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鑫,顧健霞
(1.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2.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安徽 合肥 23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因為各類因素引發的心肌變構,從而致使心臟泵血功能及充盈能力下降的一系列臨床病癥。研究證明,CHF患病率會伴隨患者年齡的上漲而上升,大約每10歲上升1倍[1]。各類型的心臟疾病如未得到及時、得當的診治,最終會演變成為CHF。失眠這一癥狀的出現,常由于CHF患者自身受胸悶、呼吸不暢等疾病因素及長期飽受疾病帶來的心理負擔而引起的。經研究,CHF患者發生失眠的概率大約超出正常人群的2~3倍[2]。失眠不僅是心力衰竭疾病本身的并發癥狀,反過來也會對患者的心功能恢復產生影響,例如入睡困難會增加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久之引起心功能進行性的惡化。目前,西醫對于這一癥狀的治療常用艾司唑侖等藥物,但這些藥物長期使用容易出現依賴性,甚至會發生在停藥后對患者造成失眠加劇的副作用。而中醫藥在治療此病引起的失眠時,展示出可以改善患者情緒、減少并發癥等方面的優點。基于此,本項研究為考察以養心怡神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3.45±7.27)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50~74歲,平均年齡(61.87±7.5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最新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3]的相關規定,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①西醫診斷標準為,慢性心力衰竭參考CHF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4]: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主訴為心悸、呼吸困難、雙下肢水腫等不適,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B型利鈉肽升高。失眠參考《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5]:患者以失眠為主要的癥狀,包括一系列夜間睡眠障礙;平均3次/周,或1月以上。②中醫診斷標準為,《中醫學》[6]制定的不寐診斷標準:輕者夜間難以入眠,重則整夜無法入睡,可伴頭暈、心慌、健忘等,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心悸、氣短、乏力、倦怠懶言、活動易勞累、自汗、畏寒等。納入標準:①符合CHF的診斷標準(中醫、西醫);②符合失眠的診斷標準(中醫、西醫);③入院心功能分級評分[7]為Ⅱ~Ⅲ級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肝、腎及腦等器官嚴重功能不全者;②急性心力衰竭或合并嚴重瓣膜疾病的患者;③對中藥過敏者,參與試驗前的半年內服用其他中藥者;④有嚴重精神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規范化治療:螺內酯(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070,規格:20 mg×100片)口服,1次/d,1片/次;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H20140780,規格:47.5 mg×7片)口服,1次/d,1片/次;沙庫巴曲纈沙坦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國藥準字H20171198,規格:100 mg×14片)口服,1次/d,1片/次。連續治療2個療程,共4周。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養心怡神方,藥物組方:黃芪、太子參、生山藥、首烏藤各15 g,炒酸棗仁、薏苡仁各20 g,炒白術、當歸、川芎、丹參、遠志各10 g,茯苓、茯神各12 g,炙甘草3 g。將上述藥材加水煎至300 mL,早晚溫服,1劑/d。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痊愈:患者夜間睡眠時間相比于患病之前恢復正常,睡眠質量提升,睡眠時間≥6 h;顯效:患者睡眠相比于患病之前明顯好轉,夜間深度睡眠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增加≥3 h;有效:患者失眠癥狀相比于患病之前有所改善,入睡時間<3 h;無效:患者治療后失眠情況較前無變化,甚則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表達水平。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4 mL,3 0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以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etein1600型)及配套試劑測定檢測患者NT-proBNP指標。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采用PSQI評分評估睡眠質量變化情況,其中包含主觀睡眠質量、睡眠持續時間、日間功能、效率及障礙等項目,各項目積分累積即為PSQI總分,評分越低,則表明睡眠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采取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采集資料進行統計學方法,其中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 例(%)]來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相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67,P=0.006),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表達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NT-proBNP表達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效果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67,P=0.006),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表達水平比較( ±s, pg/mL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表達水平比較( ±s, pg/mL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NT-proBNP:氨基末端腦鈉尿肽前體。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P值對照組 30 937.86±88.36 816.67±79.54* 5.583/0.000觀察組 30 928.19±87.62 725.60±71.43* 9.816/0.000 t/P值 0.426/0.672 4.666/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PSQI評分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s, 分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s, 分 )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 t/P值對照組 30 16.08±2.28 13.77±1.97* 4.720/0.001觀察組 30 15.31±2.46 9.75±1.51* 10.550/0.000 t/P值 1.257/0.214 8.871/0.000
研究表明患者出現長期的睡眠障礙可導致人體激素水平變化及細胞內化學物質合成受限,嚴重的睡眠障礙甚至會加重或者直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肌梗死、腦卒中等)[8]。現代醫學對慢性心力衰竭與失眠關系的認識主要在于交感神經由于睡眠不佳而過度興奮,進一步導致心力衰竭病情的加重。然而,臨床上對此的治療局限于使用常規的鎮靜安眠藥進行治療,通過控制失眠的癥狀來延緩心力衰竭的進展,但這樣的治療方式遠期療效差、患者可能會一定的成癮性,長期使用還會出現記憶力下降、心悸等不良癥狀[9]。因此,如何開拓更加安全且療效顯著的治療模式,具有良好的研究價值。
失眠亦稱不寐,其包括睡眠時間的缺乏與深度的淺薄,其與陰陽的平衡息息相關。如《靈樞·寒熱病》所言[10]:“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于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陰氣盛則瞑目”。究其失眠發作的病因,一方面可能是機體陰虛導致不能納陽,另一方面陽氣過于亢盛也有可能導致不得入陰,二者共同作用致使陰陽失交,從而使患者不能夠進行正常的睡眠。故治療上首先應當重視調整臟腑氣血,使其陰陽平衡,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曰[11]:“凡衛氣入陰則靜,靜則寐,正以陽有所歸,故神安而寐也。其次人體陰平陽秘的狀態容易受到脾虛失于運化、周身失于充養的影響,故補養脾氣使心脾二臟恢復和平衡亦應被重視[12]。
本研究所使用的養心怡神方,為吾顧健霞教授根據數十年診病心得結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的病因病機總結而來。心力衰竭患者長期飽受疾病折磨的同時,又如《素問》中“氣血不和,百病生而不同”所說[13],合并發生其他疾病的現象也較為多見。心主血脈,心氣虧虛則無以推動與溫煦血液,進而無法濡養神明,導致夜寐差;同時心血虧虛,陰液化生乏源,陰血共同耗損,則易致瘀血停滯;心陽不振則脾腎溫化功能失司,全身水飲無以為化,聚而為飲。瘀血、水飲阻滯周身之經脈,導致胸悶氣喘、肢體水腫,夜間不能平臥,影響睡眠。故在治療心力衰竭合并失眠的患者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調整氣血陰陽,聯系不同患者的情況,因人制宜,同時兼顧虛實,在補益心神的過程中結合活血利水的治法。
本方中太子參、黃芪共同充養元氣則諸氣得生;酸棗仁為養心安神之要藥,熟用使心神得安,茯苓歸心、脾經,用以健脾安神,川芎味辛,善于疏通氣機,調理肝血,三者共同發揮心肝脾同治之功,使心血運行調暢;茯神、遠志兩藥入心經,具有較強的寧神鎮靜的作用,首烏藤又擅養血通絡,合用以加強安神功效;白術、薏苡仁健脾利水,丹參、當歸活血化瘀兼顧慢性心力衰竭的諸多癥狀;山藥性平不燥,可助脾運化水谷;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在養心怡神的同時,輔以益氣活血、健脾利水,取得標本兼治的成效。探究現代藥理學可發現,酸棗仁對調節心率、控制血壓等可產生積極的作用,酸棗仁皂苷A可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減輕心肌缺血而導致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的概率[14];薏苡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不僅對脂代謝、糖代謝有調節作用,并且對血管、內臟均有保護作用[15];丹參中有效成分可以通過對血管內皮細胞保護來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及抗血栓達到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16];遠志對失眠也有一定改善作用[1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僅臨床療效更優,同時降低NT-proBNP表達水平及PSQI評分,提示養心怡神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患者,可以從整體上改善睡眠質量,同時對心功能也有明顯改善作用,從而為后續治療提供更多機會。
綜上所述,養心怡神方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的療效較好,在提升患者睡眠質量的同時,促進心功能的恢復。但本研究的納入樣本量較少、研究周期偏短,故后續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進而得到更有針對性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