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垚,胡海梅,宋先毅*,劉 佳,田建芬,李海燕
(1.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楚雄 675005;2.楚雄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流感為傳染性極強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的特點,季節性流感全人群普遍易感,歷史上幾次流感大爆發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損失[1-2]。WHO已將流感流行列入全球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目前認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嚴重并發癥的最有效措施[3-5]。我國流感疫苗接種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接種率僅有2%~3%[6]。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為我國兩個彝族自治州之一。現尚無對少數民族地區流感疫苗接種情況的研究報道。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8縣2市(楚雄市、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大姚縣、永仁縣、元謀縣、武定縣、祿豐市)2016~2018年三年來流感疫苗接種現狀數據,發現三年來,楚雄州流感疫苗接種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6年4.54%、2017年3.38%,2018年1.86%),平均接種率3.25%,仍處于較低水平。接種存在明顯的地域差別,農村人口接種率顯著低于城區居民(P<0.001)。農村接種率最高為2016年南華7.98%,多地區接種率出現一年、或連續兩年為0的情況,城區接種率最高為2016年姚安13.7%,最低為2018年永仁0.09%。通過對2016、2017、2018年三年農村及城市接種量分析,發現三年間城市接種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271),三年間農村的疫苗接種率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29)。顯著偏低且逐年降低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將嚴重影響楚雄州人民對流感的防控能力,威脅人民的生命健康。
針對以上現象,本研究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分兩階段隨機抽樣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旨在分析導致楚雄州流感疫苗接種率低的原因,并尋找相應解決方案,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流感疫苗接種的普及、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對季節性流感的防御能力提供理論參考。
2.1 研究對象本研究按照各縣市居民居住地(農村及城鎮)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調查對象為楚雄州八縣兩市共10個縣市20歲以上成年。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開始前通過查閱大量中外文獻,篩選相關調查問卷,通過多輪專家討論,自編問卷。問卷對被試基本情況、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水平、流感疫苗接種態度進行調查。在正式實施之前,根據預調查結果對問卷進行了修訂,完善問卷。由專家組評價,問卷內容效度可接受。調查問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包括被訪人員基本情況、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水平、流感疫苗接種態度。為減少因文化水平差異及被訪者態度因素所致的數據填寫誤差,問卷填寫由調查者口述問題,被訪者回答后,統一由調查者親筆填寫問卷。
2.3 數據錄入及分析采用EpiDate 3.1建立數據庫,數據錄入采取雙錄入方法,以確保數據不遺漏、不重復。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 調查人員基本情況2018年8月兩階段分別發放問卷1 100份,最終收回問卷2 132份,剔除無效問卷,得到有效問卷2 102份,有效回收率95.5%。兩階段調查過程中各縣市城區、鄉鎮調查問卷數各一半,控制調查年齡段分布基本保持均勻。被訪人員情況如下,民族以漢族居多(66.1%),其次是彝族(28.6%);職業以農民居多(30.3%),其次是學生(22.9%),而醫務人員占5.9%;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人數居多(53.6%),高中或中專、大學學歷都在20%以上,碩士及以上人數較少(0.4%);從收入情況看,低收入(35.6%)和無收入(28.6%)人群占絕大部分,見表1。
表1 被訪人員基本情況
3.2 不同人群流感疫苗知曉率以各項基本情況與對流感疫苗的知曉率進行交叉表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段、職業、受教育程度、居住地類型和月收入情況都對流感疫苗知曉率構成顯著影響(P<0.001),年齡越大,對流感疫苗知曉率越低;就職業而言,以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農民知曉率較低;收入較低人員對流感疫苗的知曉率低于收入較高人員(無收入人員中有80%是學生)。不同民族對流感疫苗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09,>0.05)。
3.3 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認知情況通過對問卷中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認知水平分析(滿分為16分),得平均分為8.57,中位數為9,標準差2.293,最小值3分,最大值15分。將知識水平分為兩個等級:0~9分為知識了解較少,8~15分為知識了解較多。可以看出,65.2%人對流感及流感疫苗了解較少,見表2。
表2 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構成比
3.4 接種流感疫苗的意愿對流感疫苗接種問卷調查中,有92.3%覺得有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僅有7.7%的人覺得沒有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性。對不愿意接種的原因進行多選問卷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54.3%)認為不了解流感疫苗,43.8%的人選擇了“身體好,沒有必要接種”,27.6%的人覺得疫苗需要自費不愿意接種,22.9%不知道流感疫苗接種地點。對疫苗有效性及安全性擔憂、接種麻煩亦是影響流感疫苗接種的因素,見表3。可見,大部分的人對流感及流感疫苗及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不了解。
表3 不愿意接種流感疫苗原因比率
當問及如政府提供免費的流感疫苗,是否愿意自己或家人接種流感疫苗,有97.4%的人表示愿意接種流感疫苗,僅2.4%仍不愿意接種。而不愿接種的原因,其中15人認為不了解流感疫苗而不愿接種;14人認為身體好,沒有必要;有8人不愿接種的原因為不知道流感疫苗接種地點。
3.5 影響接種必要性因素分析以疫苗接種的必要性為因變量,被調查者的年齡、民族、職業、受教育程度、居住地類型、月收入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受教育程度顯著性均<0.001,說明對接種疫苗必要性構成了顯著影響,而民族、職業、月收入、居住地類型顯著性均>0.01,說明并未對人們接種疫苗必要性構成顯著影響,見表4。
表4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對接種疫苗必要性影響
針對以上情況,以接種疫苗必要性、年齡和受教育程度進行分析,發現年齡小于29歲的人群認為有必要接種疫苗的比率相比其他年齡段要高,39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認為有必要接種疫苗的人數比例逐漸降低;認為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的比率隨受教育程度提升而升高。而低年齡段及高教育水平對流感疫苗的知曉率都相對較高,說明知曉率越高,則對流感疫苗的接受度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以接種疫苗必要性為因變量,以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認知水平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認知得分并未對接種疫苗必要性構成顯著影響(P=0.055)。這說明認知水平的高低并未影響到人們對接種必要性的認可。
3.6 開放性問題探究為進一步深入探究楚雄彝族自治州流感疫苗接種率低的影響因素,問卷最后設置了開放性問題,“您認為要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政府還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進行分析,從回答情況看到,人們普遍關注的是政府的宣傳舉措、疫苗的安全性、希望降低流感疫苗費用或者免費接種、增加或設立疫苗接種點,因此,以宣傳、安全、費用、接種點四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分析。結果發現,楚雄州對流感疫苗的宣傳力度嚴重不足,72.4%的人迫切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關于流感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35.9%的人希望流感疫苗免費或降低費用,只有2.2%的人關注到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這說明大部分人對流感疫苗持信任態度,有1.9%的人希望設立流感疫苗接種點,見表5。
表5 開放性問題主要因素比率
歐美發達國家以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流感疫苗接種率為60%~70%,老年人和醫務人員則高達90%[6]。而目前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僅達到2%~3%,過低的接種率意味著難以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6]。數據顯示,楚雄彝族自治州2016年流感疫苗接種率達到4.54%,2017年3.38%,2018年僅1.86%,三年來流感疫苗接種呈現出不增反降的趨勢。調查結果顯示,相較于我國發達地區,楚雄彝族自治州地處邊疆,人口文化水平偏低,隨機問卷訪問中,初中及以下人群比例達到53.6%,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響流感及流感疫苗知曉率的重要因素。另外,高年齡段人群多數文化層次偏低,亦導致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知曉率低;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認知水平分析低的人群占到調查總人群的65.2%,說明楚雄州居民總體對流感疫苗的認知度偏低。有92.3%覺得有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對不愿意接種流感疫苗的原因調查,顯示一半以上(54.3%)人群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對流感疫苗的不了解,另外不知道接種地點,沒有醫生推薦亦影響到流感疫苗接種。經濟因素亦制約著楚雄州流感疫苗接種的普及,一旦疫苗免費,愿意接種疫苗的人次增加到97.4%,這與三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實際流感疫苗接種率形成巨大反差。而通過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水平與接種必要性進行回歸分析后發現,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水平的高低對人們的接種必要性認知并未構成顯著影響,也就是說,即使對流感及流感疫苗認知不足,但仍然認為有接種流感疫苗的必要。從開放性問卷中得到的結果,有72.4%的人提及宣傳不足,僅2.2%擔心疫苗安全,說明大多數人群對流感疫苗持信任態度。究其原因,導致楚雄彝族自治州流感疫苗接種率偏低的最主要因素為宣傳不足,至大多數人,尤其是教育程度偏低、年齡偏大人群對流感及流感疫苗的知曉率及認知度嚴重不足,雖然認為有接種必要性,但不知道疫苗具體接種事宜;另外,楚雄彝族自治州作為西部不發達地區,受經濟水平的制約,很多人不愿自費接種疫苗,亦是導致流感疫苗接種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在亞洲地區,流感的季節性呈現半年或全年周期性流行[7]。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從疾病的潛伏期到發病期都具有傳染性,其傳播方式主要以飛沫的形式直接傳播或間接傳播,全人群均對流感易感。我國平均每年有8.8萬例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的82%[7]。目前在我國流感的防治中,呈現重治療輕預防的現狀[8-9]。據統計,我國流感門診患者的直接醫療成本為156元/人~595元/人,間接成本為198元/人~366元/人,住院患者的經濟負擔約為門診患者的10倍[7],這都遠高于流感疫苗的接種 費用。
2020年1月6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的流感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本年的流感季很有可能是近幾十年來最嚴重之一[10]。全球平均每年因流感導致死亡約47.5萬人[11],2019年11月“世界流感日”科普活動暨學術會議中,舒躍龍教授指出,流感流行每年都會發生,強有力的國家防范能力對于應對流感至關重要[3]。我國2019年監測數據顯示,僅11月,我國流感數量為156 205人,死亡 5人[14]。流感傳播成為影響民眾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流感病毒變異性強,現今仍無特效藥可以治療,流感疫苗的接種,尤其是老人、兒童、醫務人員等特殊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種,是降低流感及流感并發癥最有效的措施[15-16]。
國家衛健委2018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我國流感防控工作的指導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科學和聯防聯控”,提出“強化監測預警、免疫重點人群、規范疫情處置、落實醫療救治、廣泛宣傳動員”的防控原則。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大部分人群文化水平偏低,人們自我保健意識差,地方衛生醫療保健工作滯后,導致地區整體防病控病能力降低。研究證明,通過增加西部地區流感疫苗供應,加強城鄉流感疫苗接種宣傳,尤其是對低文化程度、高年齡段人群,內容包括流感的致病性、疫苗接種地點、接種疫苗效力及效果、接種劑次、接種時機、接種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的宣傳,設立方便群眾的疫苗接種點,減免疫苗接種費用,以上舉措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流感疫苗接種量、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流感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