建筑進行當代設計轉型本身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在轉型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就容易起到反作用。在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的當代設計轉型中,能夠發現其已經和建筑原型完全不同,建筑原型本身所具備的一些豐富的文化內涵,精神內涵已經被丟棄。比如在實際建設的過程中,將木質雕花窗變為鋁合金材料,已經破壞了原有建筑的整體風貌。另外,在改擴建的過程中,傳統和現代建筑元素的組合十分混亂,沒有章法。而這樣的轉型非常不利于傳統建筑的長遠發展。
湘西傳統鄉村建筑在進行當代設計轉型時,一定要秉持和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理念,方能讓轉型獲得較好的成效,在這一過程中,還需遵循以下原則。
4.1.1 與生態環境和諧相處
傳統鄉村建筑之所以有較高的價值,是因為它是由當地人民所創造的,并沒有建筑師的參與。自然氣候等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而在建造的過程中,順應自然是一個關鍵點。一般情況下,傳統建筑對生態破壞是非常小的。一般在建造時順應實際,防止破壞自然環境。而且在建造的過程中,會主動協調適應自然環境。比如在湘西苗族地區,當地土地資源有限,所以在進行建筑物的建造時,會多選擇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位置,比較典型的如苗寨等圍著龍池或曬壩而建的民居。
4.1.2 用好在地資源
從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物來看,對于在地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是非常明顯的一個特點,比如當地的竹子、稻草等。同樣一種自然資源,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建筑材料,比如可以把在地黏土做成夯土墻。在進行當代設計轉型的過程,也應該用好在地資源,而不是一味地過多使用現代建筑材料。對于在地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一方面能夠節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將其中所蘊含的人文內涵、生態思想充分彰顯出來,讓建筑物既有現代性,又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避免在轉型的過程中完全丟棄傳統文化而變為純現代建筑。
建筑物應該是為人服務的,所以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需要以滿足人的實際需求為一個重要原則。要從根本上強調人和建筑的和諧發展。一方面,所進行的建筑轉型必須和當前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和人們的經濟發展水平相符合。另外要多關注人們的社會生活及民俗習慣,建筑不能脫離這些而存在。
對當前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的當代設計轉型情況來看,是存在一定的異化問題的,而我們要做的是讓這些傳統鄉村建筑在轉型的過程中,能夠保證良性發展。保持內在的特色,同時要與時代接軌。
4.2.1 合理規劃村落發展
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的當代設計轉型一定要合理規劃,要從村落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現代化建筑。合理規劃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①要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做全面的了解,所規劃的新型建筑,必須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同時防止出現盲目擴張的問題;②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引導,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負好責任。在轉型的過程中,應鼓勵大家將傳承民族文化當作一個重點。
4.2.2 保證建筑結構合理化
湘西傳統鄉村建筑在轉型的過程中,已經由原本木質結構,土結構和混合結構直接轉變成鋼筋水泥結構。其實原有的結構優勢是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通風、散熱效果都非常好,而且有著樸素典雅的特點。不過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隔音效果比較差?,F代鄉村建筑雖然在防風以及隔音方面的效果非常明顯,但是散熱性能差,而且其內部組織比較死板,沒有靈動性。所以在轉型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這兩者的優勢綜合起來,用現代化的理念對傳統建筑結構進行一定的優化。比如可以在保持原有框架結構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建筑材料,這樣就既能讓內部空間具有靈動性,又保證其隔音性能。
4.2.3 提取裝飾元素
湘西傳統鄉村建筑中,裝飾細部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特征明顯,在進行轉型的過程中,可以提取其中的關鍵元素,做現代化轉型。比如在傳統建筑中的花窗,大多有梅花這一元素,這是一種祥瑞的符號。在門以及窗、欄桿等部位也有較多的精美圖案,這些都是當地文化特色的體現。在進行轉型時,就可以提取這些元素,對其做現代化處理,這樣的轉型可以讓鄉村建筑富有新的生命力,也能體現它的創新性。
4.2.4 合理選用建筑材料
對建筑材料進行合理選用,是轉型中的又一個關鍵點。要對傳統建筑材料進行細致分析,明確其新用法。比如在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物中,對于木材石材的使用是非常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當地的民族文化裝飾符號,比如木材建造的吊腳樓。這就可以在轉型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讓木結構所具備的造型豐富等特點充分發揮出來。另外,石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比如可以在建造的過程中采用頁巖作墻面,還可以用作屋頂。雖然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石材以及土墻這些看起來是一些落后的材料,但是如果能對其進行現代化處理,用現代設計手法對其加以應用,就可以讓這些材料的優越性充分彰顯出來,挖掘它們的潛力。
另外需要注意對傳統建筑過程中建筑工藝方式的保留。比如湘西傳統鄉村建筑中的設計思維、設計方法、建構技術。保留這些內容,更能讓這些傳統的特色工藝設計在現代化社會中發揮作用,實現對文化的傳承??梢詫ㄖに嚨墓δ苓m應以及構造細節等進行總結。還要呼吁人們多使用地域傳統技術,并對其進行一定的推廣。比較典型的如傳統砌墻方法,有著技術難度以及成本比較低的特點,而且這種方法能很好地使建筑物和自然環境相協調。從構造細節方面來看,傳統建筑中建筑框架結構優越性是非常強的,可以保證室內空間結構的靈動性,這也是在轉型過程中,非常值得人們傳承的內容。
本文針對湘西傳統鄉村建筑的當代設計轉型這一問題,從原型、現行、轉型分析和發展對策等層面做出了分析??偠灾?,要避免盲目發展、盲目轉型,必須以促進當地發展、保留文化內涵為目標,在轉型中延續傳統建筑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
[ID:01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