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軍
(山西交通建設監理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某高速公路項目中,包含隧道工程的結構,其設計形式為上下獨立雙洞四車道分離的隧道結構形式,總長度尺寸為1 224 m,是長隧道的形式,通過燈光進行照明,采取機械通風的方式保障隧道內的安全性。
1)氣象。經過當地的氣象部門查詢歷史觀測資料發現,該隧道建設所處地區的氣候環境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山區地帶的每年降雨平均為488.6 mm,主要在6~8月,歷年最大降雨量為616.3 mm,最小則為224 mm。
2)地層巖性。隧道施工區域內巖性層分布范圍比較廣,山谷、山麓的地帶主要是第四系覆蓋,以砂礫石、砂黏土材料為主。
該隧道項目的左線以單上坡的形式存在,出口部位以單下坡的形式開挖作業,需要重視原地表結構的監控和檢查,以隨時了解隧道施工的地質條件,為工程質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出口部位的掘進施工屬于單向下坡的形式,隧道洞外部的截排水施工屬于仰坡開挖的形式,需要在進洞前進行完善處理,邊仰坡坡頂在設計中可以利用截水溝、排水溝組合的方式避免自然降水給洞體結構產生嚴重的沖刷和影響。為了避免突然降雨等不良天氣的影響,防止土基受到沖刷的作用而產生嚴重的危害,應該在現場安裝直徑在5 cm以內的軟管,以提升總體的排水效果。在現場開挖施工的兩側空間位置上,考慮到項目開挖施工環節的地形變化趨勢,按照要求設置直徑20 mm、長度3.5 m的鋼筋錨桿結構,然后應用強度在C20以上的混凝土進行掛網噴射作業,形成強度性能較高的保護層結構。為了避免作業人員受到損害,仰坡平臺周邊需要設置防落石護欄,以達到安全性的標準。
洞口邊、仰坡部位開始施工前,根據設計方案的要求布置開挖邊線,復查后符合工程的技術標準要求,同時將開挖面存在的渣土全部清理干凈。開挖施工按照先上部、后下部的要求進行,人員和機械配合施工,不能有垂直作業的情況,并且把開挖出來的渣土運輸到施工現場外部。如果開挖環節發現邊坡穩定性較差,禁止超挖、欠挖,也不能有其他導致不穩定的因素。從本次隧道項目來看,挖掘機是主要的施工設備,不會使用爆破等擾動較大的開挖作業方式。邊仰坡施工環節,按照施工工藝的要求加強防護處理。仰坡土石方結構的施工,首先,需要在洞口下臺階分界線標高以及成洞的位置上,制作成洞口臺階的形式,然后進行噴錨支護施工;其次,進行余下隧道開挖施工,保證核心土預留合理,確保掌子面土結構達到穩定性的標準。開挖作業結束后,因為左側拱腳承載性能不足250 kPa,所以需要做好拱架底基坑的加固施工,通常會選擇換填的方法。
按照設計方案的標準要求,分析隧道輪廓、二次襯砌、防水層等結構部位的沉降量參數,綜合分析后確定使用護拱開挖輪廓線的形式。開挖作業前,需要檢測各項結構的數據信息,然后開始斷面放點,以保證開挖深度合格,同時保證人員與機械聯合作業施工,以分層、分段為主要的施工方式,機械開挖到護拱內輪廓線10~20 cm后撤出,然后再通過人工開挖的方式直到最終完成整體施工。選擇使用M30砂漿做好護拱坡面的抹面處理,然后進行拱架支護施工,外模支立結束后及時澆筑作業;對于沒有覆蓋層的結構部位,需要設置拱架,同時應用縱向鋼筋、錨筋等方式進行拱架的固定處理,并且采取掛網錨噴施工。拱腳應該達到支墊結實的要求,且要設置鎖腳錨桿在基礎部位,同時在拱腳部位進行支架焊接施工;拱腳上緣直接錨固到巖體結構內,確保支撐牢固、穩定。
測量放線人員工作完成后,經過監理人員進行數據審核與控制,符合設計方案才能開挖施工。套拱應用的是C25混凝土施工,尺寸為2 m×0.7 m。套拱的內部需要使用18號的工字鋼進行固定處理,并且在孔口的部位上應用直徑為20 mm的鋼筋進行結構固定處理,每一根鋼筋的長度尺寸為75 cm,達到結構穩固性的標準。另外在作業環節中,需要工作人員做好現場的管理工作,減少不安全問題出現。
管棚的支護施工以無縫鋼管為主要的施工材料,沿著拱部結構環形設置,其長度符合設計標準的要求,且環向間距設定為40 cm,仰角為2°,注漿作業施工的壓力控制為0.5~1.0 MPa。按照施工工藝標準進行現場施工,各個施工工序和環節都有專人進行質量檢查,只有達到質量標準后,才能進行后續的作業施工,以保證整體結構的性能合格。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護拱管棚施工階段,還需要考慮整體強度問題,要時刻觀察管棚的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時則需要停止施工。
蓋挖施工環節,一般都會存在積水或者外部流水侵蝕的影響,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可以在現場應用降低邊坡高度參數的方式,有效地減少安全隱患,將原先的護拱開挖施工部位進行回填施工。土石回填作業階段,結合現場的具體情況,選擇機械聯合人工的方法開展現場施工,以達到安全性的要求。最好不要選擇使用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施工,可以通過輕量級的設備按照兩側對稱回填作業。在回填施工全部結束后,逐步完善護拱兩側的排水設施,保證降雨可以引流出去,達到現場安全性的要求。
在現場選擇使用三段法進行施工,按照圍巖結構的形式可以選擇使用預留核心土的開挖施工方式,先進行A段的開挖施工,從外到內逐步地緩慢進行。臺階法的施工,需要在施工環節隧道的左右兩側設置距離不超出5 m的要求。開挖施工階段,在外模的位置上應用直徑為22 mm的鋼筋實施焊接處理,保證護拱的結構形成弧形結構,可以實現模板結構的固定處理,保證結構的強度合格。在前期支護施工環節,需要使用錨桿、鋼筋網、工字鋼等結構組合形成整體,然后利用混凝土的噴射施工以達到結構整體性的標準。混凝土噴射施工階段,通過預埋標志釘進行控制,通常來說厚度控制在26 cm左右,應按照自下到上的順序進行,逐步進行噴射作業。在下臺階部位的開挖施工中,根據上述工藝進行,逐步加長到護拱底部。
正洞和仰拱在施工中,綜合分析現場的具體條件,通過機械的方式進行,不能選擇使用爆破等擾動較大的方式。下臺階和仰拱開挖作業施工,保證長度符合技術標準,短進尺可以實現早成環封閉。仰拱開挖施工時,會存在較多的浮渣和積水,要做好清理施工;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質量,在支護形成整體結構后,才能達到穩定性的標準。現場測量放樣的工作也非常的重要,這是挖掘機工作的基礎,一次性開挖到規定尺寸,然后做好廢渣的清理處理。循環進行仰拱部位的接頭鑿毛處理,根據設計標準實施仰拱鋼筋支護作業,同時預留和邊墻襯砌連接筋,經過檢查符合要求后,上報監理工程師進行檢查,合格后辦理現場簽證,并且組織混凝土運輸車運輸,開展現場澆筑作業,焊接鎖腳錨桿、系統錨桿等,形成整體結構。
模板臺車應用前,需要做好各項測量工作,定位達到精度的要求;混凝土襯砌施工環節,應該使隧道工作面符合要求;人行道、車行道在襯砌部位上,連接需要達到平滑性的要求;襯砌作業階段,做好全面的放線控制,保證后續結構的連接達到平順度的要求,提高整體結構的性能,能夠達到襯砌美觀性的標準;襯砌環節,預埋件、洞室的位置達到精度的要求;二次襯砌施工環節,通過激光斷面儀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質量符合工程要求。
公路隧道洞口蓋挖施工很重要,可以消除安全隱患問題,提高施工速度,環保價值也比較高。因此,在后續對于蓋挖法施工技術的應用要深入研究,通過優化技術方案技術提升蓋挖法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以提升隧道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
[ID:0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