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兵,陳廣林,陳洪波,蒙大斌
(1.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天津300451;2.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 天津300384;3.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300134)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經濟低迷,全球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另一方面,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大數據、萬物互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在悄然改變著世界。在這個關鍵的歷史交匯時刻,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比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趨勢及規律,并就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和指示,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要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要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增強系統保護能力。此外,習總書記也就數字中國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致力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為充分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精神,本文就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的數字化轉型問題進行研究,意在進一步探索服務科技創新的有效途徑,致力于提升我國科技創新實力。
筆者認為,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創新型企業、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及政府管理部門多個主體與外在創新環境形成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動態有機系統,其運作目的是為企業創新提供各種知識產權服務。
如圖1所示,知識產權產業生態可分為 4個層級:具備創新與引領能力的產業行業龍頭領軍企業、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創新領軍人才組成技術創新層;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同產業創新鏈條企業及技術供需雙方形成的產業運營層;由各類產業園區、孵化器、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交易平臺、各類科技人才服務機構及協會、聯盟、社會組織組成的可覆蓋知識產權與科技成果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鏈條服務的服務環境層;行政管理服務、政策制度供給、司法執法隊伍、金融服務機構、宣傳與媒體媒介等構成的輔助支撐層。這些層級共同形成可實現良性循環和發展壯大的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

圖1 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的4層結構體系Fig.1 Four layer structure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ustry ecology
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的技術創新層、產業運營層、服務環境層和輔助支撐層根據自身特點充分發揮作用。匯集產業核心企業和高校院所、孵化器的技術創新層是知識產權創造活動的發起者和策源地,也是生態系統匯集能量的核心區;主要由上下游及相關企業組成的產業運營層是促進知識產權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供需雙方的技術交流渠道;提供線上線下知識產權專業服務的服務環境層是實現知識產權運用、保護的助推器,通過專業機構實現對內及對外的良性循環;輔助支撐層是產業知識產權生態系統的保護層,屬于支撐層的各類主體為前3個層級諸多要素的正常運轉提供可靠保障。
大數據對于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影響是深遠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指企業的科技管理和運營,也在于產業組織變革。知識產權產業生態是一種產業組織形態,推動其進行數字化轉型也是應有之義[1]。研究認為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的數字化轉型大致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線上和線下都具有優勢,可以充分將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線上以信息、編碼知識、數據等資源配置為主;線下則以緘默知識交互、物質資源和產品生產運輸等活動為主。知識產權服務和交易在地域空間上處于分散化,需要一個線上平臺來變革溝通方式和提升效率。平臺則為以技術元素、組織過程和標準等集合數字化平臺為主體的線上線下交互提供了便利,借助數字化平臺重構知識產權產業組織方式成為生態系統數字轉型的顯著特征。
數字化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將不同空間領域的市場主體通過相關平臺實現虛擬集聚,以服務設計、創作、傳播為基礎,構成相關的虛擬集聚組織,將其轉化為重要的生產與組織模式。不同層級的數字化平臺在為產業數字化運營提供基礎的支持外,還能夠將不同主體進行優化,進而達到信息交互、用戶價值的創造[2]。虛擬集聚的主體則能夠將自身的注意力放在服務的創新與創造方面,進而為科技創新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數字創新是數字技術與企業既有產品、流程和商業模式的“新組合”,也是數字轉型的核心內涵和必由之路。數字創新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生產新的產品或服務、開發新的工藝流程或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具有邊界模糊、創新主體靈活多變、創新過程與創新成果相互交織等特征[3]。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的數字轉型根本上是通過一系列數字創新來實現的,與之相關,數據也成為了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數字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資源和創新產出。
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系統的數字化轉型將會釋放出巨大的效力,通過打通科技服務的堵點,攻克科技服務的難點,提升科技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極大地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活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打破物理的時空邊界,建設知識產權交易與相關服務交易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互聯網的虛擬空間打破了地理空間的限制,能夠將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間的生產端要素和需求端進行集聚[4],現實中的市場分割也就無處遁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保護主義,構建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同樣,知識產權產業生態更加合理布局不一定是在物理空間上,更可能是在虛擬空間,即在數字空間里,虛擬的知識產權產業生態要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讓產業鏈上下游通過數據互聯互通,以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業務發展和管理升級。
其次,發揮大數據的作用,降低知識產權及其相關服務的市場交易成本,提升市場效率。市場在交易買賣過程中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無形的服務相比有形的產品這一問題更加嚴重。數字化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向買家提供最真實、最客觀的信息,推動技術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監控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打破傳統互聯網的供銷模式、要價模式和服務模式,幫助需求企業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了服務需求和賣家供給的智能化匹配,避免了買家和賣家之間由于不信任而無法達成交易及事后產生的糾紛。
最后,有助于實現資源共享和價值共創,從收益角度解決激勵不足的問題。價值共創是數字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收益水平和轉型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服務生態系統和商業生態系統是數字生態系統高級化發展的產物,是主體進行價值共創的基礎。產品生態系統中,不同企業生產的產品之間存在大量的互補關系,能夠多方位地滿足用戶需求。商業生態系統中,企業之間在商業模式上具有互補關系,可以通過免費、交叉補貼等方式吸引顧客,二者的結合可最大限度挖掘既有利占據市場的潛力,阻止競爭對手的進入,同時通過跨界打擊競爭對手向其他市場拓展。
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位于天津濱海高新區,服務范圍涵蓋全國,“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集中體現了濱海高新區在知識產權全產業生態領域的建樹。
“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全生態服務的公共服務體系,高水平建設數字型知識產權產業生態。規劃采用“1平臺+1中心+N產業運營中心”模式,1平臺是“科創中國”知識產權全生態服務平臺,1中心是知識產權生態園服務運營中心,N產業運營中心是若干天津市優勢及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打造“線上+線下” “服務+產業”的運作模式,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5]。
還處于建設中的“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完成了知識產權全生態服務八大子平臺的建設,全面融合了生態產業園區域內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等數據資源,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手段,建設了包括信息數據平臺、云服務平臺、維權援助平臺、代理服務平臺、成果轉化平臺、金融服務平臺、培訓賦能平臺、國際化平臺八大服務子平臺,采取線上和線下的方式,集成覆蓋了知識產權全產業鏈的各類服務機構和不同層級區域知識產權交易平臺。
第二,“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參考國資管理程序和其他區域的做法,由天津濱海高新區出資,委托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開發了知識產權交易系統,形成了規范化的制度性文件;聯合北京IP和知識產權國家平臺,開發了知識產權交易數據分析庫。
第三,“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面向管理部門、園區內企業、高校院所等用戶提供全面快捷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以知識產權全生態服務平臺為載體,促進生態產業園內知識產權資源利用、服務整合和管理優化,已匯集全國知名代理、評估、金融、法律等服務機構上百家,可以為知識產權運營工作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鏈,實現知識產權服務資源共享,活躍知識產權服務交易市場。
第四,“科創中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協同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城市群、大灣區等眾多區域機構和企業融合發展,建立了有華北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天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單位參與的科創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并發表了“新貢獻、新力量、新動力、新表率”的聯盟宣言。
數字型知識產權產業生態的建設遠遠未達到理想中的程度,未來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發力。
一是深度挖掘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大數據是企業屬性的重要標簽,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使用能夠產生極大的商業價值,大數據的分析也能解決推薦算法的準確性和行業數據報告的權威性。大數據報告可以預測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以及幫助政府和企業決策,目前主要使用在基礎的數據收集、統計和分析方面,未來計劃對平臺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以產生更多的價值[6]。
二是爭取實現算法模型與主動推送。運用先進的數據算法為不同企業設置各種數據標簽可實現對用戶的精準推介,滿足企業信息獲取的個性化要求。考慮到推薦算法越推越窄的問題,將引入數據以外的要素進行內容上的干預或同類人群的相似標簽的推薦。推薦算法的核心是用戶畫像,將來希望系統對各種資源都可以自動地打標簽,也能智能地對用戶或企業標注標簽,為用戶在平臺的下一步活動推送匹配內容做好準備。
三是引入區塊鏈技術與交易的信任機制。平臺涉及很多企業信息和企業間的互動交易,區塊鏈在保障企業的線上交易安全方面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以防止交易數據的篡改、偽造、丟失。目前平臺僅在交易的簽章和線上協議的簽署中使用,將來計劃在更多的場景中使用該技術。
四是探索元宇宙系統在該領域的應用場景。元宇宙是指一個超大規模、極致開放、動態優化的復雜虛擬空間系統,知識產權產業領域是其重要的應用場景。元宇宙涵蓋了網絡空間、硬件終端、各類廠商和廣大用戶,保障了虛擬現實應用場景的廣泛連接,并展現為超大型數字應用生態的外在形式,涵蓋了擴展現實(XR)、數字孿生、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單項技術應用的深度融合,以技術合力實現元宇宙場景的正常運轉。這些數字化技術將會在知識產權產業生態建設與作用發揮方面產生巨大影響。